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GMP規範擬上路 保健品衝刺海外添翼

衝刺海外市場,去年以來,不少保健食品廠商接獲海外訂單,卻苦無出貨管道,主要卡在國際認證不接軌問題,雖有部分廠商銷馬來西亞特定保健食品,採暫時因應之道,但為解決長期問題,食藥署委請公會訂定保健食品GMP規範,業界方案已出台,並送官方審理,年底前正式版本有望出爐,一旦新制上路,將替廠商衝刺外銷大添利器,有藥廠背景的葡萄王(1707)、生展(8279)、杏輝(1734)等,都可望是受惠個股。

食品GMP因黑心油事件退場 轉用TQF

國內食品GMP早在民國78年由經濟部工業局推動,並由業界推派代表審核,算是促進業者促進自主管理的認證機制,但民國102年接連發生大統、頂新等黑心油事件,被踢爆廠商皆有食品GMP的認證,造成信任機制的崩壞,主管機關也引導改用另一第三方認證單位的TQF(台灣優良食品)認證,作為取代。

該改革原來是為重拾消費者對食安連環爆的信心,無奈TQF是台灣獨創的認證機制,先不論國人對該認證是否更持信心,但走出台灣,國外皆不承認該認證,保健食品業者近幾年在海外其實有不少斬獲,卻卡在認證無法出貨,急死業界。

業界需求孔急 食藥署改以短期性替代方案

其實台灣過去在全球製藥供應鏈累積的基礎,跨足同樣屬於大健康產業的保健食品,很有優勢,這幾年無論是用原料或成品方式,在國際市場參展,都有不錯的成績,也累積一定國際知名度。

特別是在鄰近的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市場,除有人口紅利外,部分國家人均所得也剛跨越基礎生活水平外的水準,開始有多餘的錢可以做其他消費,加上全球高齡化的共同議題,台灣保健食品廠商在該等地區拓展,獲得助力,例如馬來西亞,至少就有杏輝、葡萄王、生展等廠商,在當地已有實質客戶有意往來,為使業界產品不卡關,在保健食品公會主導下,終與工業局達成共識,針對馬來西亞市場,先採個別產品或劑型的二級品管加上擴充認證方式,以類似專案許可的方式,解決廠商外銷的燃眉之急。

不過在銷馬採用替代方案後,同樣屬於東南亞的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地,也有廠商希望比照辦理,在專案許可恐耗費大舉人力與時效不佳下,公會也同步推動保健食品GMP認證,盼一次解決問題。

保健食品GMP業界版本已出台 年底前目標上路

根據保健食品公會的規劃,未來GMP將不是過往食品GMP的捲土重來,而是僅限縮在保健食品產業,認證模式將比照藥品GMP的精神,就個別產品、個別劑型,進行包括硬體與軟體操作SOP的認證,目的就是希望廠商用做藥的精神來做保健食品,但規範「會比食品嚴、但比藥品鬆」。

目前公會已整合業界與專家意見,送出業界版本予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順利的話,年底前該規範版本可望出爐,業界預估,能取得該規範版本的廠商,大概就是2、300家,且相較於硬體的資本投入,廠內操作SOP與軟體人才才是關鍵,過去有藥廠集團或背景者,因有藥品GMP的查廠經驗,可能是第一波比較能受惠的對象。

國內保健食品外銷比多還有成長空間 新規添翼

事實上,上市櫃的保健食品代表廠商中,除了大江(8436)的外銷步伐啟動較早,目前過半營收都來自非台灣市場外,其餘佔比都還不高,生展這兩年才拉高到兩成以上(含原料藥+保健食品),杏輝、葡萄王可能都僅個位數,其餘廠商可能視個別營運模式,與海外客戶可能有不同的合作模式,但整體而言,佔比都很有限,國內保健品產業還是呈現進口大於出口、直接外銷比率才剛剛越過兩位數關卡的樣貌。

圖表、國內營養保健品直接外銷比率;資料來源: 主計處

不過,根據主計處的數據,去年整體營養保健食品的全年產值,可望挑戰民國102年創下的歷史新高,被官方點出貿易戰下逆勢成長的幾大隱型冠軍之一,去年的成長也是近年高點,假設替廠商解決了近五年外銷卡關的關鍵因素,或許真的有另波成長加速的機會,外銷基期還低的個別公司,更添長期成長動能。

圖表、國內近年營養保健食品產值 資料來源:主計處

圖表、主要保健食品廠商近期外銷比例、財務表現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開資料  製表:蕭燕翔

外銷比例 H1營收年增率 H1 EPS
大江 95.5% 78% 12.14
葡萄王 10%以下 2.7% 4.25
生展 20-30% 35% 4.01
杏輝 10%以下 5.2% -0.06

MoneyDJ 新聞 2019-08-21 11:44:03 記者蕭燕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