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廠獲新生,富士底片、柯達相繼投入製藥市場成 COVID-19 抗疫生力軍

為了因應 COVID-19 疫情導致美國國內藥品需求增加,美國政府根據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提供 7.65 億美元資金,借貸給知名照相機製造商柯達投入藥品市場,以達到國內藥品供需自主的目標。

美國政府宣布借貸消息之後,柯達股價上升 3 倍以上,7 月 25 日收盤前由 115 美元漲至 347 美元,是柯達股票的最佳紀錄。

柯達由膠片及攝影轉往藥品生產並不是業界首例,柯達老對手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Fujifilm)先前已有相當不錯的成果。柯達與富士兩間公司在 20 世紀幾乎壟斷整個銀鹽底片攝影市場,但富士軟片搶先證明自身經驗更老道,在柯達之前就開發了藥品市場。

雖然早在 1975 年柯達工程師就發明了世界第一台數位相機,但當時沒有及時發現這項科技的潛力,反而讓富士公司搶得先機。富士比柯達更早注意到這項技術的未來價值,順勢在 1998 年向全世界展示第一台可攜式數位相機,之後也很快將過去專注底片的重心轉移至新數位技術。

在製藥產業,富士也領先柯達好幾步,更早嗅到商機著手布局。2019 年,富士公司在醫療保健及器材業務占整個公司總收益 43%,此外也計劃接下來幾年內提升醫療保健部門業務,至原先 2 倍。

富士踏入生醫領域的歷史可以回溯到 30 多年前。早在 1986 年,富士就購併一家醫療診斷影像公司,之後更陸續整合其他製藥及生技領域企業,使富士逐漸成為醫療器材與藥品領域的主要製造商。

富士集團在 2006 年購併的富士軟片富山化學(Fujifilm Toyama Chemical)也占有一席之地。雖然今年 7 月初的初步研究成果,澆熄了人們對該公司抗病毒藥物 Avigan 的期待,但在 COVID-19 疫情初期,Avigan 的確獲得許多關注。

富士於 2013 年購併的藥物製造廠 Fujifilm Diosynth Biotechnologies 也在 7 月 24 日宣布,德州分部將為「Operation Warp Speed」的一份子,參與美國政府主導的 COVID-19 疫苗研發計畫,協助新冠病毒可能的疫苗生產。

富士積極拓展生醫領域同時,柯達在美國主導相機及底片市場數十年,產業快速變遷下,慘澹經營數十年後終究無力回天,2012 年聲請破產保護。破產後,2013 年柯達品牌重塑為科技公司,專注商業印刷及影像事業。

底片化學經成製藥跳板

柯達與富士集團都從底片攝影轉移重心至生醫製藥產業並非巧合,兩者都宣稱過去製造底片及其他攝影相關產品的經驗,為日後跨足製藥領域提供非常好的基礎。

柯達進軍生醫產業之前,富士集團已早一步朝轉型為完全健康醫療企業前進,並以過去攝影器材技術基礎,拓展為製藥產業奠基。根據富士官網敘述,富士的藥品研發是奠基於長時間底片研發經驗所累積的專有技術。

柯達公司 CEO Jim Continenza 於《華爾街日報》報導表示,柯達在生產化學藥劑及先進材料有悠久歷史,過去打下的基礎會使柯達製藥迅速竄起,更預期日後藥品原料生產,會達柯達業務的 30%~40%。

中國是目前國際間最大的藥品原料供應國,提供藥品生產所需的活性化合物,近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藥品原料也不斷增加。白宮顧問經濟學家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表示,這次武漢肺炎疫情顯示,美國在必需藥品資源過度依賴境外供應鏈,因此讓柯達投入藥品生產是邁向美國藥品供需自主的一大步。

(首圖來源:Thomas Belknap from Rochester, NY, USA / CC BY-SA) TechNews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科技新報,原文出處: 底片廠獲新生,富士底片、柯達相繼投入製藥市場成 COVID-19 抗疫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