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生技下市潮恐未歇 產業自強恐必須

特殊學名藥廠安成藥(4180),確定被關聯企業加陳國際以每股72元現金,公開收購,雖較宣布前一天的收盤價出現溢價,但因對照2013年上櫃掛牌價格248元,差距七成,且自2017年後股價都處於低檔,現在收購的時機引發討論,收購後大股東腦袋裡打的是甚麼主意都成為市場近期討論的焦點。

美學名藥界寒冬 安成藥轉型遇天險


安成藥因創辦人是在台灣生技業界有四大天王之稱的陳志明(左圖資料照片),2013年還沒正式掛牌就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當時上櫃價格248元,還創下生技股掛牌的新高紀錄,顯示投資人支持的熱度。

當時公司打的核心技術平台,就是利基學名藥,包含專利尚未到期的P4學名藥或製程門檻較高者,挾「緩釋劑教父」美譽,又有在美國藥業市場兩度創業、兩度高價出場的陳志明,自然被外界高度期待有機會引領台灣安成再創高峰。

無奈時不我予,安成藥掛牌後遲遲都無法轉盈,根據目前的營業費用預估,年營業額要衝到20億元才有轉盈可能,相較去年的8億餘元,是兩倍以上,以當下全球學名藥產業面臨重整,連龍頭TEVA股價都撐不住,近三年腰斬再腰斬看來,難度更高。

在這情況下,安成藥團隊雖然不斷強調會以增加產品深度及廣度,以面對大環境的競爭,但聽在投資人的耳裡,卻是不怎麼悅耳。

價格低?公開收購設定必成門檻?

安成藥在美國學名藥界先天失調下,一年大約8億元(超過5億投入研發)的營業費用,能減肥的也有限,長期追蹤公司的法人或媒體都認同,安成藥在產品線多元化付出的努力,但能抵銷多少來自美國、中國、印度等同業競爭,都是未知數。

相信多數長期追蹤的投資人都認同,安成藥的營運模式,確實有轉型的必要,這次引發討論的是收購的價格與時機,收購的方式等;其中收購的價格,公司去年底帳上現金有超過36億元,約當4個以上的營運周期,算是充裕;而以這次加陳國際最多收購43.57%股權,等於最多拿出不到38億元的現金來看,這個算盤也算打得頗精,加上最低收購門檻訂在5%,若無意外,幾乎沒有失敗的理由。

只是公開收購的價格是否合理?每個人心裡的尺不同,如果以帳上有現金36億餘元來看,現有的產品線(含已取證、研發中)、生產的資產設備甚至是行銷通路到底值多少?相信每個人算法不同,這還回歸一個弔詭的邏輯,就是如果要投資人拿70幾元去買一個可能三、五年內都看不到會賺的公司,多數人都會嫌貴。但如果要把自己手上的持股賣回給大股東,所有有形無形的資產又成了賣方可能想待價而沽的理由。

生技業下市潮早非一家 產業結構問題未解

事實上,自2018年下半年起,產業界的專家就提出警語,要官方注意可能出現下市甚至倒閉潮,確實也是如此,這波生技業界的下市下櫃潮,除了百略(左圖為公司產品)、中美冠與安成藥(4180)算是被併購出場,其餘近兩年就有10家以上的公司下市櫃甚至主動撤櫃,甚至不乏像是生寶集團的瑞寶及生控,因財務的連鎖效應拖垮集團,在沒有券商願意推薦下,黯然退場者。

也就是說,百略、中美冠與安成藥的股東,還算是相對幸運者,持平而論,台灣確實還是有一些在特殊利基領域享有優勢、且獲利及配息都很穩定的公司,比重上可能以醫材業較多,假設與其他產業一樣也有接班問題,或經營團隊自認遭台股虧待,又得不到資源,待價而沽可能也是一個選項。

只是產業更擔憂的,是資金與流動性斷鏈的連鎖效應,直白點說,就是沒有投資人願意再拿錢出來支持,生技公司特別是急需燒錢的新藥公司,如果不能把產品線有效授權出去,唯一的選項就是縮減臨床規模或砍研發人力,假設這樣都沒辦法解決問題,就會出現令產業更憂心的財務缺口。

現金需支應兩個營運周期 堪稱安全

產業的人私下都坦言,今年恐怕還是生技業籌資的寒冬,而台灣的生技資本市場可能不缺「想來我家吃飯」的短線交易客,但「要請他們出錢幫忙裝潢」的策略投資人,恐怕就免談,這個也反應過去幾年台灣投資人在生技業賺錢者算即為少數,很多的財富可能還隨著市值的上沖下洗,一夕蒸發,而又沒有新的投資者或資金願意進來,如此看來,前兩年的下市潮恐怕還沒結束。

過去大家在檢視生技新藥業的財報安全性,現金能支應兩個營運周期,應該算是基礎的安全水位,前兩年還透過國內現增或發行DR等方式募資成功者,危機感較低;另外背後還有願意力挺的富爸爸,至少也還有個最後選項;又或者有些公司可能透過集團內不同子公司的整併,縮減成本費用,也讓財報比較好看,也是短期的因應策略;如果上述三者都無,又找不到好的授權夥伴,即便不下市,也沒有更多資源可以投入,變成殭屍股。

產業汰弱換強加速 自立自強恐必須

從目前的氛圍看來,即便政策像是開了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的一道門,但投資人對風險的意識拉的更高,加上主管機關也很怕再有新的受災戶,對籌資或新股掛牌態度還是謹慎,如此一來,對於沒有短中期可以授權或創造營收項目的公司,不僅掛牌困難,且因IPO的出場道路遭封,前期也更難吸引創投資金的進駐。

要說期望政府拿出甚麼具體牛肉,恐怕緩不濟急,生技新藥公司很難再勉強所有產品線都自營開發,有料者適度授權聚焦品項,應該是不得不的選項,等待產業界的回春;而已有不少廠商將募資的主戰場念頭轉向國外,特別是多數人認同看待生技業價值最能獲得全球共識的美國市場,只是美國分析師更強調分科的專業,能不能拿出吸引投資界的美國故事,恐怕就是關鍵。

MoneyDJ 新聞 2019-03-25 12:34:37 記者蕭燕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