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特稿》IPC廠調配產能因應,仍看好陸內需市場

中美貿易戰紛擾多時,而美國主要訴求在於欲防堵中國大陸2025智能製造計畫,相對對工業電腦(IPC)產業就可說是首當其衝,除了遭加徵關稅之外,市場憂心,後續會使工業4.0需求放緩,企業設備投資觀望,進而對IPC產業成長動能造成影響。

IPC產品是否課稅怎認定?含金量、功能性需改變

IPC廠主要輸出產品,以板卡、系統、整機等為主,而受到中美貿易戰遭加徵關稅直接影響的為板卡以及其他零組件產品,若是直接從中國出口美國,將有關稅稅率10~25%影響,凌華(6166)財務長鄒大智分析,IPC是少量多樣,產品高度客製化,一次訂單可能是三、五十台,生產線天天換,至於在加徵關稅的規避上,則可以有許多做法,例如,凌華將大陸生產的板卡,先輸回台灣,在台灣廠房組裝成”系統”或”整機”後,再出口美國,以規避關稅。

不過,研華(2395)發言人蘇智蘋強調,並非所有產品輸回台組裝後出口至美國,即可避免關稅,例如,如果一張大陸製造的板卡,回台灣只是再加工成半成品,輸出美國仍會被認定為大陸製造,而若是將大陸製造的板卡以系統方式出貨,然該板卡佔整套系統的”含金量”超過一定比例以上,一樣還是會被認定為大陸製造。

蘇智蘋分析,關鍵是要將板卡,做”功能性上的改變”,例如,中國廠區做好一張板卡,配合零組件,回台灣組裝後,成為一台功能性完全不同的產品,這樣就可以規避關稅,「IPC產品相當複雜,有時候報關單怎麼寫,海關怎麼認定,都可能會影響是否被課稅。」

台廠生產據點主要在台灣,研華、樺漢影響估較大

由於IPC產業是少量多樣,且高度客製化,對”技術人才”的依賴度相當高,因此台灣IPC廠商大多數以”台灣”為主要生產據點,相當不同於電子五哥等PC、NB代工廠產能主要以”大陸”為主,也因此,貿易戰對台灣IPC業者多數影響有限,換句話說在因應上,多數廠商是以大陸、台灣做產能調配為主,並沒有大規模擴廠或是轉移生產線的計畫。

像是台灣IPC三哥-凌華,在中國生產輸至美國的部分約佔整體營收8~9%,影響比較大的有26個項目,目前有23個已經從大陸移轉至台灣生產,並調配原台灣生產但並不輸往美國的產品至大陸生產,因此並不需要為此擴增產能,此外,其餘3個受影響項目,亦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能全部移轉完成。

不過,IPC龍頭-研華就受到影響,由於目前公司產能分佈為大陸昆山約占50%,台灣約占50%,而大陸製造銷往美國的產品有可能被加徵關稅,目前北美營收占比約27%,其中大陸生產占3成,因此潛在被影響的營收約為8~9%。

研華公司強調,受影響最大是在中國廠區採購”板卡”的美國客人,因此實際影響營收數字估在5%以下,目前部分客戶轉移生產地至台灣,部分則願意自行吸收關稅成本,也因此,研華在台灣有擴增小規模產能,以因應貿易戰變數,預計最遲今年第二季中旬可以完成。

而過去以大陸富士康生產基地為主要代工產線的台灣IPC股王-樺漢(6414),所受影響也不小,公司去年底法說時曾表示,以去年第四季來看,原先中國製造、銷美會被加徵到關稅的部分,約佔整體營收7~8%,相對樺漢也計畫斥資數百萬美元,返台打造生產組裝產線,降低貿易戰干擾,另外,其目前在墨西哥以及越南也有生產基地。

貿易戰影響致大陸成長放緩?IPC業者:內需市場仍可觀

由於台IPC廠多以台灣為主要生產據點,且在產能調配後,所受影響約僅佔營收低個位數或更少的比重,因此多數廠商受訪時皆表示,對公司目前營運影響不大。

但由於美國瞄準的是阻擋中國製造2025,市場更關心,以IPC產業來看,近幾年大陸市場是成長力道最強的地區,亦是各大IPC廠商投注大量心力開拓的市場,後續若大陸整體經濟成長放緩,將使IPC廠商成長動能因此受限。

惟相關業者認為,中國製造為大陸官方長期推動計畫,不至於因此停擺,且中國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內需市場,研華就鎖定內需商機,包括交通軌道等基礎建設以及工廠升級的需求,並看好在當地市場的表現仍將持續成長;凌華亦認為,目前大陸僅佔營收比重的1/5,今年佔比仍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提升。MoneyDJ 新聞 2019-02-22 09:04:25 記者林昕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