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生技展大秀創新科技 聚焦全方位醫療照護服務

工研院在2017生技展中,首度發表華人仿生皮膚列印技術,同時也一口氣展示了13項創新科技,包括醫美級華人仿生皮膚組織EPiTRI、仿生表皮組織3D列印技術、非侵入性超音波溶脂、量測跌倒風險裝置、食物小管家、熱量10秒看透等前瞻技術及服務,除將科技導入診斷檢測、醫療照護中,同時也加入以個人化精準醫療為中心的研發思維。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指出,多年來已研發出各種醫療照護技術成果,讓醫護人員可依照護者需求或提供的資訊,主動掌握個人生理指標,提供諮詢、診療與追蹤,打造從預防醫療、精確診斷到精準治療的跨領域全方位醫療照護。

工研院生醫所副組長陳婉昕表示,歐盟2013年通過禁用經動物測試之化妝品上市,台灣在2016年也跟進實施,以往業者都須由國外購入仿生皮組織,以進行新原料、配方之安全性測試評估,與華人皮膚特質不盡相符、且價格昂貴。如今工研院於國內首創可穩定生產之高品質人工表皮組織EPiTRI,具正確的表皮組織多層分化型態,包含基底層、棘層、顆粒層及角質層,還有屏障功能與脂質組成,已通過跨國多實驗室的皮膚刺激性與腐蝕性測試驗證。

而這項先進的技術,還可直接印出來。工研院雷射中心副組長賴豊文表示,工研院研發的3D列印設備助陣,讓具活性生物組織列印變為可能,在4℃下即可印製高規格的仿生皮膚材料,一方面維持生物細胞活性,另一方面也可解決外界無法列印高黏度(<5000mps)生醫膠材問題,在溫控環境設計下可於1秒內讓生物列印材料定型,且能滿足業界生醫用培養皿環境進行圓形、弓形及滴注等多樣化複合列印形式,成為真正的「Bio-printer」,未來可望成為醫療照護與生物組織列印的明日之星。

另根據Market and Research 市場資料預測,全球塑身設備市場總值2010年為8.57億美元,預計2017達20億美元,年複合年增長率達13%。工研院也研發出「影像導引超音波溶脂系統」,以高能聚焦超音波原理、非侵入性的方式,對皮下脂肪進行破壞式治療,同時以熱能使膠原蛋白收縮,形成拉皮的效果,醫生可根據脂肪部位影像調整高能探頭聚焦深度,進行不同厚度脂肪層脂溶脂,目前工研院已與瑞傳科技簽訂先期技術授權,搶攻醫美市場商機。

此外,工研院指出,由於高齡人口漸多,每年銀髮族跌倒發生機率為30%,85歲以上跌倒引發致死機率更高達40%。若穿戴上「MMG(人體動作生理訊息風險分析)裝置」,一旦偵測到人體肌肉重心有偏移或跌倒風險,即會發出警示聲並上傳至雲端平台系統,同步通知照護人員或機構。

而隨著老齡化社會來臨,飲食控制也成為相當重要的健康課題,工研院研發的「整合影像及語音輔助食材辨識飲食管理平台系統」,可輕鬆拍下食材上傳APP,10秒就可得知食物熱量,對飲食需控制的民眾相當便利。除上述技術,工研院今年也展出「抗老MMpH保養品」、「筷潔菌」、「高速間質幹細胞體外量產技術」、「誠食調體質沖泡飲」等多樣技術,將科技落實在診斷檢測與照護中。

MoneyDJ 新聞 2017-06-29 16:50:52 記者新聞中心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