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早在 1 千年前,波斯人就懂得製造鉻鋼

不鏽鋼被認為是近代才發明的鍛造產物,但是考古學家發現的新證據顯示,早在 1 千年以前波斯人就已經懂得製造這種合金的早期版本,先進程度令考古學家感到非常驚訝。

所謂的不鏽鋼,泛指含有鎳、鉻、鉬等元素的鐵合金,其中最主要的鉻元素含量必須超過 12%,合金表面才能形成氧化鉻保護膜來防止腐蝕生鏽。雖然與現今打造出的不鏽鋼仍有一段差距,但《考古科學》(Archaeological Science)最新研究發現,其實早在 11 世紀,波斯人似乎就已懂得添加鉻來打造鉻鋼合金,生產劍、匕首、盔甲和其他工具。

這項發現得歸功於對歷史手稿進行的後續考古研究。在團隊參考的中世紀波斯手稿中,其中關於當地打造「坩堝鋼」的作法,研究人員無法確認其中名為「rusakhtaj」的神秘化合物成分為何,因此特別前往伊朗南部 Chahak 考古遺址進行研究。

Chahak 曾經是古代波斯生產鋼鐵的重要樞紐,也是伊朗唯一有坩堝煉鋼證據的考古遺址,透過對 Chahak 舊坩堝爐渣的分析,研究人員成功辨識出其中的鋼顆粒含有鉻,推估含量約在 1%~2%。

由於其鉻含量遠低於現代,可以確定古老的波斯鉻鋼並不是「不鏽」的,儘管如此,考量到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直到近日都認定不鏽鋼的開發技術是近代才發明的.這仍是一項相當大的發現。

研究作者、倫敦大學考古學家 Rahil Alipour 表示,坩堝鋼是非常優質的鋼,由於不含雜質,經常被用來生產武器、裝甲和其他工具,過去在印度、斯里蘭卡、烏茲別克地區針對坩堝鋼的研究,都沒有發現其中具有任何含量的鉻,因此可以說 Chahak 出產的鉻鋼相當特別。

添加鉻元素對現代鋼生產非常重要,能夠提高強度和淬透性,在這項前提下,Chahak 鉻鋼的性能比起古代鐵器更與現代工具鋼相似。在了解到波斯這種特殊的煉鋼傳統下,Alipour 認為,未來或許可以透過檢測坩堝鋼中的鉻含量來將其與其他人工製品區分,團隊也計畫將與博物館專家合作,分享發現並協助鑑定相關考古物品。

(首圖來源:pixabay

TechNews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科技新報,原文出處: 考古發現早在 1 千年前,波斯人就懂得製造鉻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