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輪胎後市詭譎多變,短期挑戰大

中國汽車2018年出現首度負成長,而當全球最大車市銷售榮景不再,加上美國對中國輪胎祭出雙反,影響外銷,致中國輪胎內外銷都受挫,市場內低價搶市的情況相對激烈,短期外界普遍對中國景氣表現看法保守,在中國輪胎產業秩序仍待整頓的這個過渡期中,短期輪胎供需狀況與台廠營運估計均仍有挑戰。

台廠輪胎供應鏈完整,正新/建大打造自有品牌

台灣坐擁正新(2105)、建大(2106)兩大於全球打造自有品牌的大型輪胎廠,另外也有南港(2101)、泰豐(2102)、華豐(2109)等業者,供應鏈中亦有生產碳煙的中橡(2104)與生產合成橡膠的台橡(2103),加上做簾布的福懋(1434),可說台灣具備遍布輪胎產業上中下游的各類製造商。

其中正新名列國際前十大輪胎廠,產品瑪吉斯輪胎行銷全球,坐穩台灣輪胎龍頭,全球共有11座生產基地,遍布台灣、東協等地、中國與印度;建大則在全球擁有10座生產基地,位於台灣、越南、印尼與中國,當中汽車外胎(PCR)均是兩間廠商最主要產品,佔營收均約4成,中國市場則均佔兩間廠商營收比重5成以上。

中國輪胎內外銷均受阻,產業秩序持續混沌

圖、 2018年全球主要汽車市場銷售概況

資料來源: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

不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在2018年出現了20年首見的負成長,銷量年減少2.8%,總量約2,810萬輛;失去先前的小型車購置稅優惠,貿易戰又為景氣雪上加霜,導致市場普遍也對2019年的車市看法悲觀。

以今年正新與建大的營運表現來看,中國的營收佔比也都較去年同期下滑,此一影響在於中國輪胎面臨美國市場的雙反高稅卡住外銷管道,產能全部湧入國內市場,市場削價搶市激烈,部分中國車廠原廠中,許多也轉而採用中國輪胎,影響到正新與建大在中國原廠市場版圖。


(圖說:正新昆山研發中心)

正新/建大谷底已過,近2年再借東協拚營運回升

今年來看,法人預期正新印度、印尼兩廠今年估難轉盈,但是稼動率已經逐步攀升,印尼廠也沒有去年承受印尼盾匯率劇烈波動的匯損干擾,2廠的虧損將較去年度縮減,法人預期2018年應已是正新營運谷底,2019年獲利估將回溫。

觀察後市,正新印度、印尼兩廠,瞄準的是當地兩輪市場商機,印度目前已經切入當地日系機車廠商,也要搶攻AM市場,印尼同樣瞄準機車商機,但現階段都還在業務拓展階段,公司目標也放在2020年達到轉盈。

除等待雙印轉盈,正新也積極在調整產品結構,包括推出高性能汽車胎搶攻歐美等地的AM市場,提振毛利率表現,也預期是今年獲利回溫的一大關鍵。

建大則是透過越南兩廠迎接中國輪胎雙反的轉單效益,法人指出,建大越南二廠正在積極拓展PCR產能,今年、明年都有新產能開出,將可支撐建大未來自有品牌與代工轉單訂單需求,2020年業績看好。

建大則是透過越南兩廠迎接中國輪胎雙反的轉單效益,法人指出,建大越南二廠正在積極拓展PCR產能,今年、明年都有新產能開出,將可支撐建大未來自有品牌與代工轉單訂單需求,2020年業績看好。

而在建大擴充越南二廠產能後,法人則評估建大今年生產基地的貢獻將從原先中國與非中國7比3,調整成6比4,2020年如建大深圳廠進入開發,中國產能貢獻比重還會再下滑;而越南二廠從今年轉單效益浮現後,今年可望達到損平。

至於中國市場何時能夠重拾榮景?業者指出,以中國汽車銷售今年前7月累計約1,410萬輛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逾11%,外界也普遍預期中國汽車銷售將連2年負成長,不過中國人均汽車數量仍遠低於已開發國家如美、日,業者也分析,中國未來無論OE與AM都仍有龐大的市場存在,對正新與建大而言,中國市場的價格破壞,也僅是一時的市場失序,未來仍是可有穩定貢獻。


(圖說:橡膠樹)

中國車市衰退,輪胎上游廠商營運有陰霾

而今年對輪胎廠最大的好消息則在原料的價格穩定,包括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以及原料丁二烯價格都相對前兩年平穩,是輪胎廠今年毛利率的一大穩定助力,但對供應鏈上游廠商而言就更為辛苦。

同樣受到中國車市的放緩,碳黑等輪胎化學品價格低迷,中橡碳黑第二季虧損約3千多萬,虧損主要在中國市場發生,上半年碳煙事業獲利1.12億,也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

而一樣營運重心在中國的台橡,則因印度合資廠仍享有印度保護國內橡膠、輪胎相關產業的好處,整體稼動率維持在85%左右,部份月份達到滿載,今年下半年再透過去瓶頸化增加產能,估計今年台橡透過權益法認列到印度廠獲利也有望持續增加(去年貢獻約2億);台橡也在產品上與品牌球鞋廠開發可作為球鞋中底的高級鞋材,藉此調整產品特化品比重,改善台橡獲利能力。

MoneyDJ 新聞 2019-08-30 09:26:06 記者劉莞青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