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石化廠海外投資NON-STOP!機會、挑戰看清楚

台塑(1301)美國德州廠遭控「排放塑膠粒」,被美國德州南區聯邦地區法院認定違反聯邦《淨水法》,並傳出可能面臨高達1.62億美元(約新台幣50億元)的天價罰款。

雖然台塑緊急澄清,表示目前該案仍在法院審理,尚未作出最終判決,更表態公司將再評估投資4,000萬美元,進一步減少塑膠粒的排放機率。但此案讓台灣石化廠海外投資的議題,再度受到關注!

其實,台灣石化廠在2000年政府喊出石化高值化,要求石化廠在的擴充上、要往海外移動,而國內僅能針對的提升、小量擴產,使得台灣石化廠商要追求公司營運成長,都將擴廠腳步往海外移動,包含:台塑集團、台聚(1304)集團、國喬(1312)、中石化(1314)等近年擴廠計畫都在海外進行。

而瞄準的地點首推中國大陸,其次則是美國,再來則看好東南亞市場,究竟石化廠商赴海外投資,分別面臨的機會跟挑戰何在?

台系石化廠海外投資腳步,今年仍積極

盤點台系石化廠商赴海外投資設廠,今年腳步仍未緩下,包含:台塑集團,今年針對台塑美國德州廠,進行年產120萬噸乙烯之乙烷裂解廠、年產40萬噸PE 廠及年產25萬噸PP廠等擴建工程,其中PE廠產能已於第三季開工,且乙烷裂解廠則看市況開動。

而今年國喬與奇美複製大陸鎮江廠的合作模式,合資成立漳州奇美,初步規劃股權結構與投資鎮江奇美相當(國喬持股30.4%),目前一、二期都已通過投審會審核,預計第一期將建設45萬噸ABS產線,以及其他特化產品,最快將於2021年投產。

而中石化今年擴廠計畫,亦針對大陸廠,包含江蘇如東廠一期第一階段將新增15萬噸環己酮產能。另加碼人民幣11.76億元(約台幣52.16億元)增資中國子公司江蘇威名石化,推動江蘇如東廠一期的第二階段投資項目,包含CPL(己內醯胺)20 萬噸及一套氫氣與環己酮,預計2021年投產。

海外廠多為石化企業獲利小金雞

觀察台系石化廠財報,可以發現,海外廠多為集團獲利小金雞!以台塑集團來說,台塑美國去年獲利逼近300億元台幣,較2017年獲利279.37億元,成長逾5%,以台塑公司持股22.61%來算,貢獻稅後淨利達67.83億元。

國喬去年鎮江奇美廠貢獻獲利近10億元,佔集團全年稅前淨利逾兩成,2017年鎮江奇美廠貢獻獲利逾15億元,佔集團全年稅前淨利高達37%,可見鎮江奇美廠對國喬營運之重要性。

也因為看好海外擴廠商機大,包含:台聚集團、國喬、台塑集團…等仍持續規畫海外拓點計畫。

(圖表)石化廠規劃中之海外拓產計畫

海外拓點:瞄準中國大陸、美國、東南亞

觀察台系石化廠,海外拓點主要以中國大陸、美國、東南亞等地為主,工研院產經中心范振誠經理表示,台灣塑化產品大多外銷中國大陸,以2018年數字來看,塑膠及其製品為台灣出口大陸排名前5名,因此廠商選擇大陸拓點,多看好鄰近市場的優勢。

而美國市場則從頁岩油、頁岩氣革命開始,享有低價原料優勢,范振誠分析,以乙烯一噸生產成本,美國當地幾乎是亞洲地區1/3,使石化產品價格、利差具有競爭優勢,也吸引不少國際石化廠大赴美投資。

此外,東南亞近年也是石化廠評估的熱門地點,除了蔡政府推新南向政策帶動外,東南亞國協近年平均GDP成長率超過5%,業內人士分析,以數據來看,當每人國內生產毛額增加一個百分點時,則對國內石化產品需求提升 0.61 個百分點,使東南亞各國對石化產品的長期需求成長備受關注。

石化廠海外拓產之機會與挑戰

不過,專家亦提醒,石化廠海外投資面臨的風險不小,因為石化廠投資動輒百億起跳,對上游原料需求以及下游去化管道,需高度掌握,官方法規政策也須清楚掌握,避免投資血本無歸。

范振誠就舉例,以美國來說,目前鄰近上游頁岩氣來源,好的地段幾乎都已經有廠商規劃設廠,目前過去並不是好時機,若是離主要管線、港口太遠,則生產成本相對墊高,失去競爭優勢。

而下游則要關心通路以及去化管道,目前像是東南亞等新據點投資,廠商就面臨語言不通、通路不熟悉等問題,使投資評估時程相對拉長。

關於環保方面,專家分析,台灣石化廠的廠區管理技術,基本上皆能因應各國環保政策,只是投資金額多寡的問題;另外則是法規方面要前去投資則需要花更多心思了解,例如拿印度舉例,去年、前年都進行稅改,且該國每個地方的稅法都不一樣,投資法規亦不相同,很容易影響投資設廠的動工進度。

中國大陸目前看來,受惠同文同種,加上台商經營多年,仍是石化廠海外拓點首選,不過專家亦提醒,大陸近年不少大型石化廠產能陸續開出,像是今年上半年恆力石化,下半年則預期還有浙江石化、恆逸石化等陸續投產,台商赴當地投資須留意後續將面臨的產業競爭。

MoneyDJ 新聞 2019-07-17 10:28:50 記者林昕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