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進民退”?北京大買民企股權、今年紀錄恐創歷史高

貿易戰、中國經濟放緩、信貸緊縮,讓民營企業備受壓力,被迫出售股票給北京當局,以取得資金,估計今年北京注資紀錄將打破歷史新高。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塑膠薄膜大王黃水壽是賣股的企業大亨之一,他旗下的上市企業—浙江大東南公司,最近幾年陷入虧損。今年6月,黃水壽的控股公司以人幣12億元的價格,出脫在浙江大東南27.9%的全數持股,買方是國營的浙江諸暨水務集團(Zhuji Water Group)。該控股公司質押了2/3的浙江大東南持股,急需資金償還貸款。

類似情況屢見不鮮,信評機構惠譽估計,今年1~6月,國營買家購買了47家私人上市企業的股份。作為對照,2018年國營買家購入52家私人上市公司股份。惠譽分析師Jing Yang說,今年全年北京的購股紀錄可能會刷新紀錄,多數收購案應該是為了緩和金融壓力。

天風證券估計,惠譽數據或許未掌握全貌,實際上國營事業介入的規模更大。2018年10月,地方政府和政府相關實體成立了總額1,000億美元的紓困基金,用來購買民營企業股份、延長貸款、進行股轉債交易等,並非所有交易都會顯示在併購紀錄上。專家說,北京涉入其中,是怕失業率大增,但是國營企業效率差、又缺乏創新,公營事業大買民營公司股份,可能會打壓成長。

杭州官員進駐阿里巴巴、國進民退憂慮起

北京相關舉動也引發「國進民退」憂慮。金融時報先前報導,北京和自己一手培植的民企有著複雜關係,常覺得這些知名企業家可能會威脅黨對社會的掌控。近年來阿里巴巴和騰訊崛起,中國黨營事業的影響力消退。十年前,中國前十大企業全是國營企業,如今拱手讓給阿里巴巴和騰訊。

浙江省政府的新聞網站「浙江在線」9月份公布,杭州市政府將調派100名機關幹部,進駐阿里巴巴、車廠吉利控股、飲料商娃哈哈等第一批100家重點企業,作為「政府事務代表」。

日經新聞2018年11月指出,2018年1~10月中國地方政府旗下的資產管理機構,對50多家上市民企注資人民幣300億元;其中半數獲得金援的民企,大股東都變成國企,遭到接管。此種民營企業退場、轉為國營的現象被稱為「國進民退」,在北京和深圳尤為明顯。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9-10-01 11:17:03 記者陳苓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