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 至明年3月續緩緩減速下降

商業發展研究院(CDRI)(5)日公布最新「商業服務業」景氣預測,預期至明年3月景氣仍繼續緩緩減速下降;台商回流效應勢將會持續擴散,但尚未見普及服務業,加上受國際政經紛擾影響,國內就業、銷售、物流與金融部門仍積弱不振,使總需求難見回升,惟降速會再減緩。

商研院進一步指出,觀察領先指標的各子指標循環趨勢,「實質民間固定資本形成」持續加速向上,「服務業貿易收支逆差」亦續改善,但「運輸倉儲實質GDP」、「商業服務業僱員淨進入率」、「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案件」與「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均續往下。

商研院並指出,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於去年初止升轉降,去年下半年降速加快,今年上半年降速則進入高峰期,預測未來半年,即自今年10月至明年3月,降速仍續明顯減緩。

商研院表示,各子指標走勢依舊分歧,批發零售業與金融保險業持續緩緩下降,後者降速仍較前者快了許多,但兩者降速均維持不變。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持續微微上升,升勢略有加快跡象。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微微下降,循環指數已略低於長期趨勢(100),但就業市場的領先指標亦見微微下降,表示受僱員工人數短期內仍難見回升。全體服務業景氣仍缺足夠向上動能。

商研院也指出,由於各部門景氣走勢不一,足見市場結構與消費者行為的複雜化與分歧,景氣激勵宜由傳統刺激總體有效需求方法,改為市場導向的「精準行銷」商業模式與策略。同時利用跨業跨域的行銷系統整合與網路服務平台,輔導協助廣大的中小型企業進行真正的「數位轉型」,發揮可導客、可造市、可新增附加價值的「智慧商業」功能。

商研院並表示,近來掀起台商回流潮,生產基地加速轉移及轉單效應持續發酵,有望翻轉台灣30年來國際直接投資出多進少,所形成的低投資、低成長、低薪化三低「悶經濟」趨勢。正反力量微妙互動造成台灣景氣比國際、比過去較具另類優勢的逆勢成長。

台灣今年第二季與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已重新站上亞洲四小龍之首。跳脫傳統依賴外勞的生產方式,超越僅限於「數位優化」的「智慧製造」模式,進而發展臻於真正「數位轉型」的市場導向「新製造」(C2M),才能使台商回流加速投資不致加重傳統脆弱結構的額外承載,反而一舉促進結構的轉型升級,工業革命配合服務業革命,營造「價值驅動」、「數位驅動」新經濟。

MoneyDJ 新聞 2019-11-05 11:38:33 記者陳怡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