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逃稅門引發全球稽查風暴 多國展開司法調查

20150308_HSBC(新聞來源: 中國經濟網)

       匯豐“逃稅門”引發全球稽查風暴

3月3日,是匯豐銀行慶祝在香港成立150週年的大日子。就在當天,英國議會宣佈,將於9日就匯豐銀行瑞士分行涉嫌協助高額儲戶逃稅一事,對其三名高管進行第二輪質詢。

在匯豐遭到輿論抨擊的同時,不少人開始對政府監管工作中的不足進行反思。在全球各大跨國金融機構稅務醜聞層出不窮的今天,“逃稅門”再次突顯出主要經濟體改革稅制、加強金融監管的迫切性。同時,完善國際監管合作機制、打擊跨國避稅,也愈發顯得刻不容緩。


 逃稅醜聞震驚國際

英國議會3日發佈公告説,匯豐控股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匯豐全球私人銀行前任總經理兼執行長凱瑞斯·米爾斯以及匯豐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方安蘭,將於9日下午就“逃稅門”醜聞出席英國議會公共賬目委員會的聽證會。這將是匯豐集團高管在英國議會接受的第二次質詢。

上月早些時候,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調研記者協會(ICIJ)公佈一項調查披露,在2005年到2007年間,匯豐銀行瑞士分行協助10萬名重量級客戶避稅及隱藏高達千億美元以上資産。據悉,披露的名單中不乏富商政要,甚至是毒販、軍火商等不法人士。英國《獨立報》稱,此次匯豐銀行被曝光的逃稅名單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

據美聯社報導,此次披露的匯豐“逃稅門”相關資訊最初是由匯豐一名前僱員竊取並轉交給法國當局的。國際調研記者協會稱,法國早在2008年底就掌握了這些用戶數據。去年年初,獲得上述秘密數據的法國《世界報》將相關資訊與英國《衛報》、加拿大廣播公司、日本《朝日新聞》等來自47個國家約60家媒體的150多名記者共用,並在國際調研記者協會的協調下,對這份名單展開了規模空前的聯合調查。

此次調查結果一齣,匯豐很快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外界紛紛對“逃稅門”事件表示震驚,同時譴責匯豐對旗下部門包庇縱容、監管不力。這起逃稅案還引發了英國政黨間的“口水大戰”。

面對巨大輿論壓力,匯豐日前發表聲明承認監管不力,並表示願意對此負責。匯豐集團主席范智廉和行政總裁歐智華在2月25日出席英國議會財政委員會聽證會時,對瑞士分行幫助客戶逃稅事件致歉,並稱願意為自己對匯豐銀行瑞士分行監管的失職而承擔責任。

匯豐方面還承認,其龐大的規模以及在金融危機前的快速增長引發了集團的內控問題,但也強調,該行已採取措施確保未來操作的規範性,今後將加強控制,確保不會故意與那些尋求逃稅漏稅或試圖實施金融犯罪的客戶進行合作。

儘管如此,受“逃稅門”事件的影響,匯豐的信譽度受到極大衝擊。歐智華在上周的聽證會上表示,匯豐瑞士分行幫助客戶逃稅一案給集團的公眾信任度和股東信心造成了傷害。范智廉也表示,匯豐正在遭受巨大的名譽損失,而聲譽正是銀行的立身之本。

多國展開司法調查

在匯豐“逃稅門”醜聞火速引發全球輿論風暴之後,多個國家監管部門相繼對該事件啟動調查。目前,英、法、美、比利時、阿根廷、瑞士、奧地利等國的各類調查正在不同程度地開展。

2月10日,英國議會財政部特別委員會(FCA)對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主管、香港證監會前行政總裁韋奕禮進行質詢,要求他解釋在2010年就獲知匯豐的泄密資料後,銀行監管當局究竟採取了哪些行動。此外,據英國廣播公司2月16日報導,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正在調查匯豐銀行瑞士分行逃稅醜聞,目前正與匯豐及相關機構密切合作。據悉,這是該機構就此事發佈的首份官方聲明。英國媒體稱,在完成調查後,英國檢方可能對匯豐提起訴訟。

最先獲得第一手材料的法國當局早在去年11月就對匯豐啟動了調查,並於2月12日結束相關質詢。據路透社報導,自調查結束之日起,法國檢方有三個月時間可以提出訴訟請求,該醜聞涉及約3000名法國納稅人。法國總理瓦爾斯表示,將堅決打擊逃稅,繼續在國內以及在歐洲層面採取行動。

美國當局也正對匯豐涉嫌協助逃稅的行為展開刑事調查。美國執法部門官員表示,事件可能導致美國司法部取消在2012年與匯豐達成的延遲起訴協議。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説,美國司法部在稅務調查後也可能選擇施加其他懲罰。

比利時當局已正式指控匯豐瑞士分行涉嫌洗錢和欺詐,並考慮向匯豐在瑞士私人銀行的董事發出國際通緝令。一名法官表示,匯豐在協助調查避稅問題上不夠配合。比利時當局在2014年11月曾指控匯豐瑞士分行涉嫌欺詐和洗錢,涉及金額達數億歐元。匯豐當時稱將全面配合調查,但迄今未向當局提交調查結果。

阿根廷也在對匯豐協助逃稅一案進行刑事調查。去年11月,阿根廷聯邦公共收入管理局(AFIP)就對匯豐提起訴訟,指控其協助逾4000名阿根廷人隱藏在瑞士的秘密銀行帳戶,進而達到逃稅目的。

此外,奧地利向法國提出,希望掌握此次匯豐“逃稅門”案中涉及本國的稅務數據,法國已表示將配合奧方請求。

瑞士日內瓦檢察官辦公室也宣佈,已經開始對匯豐銀行瑞士辦事處進行搜查,並對該行涉嫌嚴重洗錢行為展開刑事調查。

丹麥政府則表示,對於在瑞士銀行使用帳戶以逃避國內稅收的公民,當局將搜尋出他們的名單。

在多國紛紛對匯豐協助逃稅案開展調查的背景下,隨著案件的持續發酵,未來將有更多國家加入到調查行列。有分析稱,匯豐難逃再遭鉅額罰款的命運。

質疑不斷前景堪憂

此次匯豐逃稅案“東窗事發”後,外界對匯豐管理模式的質疑聲不絕於耳。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涉案帳戶眾多、金額龐大,匯豐瑞士分行是如何規避銀行內控和政府監管的?匯豐總部為什麼沒有及時採取補救行動,到底是疏忽還是默許?

匯豐在承認對瑞士分行監管不力的同時也表示,此次瑞士分行的逃稅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

匯豐銀行于1999年收購美國利寶集團旗下的利寶銀行及其子公司SafraRepublicHoldings,此後利寶銀行進軍瑞士信貸市場,而匯豐瑞士私人銀行的大部分業務來源於此。匯豐指出,該行本著多元化的原則,並未完全整合其收購業務。現在看來,很明顯許多小型高風險帳戶被保留了下來,而瑞士分行的業務又拓展到了全球逾150個市場。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表示,這一事件反映出當時匯豐的相關管理不到位,在合規方面也有所欠缺。儘管這是8年前甚至更早發生的事,但他們仍需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匯豐集團主席范智廉日前表示,匯豐正在實施一系列重大改革,相關工作已開展過半,但未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以確保今後不會在公司糟糕的“醜聞清單”上再次增加類似的負面消息。

説到“醜聞清單”,此次匯豐涉嫌協助客戶逃稅事件只是該集團的最新一起。近年來,匯豐因涉嫌誤導消費者、操縱利率和洗錢等行為,已數次被英美監管部門處以重罰。2012年,因涉嫌協助拉美販毒集團參與數十億美元洗錢活動,匯豐被判向美國監管機構支付19億美元以達成和解。僅在三個月前,匯豐銀行又因存在操縱全球外匯交易市場行為,被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共同處以6.18億美元的罰款。

官司纏身加之鉅額罰款,拖累了匯豐業績。匯豐2月23日公佈其業績報告顯示,2014年匯豐銀行稅前利潤降至186.8億美元,比2013年的225.65億美元大幅下挫17%。匯豐表示,業務下滑、重大支出等原因影響了業績,這些重大支出包括罰款、客戶賠償等。

據路透社報導,匯豐股價23日當天大跌4.6%,在倫敦股市富時100指數中跌幅最大。英國哈格裏夫斯·蘭斯多恩金融投資顧問公司股票研究部主管理查德·亨特認為,業績數據令人失望,加之市場對匯豐前景持謹慎態度,這給匯豐未來股價走勢帶來很大的負面壓力。預計這場愈演愈烈的“逃稅門”醜聞再次給匯豐的企業形象蒙上一層陰影,還將加劇業績前景的不確定性。

多重監管有待加強

“逃稅門”固然反映了匯豐自身管理模式上的諸多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近年來不斷見諸報端的跨國金融機構醜聞的一個縮影,反映了政府金融監管、稅收制度乃至國際監管合作機制方面的缺失與不足。

匯豐並不是第一家被指控幫助客戶避稅的大型金融機構。近年來,在各國政府尋求促進稅收、平衡預算以彌補金融危機損失的過程中,瑞士兩大銀行業巨頭瑞銀集團和瑞士信貸因合謀協助美國客戶避稅的相關指控而遭到了美國的罰款。美國的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也正在接受美國監管機構關於其涉嫌操縱外匯市場的調查。

英國華威大學教授克勞福德·斯賓塞表示,匯豐“逃稅門”違反的法律並不僅限于瑞士,還涉及其他歐洲國家。這個案子引起的思考不僅是大銀行本身存在的“太大而不能倒”等問題,還有“太大而難以很好管理”的現象。

大型金融機構的自我管控一直是個難題。以匯豐為例,該行目前在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逾6100個分支機構。數量眾多的分支機構不僅要服務於各國不同的市場需求,還要遵守總部制定的行為標準,在經營過程中難免顧此失彼。對此,各機構應遵守行業道德準則,同時嚴格執行總部管理章程,加強對分支機構的監管。

內控不易,政府監管也很棘手。各類醜聞屢見不鮮,反映了各國在反避稅逃稅的制度和實施層面仍然存在不足。

首先,政府在頂層設計上亟待改善。有專家指出,從此次匯豐逃稅案來看,目前仍然需要依靠網際網路駭客、調查記者和公司內部人士來發現逃稅漏稅行為,因此該案與政府稅收系統的漏洞也有很大關係,稅收部門在資源整合和增強改革方面仍有欠缺。不過,隨著全球範圍內打擊跨國逃稅避稅行動不斷升級,目前已有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地區多個國家先後對各自稅收制度實施了改革。

其次,政府加強對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管也迫在眉睫。對跨國金融機構的監管,不僅要靠企業自律,也需要政府從監管的立法執法層面加以統籌把握。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性。據悉,英國明年將實施銀行高管責任新規,屆時監管部門將加大對銀行高管和董事會高級成員違規行為的追責力度,必要時將追究刑事責任。

最後,還有分析認為,國際監管合作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在反避稅行動中,儘管各國不斷加大稅收監管和避稅打擊力度,國際間反避稅合作水準也日益提高,但在經濟全球化、資訊電子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跨國公司的避稅手段也在推陳出新,給全球稅收徵管帶來了新挑戰。因此,只有形成有效的國際聯合機制,才能約束金融機構不脫離正確的軌道,監管部門才能在與違規金融機構的博弈中更有勝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