分析 2016 最強網紅《PPAP》Piko 太郎:想爆紅,站在他人肩膀上最快!

REUTERS/Issei Kato
piko002-1024x699.jpg
REUTERS/Issei Kato

先跟各位講段小故事,前陣子筆者在整理 iPhone7 與蘋果公司相關新聞的時候,進路透社圖庫關鍵字敲了下「Apple」。

結果,搜尋第一頁給我的不是 iPhone7 與蘋果公司,而是滿滿的「PPAP」ピコ太郎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的新聞照。

如果要問誰是今年全世界最風光的網紅,ピコ太郎稱第二相信沒有多少人敢稱第一(好吧…. 川普準總統或許能算),除了獲得進美國百大單曲榜最短曲的金氏紀錄外,他的 PPAP 也榮登 YouTube 2016 十大影片第二名 ,而且請注意 第一名愛黛兒的卡拉 OK 秀 是 1 月 13 號發佈(瀏覽次數約一億三千六百萬),但 PPAP 發佈於 8 月 25(約九千六百萬次),若只論走紅擴散的速度,恐怕還是ピコ太郎略勝一籌。

▲ピコ太郎在 YouTube 2016 Rewind 的演出片段,Photo Credit: YouTube

到底為什麼ピコ太郎與他的 PPAP 會走紅?很多人認為他身上同時散發大叔與可愛的反差萌氣質、「旋律太洗腦」、「夠搞笑無釐頭」是主因,也有人認為是江南大叔 PSY 起了帶頭作用,這些從內容角度的解釋都算對,但從網路擴散角度來看,卻有另外一些途徑分析可以說明ピコ太郎現象。

上圖是 PPAP 發佈以來的 Youtube 每日流量圖,其實可以發現 PPAP 一開始在全球並沒有太紅(雖然已經非常厲害,大約百萬等級),近一個月後才在 9 月下旬瞬間爆發。如果再用 PPAP 當作關鍵字搜尋 YouTube,可以發現觀看次數前幾名的 PPAP 模仿影片,正是在 9 月底 ~ 10 月初這時期大量出現,剛好與小賈斯汀 9/28 Twitter 上轉貼 PPAP 連結以及跟 PPAP 的流量曲線吻合。大量 PPAP 模仿影片出現,同時帶動 PPAP 本片的人氣與點閱率水漲船高,正是一次「Internet meme」(網路迷因)散布的經典案例。

不過上面的 YouTube 數據只能解釋擴散到全球後的現象,事實上 PPAP 在傳到全球之前,已經先在日本國內差不多發酵了十來天,而且很巧的是,普遍被認為是這波風潮的始作俑者 SuperGirls、市野莉佳・市野莉子雙胞胎,以及 Dream5 成員高野洸都是在 9/17 同一天發佈 PPAP 模仿影片!PPAP 在日本國內的傳遞速度更為激烈,短短一兩天內就立即席捲了日本網路圈引起模仿效應。

對,ピコ太郎正是一個建築在其他網紅身上,最後超越他們的網紅;而在這個時代要當一個網紅,這條路就很可能是最快竄起的途徑之一。

回到他本人身上,本名古坂和仁的ピコ太郎在這之前是名為「古坂大魔王」的資深藝人(泛指搞笑藝人、落語或單口相聲家),不只會單口相聲,同時擔任關西傑尼斯 8 節目配音並活躍於廣播;此外他也真頗有音樂造詣,曾擔任大和美姬丸的 DJ 並幫鈴木亞美混音,但既使如此,就連他自己都意想不到會如此爆紅,在日本很多人稱呼他為「一發屋」,預估他瞬間爆紅卻又可能迅速消失;但對人才迭代迅速的日本漫才圈(泛指搞笑、綜藝與單口相聲等領域)來說,ピコ太郎爆紅現象卻對該產業頗具時代意義。就跟日本許多其他領域一樣,漫才圈有著輩份嚴明的上下關係跟師徒制,新人要走紅除了自己功力要夠,梗要夠好笑以外,要有演出機會還得靠師父、師兄等長輩拉拔;在過去以電視、廣播與劇場為主的大眾媒體時代,這些演出時段都是非常珍貴的有限資源。

▲ピコ太郎的真面目古坂和仁,Photo Credit: Com2uS Japan

但ピコ太郎爆紅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這層以人際網絡編制的潛規則。日本過去不是沒有因網路竄起的藝人,但直到ピコ太郎出現,才讓漫才圈甚至到整個日本社會意識到:不用全靠人際關係,只要夠有梗,夠符合這個時代需求,藝人就能靠自己爆紅。古坂大魔王本身就是頗為傑出,但缺乏真正代表作的藝人。同時過去漫才人必須絞盡腦汁,才能想出許多「一發藝」(只能用一次的梗,第二次就沒那麼好笑),在電視、廣播與劇場演出這種有限資源上演出不停換取目光(ピコ太郎某種意義上就是古坂大魔王自己的一發藝);但現在網路與直撥出現後,讓這些「一發藝」漫才表演化做了 Internet meme 的一部分,而且這些段子簡短好學,可以輕易同時被網友模仿、複製、傳播,進而成為現象。

他會不會繼續爆紅?坦白說不知道,畢竟他自己就是個一發藝,或許你現在去看ピコ太郎其他影片就不會覺得那麼好笑。但,跟他一樣的傳奇故事肯定會在網路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