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對中出口額年減1成、中國製造業進口連6個月萎縮

Thomson Reuters報導,2018年12月南韓外銷金額年減1.2%、出口金額年增0.9%,分別遜於經濟學家原先預期的3.3%、4.2%年增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受美中貿易摩擦影響,南韓12月對中國出口金額年減13.9%。

2018年南韓外銷金額年增5.5%、遠遜於2017年的15.8%成長幅度,南韓財政部預估2019年增幅將降至3.1%。

韓聯社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1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拜記憶體晶片、石化產品熱賣之賜,2018年南韓外銷金額達6,05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使得南韓成為全球第六大出口國。

南韓2018年進口金額年增11.8%至5,350億美元。當年度南韓貿易順差報705億美元、連續第10年繳出順差成績單。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公布2018年12月中國製造業進口分項指數自11月的47.1降至45.9、連續第6個月低於50,象徵進口連續6個月處於萎縮狀態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12月31日指出,2018年中國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均值報49.1、進口指數均值報49.2,分別較2017年下跌1.8點、1.6點,顯示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逐漸顯現

Thomson Reuters/INSEAD上個月公布的亞洲企業調查結果顯示,未來半年三項最大風險依序為「全球貿易戰」、「中國趨緩」、「利率上揚」。

嘉實XQ全球贏家報價系統顯示,南韓KOSPI指數2018年下跌17.28%、創2008年(下跌40.73%)以來最大跌幅,4年以來首度收低。

根據華爾街日報截至美東時間2018年12月31日下午5時50分的統計數據,在全球股市當中KOSPI的表現僅贏過上證參考指數(2018年下跌24.59%)、比利時股市(BEL-20指數,全年下跌18.5%)以及德國股市(DAX指數,全年下跌18.3%)。

三星電子2018年大跌24.06%、創2000年(下跌40.60%)以來最大跌幅,3年以來首度收低。

南韓面板大廠LG Display 2018年大跌39.63%、創2008年(下跌57.58%)以來最大跌幅,連續第2年收低。

中國海關總署12月8日公布,2018年1-11月液晶顯示板進口金額年減15.5%至1,588.5億元(人民幣)。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9-01-02 07:21:19 記者賴宏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