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 Dalio:論國家經濟成敗的原因

本號昨日發表了對全球殿堂級對沖基金BridgewaterAssociates的創始人Ray Dalio的——《經濟如何像機器一樣運行-理解經濟運行的框架》一文的翻譯。今日我們將安信策略對Dalio的第二篇譯文《論國家經濟成敗的原因》(原文首發於2011年6月)發出來,以饗讀者。

作者從數據入手,以長期的歷史視角縱觀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經濟興衰及其變化的成因,為我們提供一幅歷史畫卷,對我們思考當前中國的“大國崛起”這一命題提供一縷獨特的思維視線。

本文研究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占全球經濟比重有何變化以及其變化的成因,自1820年後至今這段時期是關注重點。各國經濟占全球經濟比重的變化是由於長期經濟周期運行的結果,下面將會對此進行解釋說明,不過對於從短期來觀察經濟的人來說顯然比較難關注到這點。

我們首先來觀察主要國家或地區在不同時期占世界經濟比重有何變化,然後再研究其變化的原因。下表顯示自1500年,主要國家或地區在不同時期占全球GDP比重(請瀏覽表格觀察不同占比是如何不斷發展變化的)。

雖然上表中時間回溯至1500年-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八年後,但我們並不會從那時開始,而是從十九世紀中期起來跟蹤各國經濟占全球GDP比重的變化。觀察1820年以後的數據你可能會注意到:

1820年中國和印度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但當它們日漸衰落並且過度負債時,它們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開始下降。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們的經濟和政治地位被崛起的大英帝國取代。

19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初,英國和其他西歐國家崛起成為世界主導力量,同時美國從不發達國家發展成為新興國家。而大英帝國與其他歐洲強國之所以能崛起並占據世界經濟主導地位,這歸功於促進生產力迅猛增長的兩大浪潮,也就是工業革命。

1914-1945年期間,相較其他歐洲國家而言,英國仍有一定獲利但落後於崛起中的美國。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1)歐洲國家的敵對國引發了兩場耗資巨大的戰爭導致這些國家負債嚴重,元氣大傷。

2)富有的歐洲力量日漸衰落。因為英國是這兩場戰爭的戰勝國,所以相比起他們的歐洲敵對國家(特別是德國)仍有獲利;然而由於這兩場敵對國引發的戰爭,戰勝國也變得過度負債,經濟上相對美國也遭受重創。在此同時,得益於其自身良好的生產力收益,美國已然成為一股巨大的崛起力量。

20世紀中期,美國成為世界主要的經濟力量,與此同時,大英帝國走向沒落。這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的後果,因為戰爭帶來的經濟和其他困難主要集中在英格蘭、西歐、日本、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

20世紀中期(也就是二戰結束後的1945-1955期間)到新紀元初期(2000-2010),隨著其他國家經濟恢復,美國占世界經濟比重開始逐步穩定地減少,然而即便如此美國依然是主導力量。從1950年到1970年,日本和德國經過戰後重建,經濟得以恢復。在19701980期間,作為新興國家的拉丁美洲(得益於1970年代大宗商品急速發展)和亞洲四小龍(它們作為有競爭力的生產者和出口者加入世界市場中)相對發展最為強勁。隨後從1980年代至今,中國因進行改革開放並採取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政策,而印度因大力打擊官僚主義並採取開放政策,兩個國家重新崛起。與此同時,美國因生產力增長變慢,競爭力也逐漸變弱,導致過度負債。

目前大約全球GDP的一半(53%)仍由發達國家(美國、歐洲、日本、英國、加拿大、澳洲)生產,其中美國和歐洲各占比例相差不大;另一半GDP(47%)由我們現在稱之為新興國家的國家來生產,其中接近一半來自中國和印度。俄羅斯的生產量占世界總額的3%

我們認為在接下來的15-20年,新興國家的生產量將會佔到世界GDP比重的70%左右,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將各會生產25%12%8%,其所占比重將會和它們在19世紀中期各自所占世界GDP比重接近一致。

自1900後

以前每次文明的興起和衰落需歷經幾百年時間,而近幾百年以來文明周期只需要100-150年左右。這意味著若要觀察幾個周期需要追溯到幾百年以前,這超出實際能力所能及的範圍,所以我們從1900年開始分析。

下表顯示自1900年開始美國經濟占世界GDP比重。圖表數據顯示了二戰期間相對其他多個被戰爭重挫的國家(e.g.歐洲、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美國占世界GDP比重超乎尋常地高,隨後才逐漸回歸較正常的水平。除了因為戰爭使得美國獲得相對優勢的地位,近些年某些國家(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由於其無效的經濟體系和/或官僚政治,經濟復甦速度較正常水平緩慢。

下表顯示自1900年新興國家經濟占世界GDP比重的變化,以及中國占世界GDP比重的變化。如下表所示,新興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其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950年就開始有所增加,而中國所占份額直到1980年才開始增加。

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這些占比發生了變化?

在闡述我們的觀點之前,我們要先做一些重要的聲明並且認為有必要略過雖然在短期內看似重要,而實際上從自上而下的角度研究經濟歷史時卻無關痛癢的眾多事實。需要明確一點,雖然事實歸事實,但是對於經濟發生巨變的成因,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大家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時候,其中一定有部分人是錯誤的,所以不必非得把我們所說的當成是真理。

我們認為之前所述的這些變化通常都會發生,並且可能會在未來數代繼續發生,這是因為:a)國家間基本上是互相競爭的;b)經過相對較短時間(幾十年)後,各種衝擊和巨變(例如戰爭、政治和經濟巨變等)經常會有利於競爭或者導致不利於競爭的暫時性障礙的產生; c)在長期的框架下,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人們會採取各種應對措施來規避這些障礙,直到 d)人們的收入達到他們潛在/均衡的水平,同時 e)競爭力和負債水平的改變開始體現在收入增長的變化上。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不同國家的平均收入會傾向於接近同一水平。因為在一個競爭的環境中,商品、服務和勞動力的需求方不會選擇報價過高的供給者,而會選擇能提供更高性價比的供給者,進而實現勞動率的套利。但是實際上其他條件不可能完全相同。現實中總是有各種差異和障礙,所以收入才會存在差異化。

根據我們的研究,造成收入差異的重大影響因素有文化、教育、經濟和政治體系、儲蓄和投資率、債務和居住地的偏遠程度。貿易障礙和資本管制不利於經濟競爭,而經濟競爭會增加收入。如果這些經濟障礙只是暫時性的(例如戰爭帶來的損害),對勞動力套利的追求有助於消除這些障礙(比如將會有重建)。如果障礙本質上是永久性的(例如文化差異或偏遠地區),即使在非常長的時期內,對勞動力套利的追求也難以消除它們。此外,長期債務周期對驅動這些周期變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當債務相對收入水平較低且處在上升的階段時,這個上升周期是自我加強的,直到債務水平過高無法繼續上升時,相反的周期繼而開始。

綜上原因,當我們發現收入與債務差過大時,必須分辨經濟障礙在本質上是暫時的還是永久性的。例如是否有合理的理由解釋中國人均收入為何只是美國的1/10?同時我們設想什麼樣的變化會導致勞動率趨向一致(例如興建基礎設施、改變法律、引入資本等)並且試著想像這些變化會帶來什麼樣的連鎖反應(例如購買更多的商品、造成更多汙染)以及發生的類似事件。我們認為這便是本世紀巨大投資機會存在的地方。

並非所有重大的變化都源自經濟上的影響,因為並不是所有競爭都是經濟競爭。舉個例子,歷史上的戰爭通常是用於競爭的重要手段,當戰爭發生時,它們一般會阻礙勞動率的套利。

之前的圖表是基於國家人口數量和他們的平均收入,通過觀察平均收入可以了解國家間是如何競爭的。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相對收入。下表顯示自1900年起不同國家人均GDP與最高人均GDP的百分比:

在二戰結束前,英國的人均收入位居第一,其後被美國取代,這象徵著大英帝國的沒落和美帝國的崛起。我們隨後會對此進行說明。

在二戰開始前,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水平一般都是最高收入國家的70%左右。總收入最高的國家一般也是貨幣儲備國,作為貨幣儲備國收入上可以獲利,這點隨後會進行說明。這也是造成其他發達國家與最高收入國家(20世紀中期前的英國和之後的美國)收入存在顯著差距的原因。需關注二戰如何使得其他發達國家收入下降至僅是最高收入國(美國)的40%。在二戰後的25年間,這些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才恢復到正常的70%-80%

在二戰前,日本的人均收入約是最高收入國的25%-35%,其後受二戰影響降低至15%左右。戰後,進入1990年代上升至90%左右。隨後占比回落至約75%左右,與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人均收入處在同一水平。人均收入由最高收入國的25%-35%增長至現在的75%,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日本對外開放的政策,使得它能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

1900年起其他新興國家的人均收入與最高收入國百分比在25%35%間浮動。我們認為這是由於持續較久的結構性障礙所造成的,不同國家各所不同,在此就不偏題一一贅述了。

在過去的110年間,中國的人均收入與最高收入國的百分比從2%上升至18%。而且由於與日本在本質上有著相似的背景原因,中國目前的人均收入增長速度與1950-70年代的日本非常接近。由於偏遠地區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較大,我們認為中國的人均收入在可預見的未來也無法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但是,我們預期中國收入增長率將會保持強勢且在接下來的25年,數億中國人的收入水平將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在過去的110年間,俄羅斯的人均收入與最高收入國的百分比從16%上升至42%,其中在過去的10年裏就從17%快速增長至30%

經歷過五代或更久的長周期後,相對財富和地位就會發生轉變。

自羅馬時期或更早有記載的歷史以來,周期就不斷出現,而且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更為複雜。儘管造成相對收入和地位發生變化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我們認為其中兩個最具影響力的是:1)驅動人們工作、借貸、消費的心理,還有 2)戰爭。這兩個影響因素歷來都會改變國家的競爭力和債務水平,從而使得他們的相對財富和地位發生改變。由於不同的經歷導致不同的心理偏差,而不同的心理偏差又會造成不同的經歷,循環往複。某些普遍的因果關係推動了典型周期循環的產生。稍後將會對我們認為的典型周期進行描述,當然沒有周期是絕對典型的。

典型的周期

我們認為國家發展的周期通常會經歷以下五個階段:

1、在第一個階段,國家處於貧窮階段,人們也覺得自己很貧窮。

在這個階段,人們收入很低,大多數人連維持生計都成問題,因為錢很稀缺,所以他們對花每分錢都很慎重,而且因為儲蓄尚且不足也沒人會借錢給他們,他們也不存在任何債務問題。這些國家尚處在未發展的階段。

有些國家會經歷該階段有些則並不會,文化和地域差別是最大的決定因素,因為這兩個因素會影響人們相互競爭的欲望和能力。舉個例子,中國大部分的人口因相距太遠而無法競爭,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依然如此,所以預測中國主要城市的收入水平未來會接近其他國家主要城市的收入水平是合理的,但若認為中國人均收入在可預見的未來就能趕上美國甚或北京的收入水平,這就不合理了。

這些從第一階段過渡到下個階段的國家,一般會逐步地累積除維持生計所需以外更多的貨幣,同時由於擔心將來貨幣不足,會開始進行貨幣儲蓄。因為它們的收入水平較低,勞動成本也比較低。當這些國家開始參與世界市場競爭時,它們的經濟成長點在於低成本地生產低附加價值的商品然後將其賣給富有的國家。而由於這些國家勞動成本低,一般也會吸引想在低成本國家(前提是政治穩定)生產然後出口給富有國家的公司直接投資。由於有認知風險,這些低成本國家必須提供高回報來吸引投資者。而因為成本效益非常好,它們也確實能夠提供這些高回報。

處於該發展階段的國家,其貨幣和資本市場還比較落後。因此,這些國家的政府將它們的匯率掛鉤黃金或是明顯有相關性的儲備貨幣(特別是某些它們想出口銷售商品的貨幣集團的貨幣),同時這些國家的人民將收入用於支出後的剩餘部分儲蓄起來,進行商業投資,或是購買房產這類固定資產。

在這些國家中有一部分人擁有更多的資金量,同時更具國際化視野,基於安全考慮,他們希望將部分錢投資到國外,所以他們會投資在其認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項目,最典型的就是以世界儲備貨幣計價的政府債券。因為該階段的國民更重視賺錢和存款而非消費,所以政府通常偏好本國貨幣被低估,同時建立自身的存款/貨幣儲備。渡過該階段的進程快慢主要取決於它們的文化和能力。我們稱這些國家為早期新興國家。

2、在第二個階段,國家雖然快速致富,但人們仍然覺得自己貧窮。

在該階段它們表現地與上個階段基本一致,但由於它們擁有更多資金量且仍然偏好儲蓄,因此儲蓄和投資量迅速攀升。由於此時的國民經歷過第一階段連溫飽都成問題的苦日子,在沒有經濟保障的環境下長大,他們對經濟方面依然持保守態度,所以他們仍然 a) 努力工作,他們國家依然 b) 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系,c) 擁有固定匯率,d) 持有大量儲蓄,e) 對生產資料、諸如黃金和房產類的不動產、儲備國的債券進行有效投資。

由於這些國家的匯率維持被低估的狀態,勞動率和中國投資成本較低,所以它們在國際上能保持競爭力。它們的競爭力體現在強勢的國際收支平衡,收入、資本淨值上升速度和負債上升的速度保持一致甚至更快。

在該階段,國家收入和生產率同時迅猛地增長。在早期,收入和生產率保持同步增長,所以即使經濟收入和資金量快速增多,也並不會產生通貨膨脹的問題。得益於快速增長的生產率,這些國家會比其他國家更有競爭力。在這個階段,這些國家的債務相較於收入並沒有明顯的上升,有時還呈現下降的趨勢。因此這是個健康發展的階段。

但不管怎樣,它們最終會過渡到債務增長速度快於收入且收入增長速度快於生產率的階段。由於收入增長很快,各種消費支出需求也隨之迅速上升,但因生產率提高供給雖有增加但依然不足以滿足需求,最後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

此外,除了將本國貨幣與儲備貨幣掛鉤,他們也將利率與擁有收入低增長率和低通貨膨脹率的國際貨幣儲備國掛鉤。這些利率雖然適用於經濟增長緩慢、低通貨膨脹的國家,但對於快速增長、高通貨膨脹的國家而言卻過低。所以這些新興國家的利率相對於它們的通膨和名義增長率太低。這刺激了貨幣和信用的增長,助推通貨膨脹率上升。在此階段的國家會通過改變貨幣儲備來維持它們的固定利率和相關的貨幣政策,直到通貨膨脹/泡沫上升壓力和貿易保護壓力變得過大為止。

以下情況一旦出現表明即將要進入下個階段:a) 生產率增長不足以滿足因收入和支出增長而產生的需求,通貨膨脹率加速上升,b) 債務的增長速度明顯超過收入增長速度,c) 投資過剩,d) 國際收支盈餘。這些情況同時發生將最終促使國家採取獨立的貨幣政策。國家轉而採取獨立的貨幣政策不僅是現實所趨,同時也是贏得的權利。

如之前所述,在第二個階段的國家有基本的國際收支盈餘,這會促使政府提高匯率和/或引導中央銀行降低實際利率(這會加速泡沫和通貨膨脹的擴大),並且/或提高它們的外匯儲蓄/貨幣儲備。當政府想抑制通貨膨脹泡沫時,現實情況會促使它們放棄掛鉤政策並使貨幣升值;同時,貿易失衡引起的國際緊張局面導致發達國家工作機會減少,資金外流(例如1970年美國發生的情況)也會助推這些變化。

能採取獨立貨幣政策同時也是自身贏得的權利,這歸功於上個階段的表現,同時這提高了他們的信譽,可以讓貨幣浮動並讓其升值。每個國家都希望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因為這是管理經濟最強大有效的工具;政府可以根據自身狀況採取獨立的貨幣政策,自行決定如何來平衡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正因為此,任何一個主要發達國家都不會將本國的匯率掛鉤其他國家的匯率。只有相對較小的國家以及新興國家會放棄對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為他們確實對能否使貨幣有效反映它的價值或是否能有效地管理貨幣政策沒有足夠的信心。

在進入到下個階段的過渡期中,該國的資本市場開始被更廣泛地接受,當中國外的投資者共同參與到這個投資繁榮時期,私人部門貸款開始興起,資本也開始形成。

你會發現處於此階段與處在第一階段的差異,他們開展了新城鎮建設,興建了大規模基礎設施,擁有很高的貨幣儲蓄率,飛速增長的收入,以及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任何國家不論大小都能渡過這個階段,而大國渡過這個階段後,通常會崛起成為重大的世界力量。我把這些國家稱為處於晚期階段的新興國家。

3、在第三個階段,國家是富有的,人們也認為自己是富有的。

由於之前對基礎設施、資本商品和研發加大投資提高了生產效率,在這個階段,他們的人均收入接近世界的最高水平。同時,社會心理普遍從 a) 重視工作與儲蓄,以防在經濟不景氣遭受太大影響,向 b) 樂於享受生活的態度轉變。這個社會心理之所以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社會主體不再是那些從苦日子裏挺過來的老一輩,而是沒有經歷過貧困時期的新生代。相關統計數據反映了這種心理變化,諸如減少工作時數(比如一周工作時間從6天減至5天),相對於必需品,休閑品和奢侈品的支出大幅增加等等。

在該階段以及進入下個階段前的過渡期,這些國家變成大型進口國,和作為大型出口國的新興國家有著共生的關係,特別是在低附加價值的產品上。同時,越來越多的商人和投資者在勞動成本低且與自己國家有共生關係的新興國家進行投資以獲取高回報率。此時,它們的資本市場和貨幣發展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吸引了大量的中國外投資者。另外因被公認是安全、可靠的國家,也吸引了保守投資者的資金投入。在這個階段,資本市場發展成熟具有穩健的回報率,投機活動趨於活躍。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加上之前經濟的繁榮人們對投資收益有良好預期,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借貸來支出和投資。

處於該階段的大國通常會成為世界經濟和軍事強國。為了獲取並且維護其全球戰略利益,他們會大力發展軍事。在20世紀中期前,處於該階段的大國通過操控外國政府建立自己的帝國,以便以低成本獲取廉價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來維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自二十世紀中期開始,美國開始實行 “胡蘿卜加大棒” 政策,通過美國 “影響力”,簽署國際協議,於是發達國家不再需要直接操控新興國家政府就能獲得其廉價勞動力和投資機會。

在該階段的國家,地位居世界之首,他們也很享受這個地位。我們把這些國家稱之為早期的發達國家。

4、在第四個階段,國家不再富有,但人們仍然自以為很富有。

這是個加杠杆的階段——負債相對收入不斷上升直到無法繼續。之所以會產生杠杆效應,其背後的社會心理變化是因為經歷過前兩個階段的人們大多相繼去世或者已不再是社會中流砥柱,而那些成長於良好社會經濟環境下的人已然成為新的中流砥柱。他們沒有體驗過貧窮,也就不擔心會發生入不敷出的狀況。因為這些人賺得多花得也多,生活成本變得昂貴,所以實際收入增長緩慢。由於他們不願控制支出,他們的實際收入增長率變低,國家儲蓄率降低,負債不斷擴大。由於消費支出依然維持在高位,所以表面看上去似乎還很富有,但實際上資產負債表已經不斷惡化。

由於對基礎設施、資本產品和研發的有效投資不斷減少,生產效率也日益變低。比起前兩個階段,城鎮顯得老舊,基礎設施也非常低效。國際收支狀況不斷惡化,反映其國際競爭力變弱。他們開始越來越依靠自身的聲譽而非競爭力來填補財務赤字。在此階段,為維護其全球戰略利益,國家通常會加大國防軍事支出,有時很大一部分是用於戰爭。在該階段末期,雖然不是所有國家但是大部分都會產生“雙赤字”——國際收支逆差和財政赤字。

在該階段最後幾年,經濟泡沫頻繁出現。經濟泡沫指的是越來越多通過借貸來購買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這些泡沫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投資者、商人、金融中介機構、個人和政策制定者都認為未來經濟走勢會一如既往一片大好,因而對未來下重注投資。他們錯誤地認為投資大量增多說明經濟繁榮而沒意識到其實是價格變貴了,於是他們不惜通過借貸購買,繼而驅動價格繼續上升並且使得泡沫形成不斷加強的趨勢。

由於其資產升值,使得他們的淨資本和消費/收入水平提高,所以也提升了借貸能力,這便對加杠杆提供了支持,循環往複,直到泡沫破滅。當收入的增長和投資回報最終不足以償還債務時,泡沫就會破滅。央行行長通常在前期太過掉以輕心(i.e.,放任債務增長速度快於收入增長,使得泡沫越來越大),後來又採取貨幣緊縮政策企圖控制局面,最後導致泡沫破滅。泡沫破滅造成的經濟損失會引發國家經濟衰退。

不管是因為戰爭抑或是經濟泡沫,這個階段的特徵就是債務積累的過程,並且最後債務無法通過未遭貶值的貨幣進行償還,導致國家進入下個階段。

我把這個階段稱之為發達國家末期。國家不論大小都能渡過這個階段,但當大國經歷這個階段時,其實就是偉大帝國走向衰落的過程。

5、在周期的最後一個階段,國家通常進入去杆杠化和經濟相對衰退的過程,而他們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在經濟泡沫破滅後,去杆杠化開始出現,私人債務增長、私人部門支出、資產價值和資本淨額處在一個自我增強的負向循環周期中不斷下降。而政府債務、財政赤字和中央銀行印鈔量相應地增加。通過這種方法,中央銀行和中央政府削減了實際利率,提高了名義GDP增長率使其高於名義利率,以減輕債務負擔。但由於實際利率較低、貨幣處於弱勢並且經濟狀況較差,這些國家的債務和權益資產情況不容樂觀。他們不得不開始與處在發展階段早期成本較低的國家競爭。因此當他們的貨幣貶值時,他們很樂意接受。隨著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在此階段的國家對世界的影響力也在不斷下降。

自歷史有記載開始這些周期就已經出現。當然沒有兩個周期是完全一樣的,它們的差別取決於國家的規模、文化和其他綜合影響因素。不管在任何時代,長期經濟周期的基本面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這和生命周期的基本面即人的生命過程並不會隨著時代變遷而發生變化是一個道理。沒有兩個生命周期是完全一樣的,儘管現今的生命周期和幾千年前的有所不同,但這並不防礙兩者的基本面是相同的。

舉個例子,不同時代的家庭,都是父母將子女撫養長大後,子女開始獨立工作然後也有自己的孩子,於是輪到他們開始撫養孩子,然後變老、退休、死亡,這個生命過程的基本面和幾千年前是相同的。同樣地,目前的貨幣體系和以前也有所不同(金幣曾經是唯一的流通貨幣),但當債務負擔過重硬通貨不足時,這便促使發行貨幣方增發貨幣(減少硬幣的含金量),這個周期的基礎面是相同的。

因為這些周期長期來看發展得很緩慢,至少要100年以上,大部分人都感受不到這些細微的變化。本質上也與只能維持數年政權的統治者關係不大。因此,周期並不受誰控制,這是它必然會出現的主要原因。假定人性若能改變,債務的增長不會超過收入的增長,而收入的增長也不會超過生產率的增長,這些周期才有可能完全消失。

案例:大英帝國的興起和衰落

我們用大英帝國的興起和衰落來解釋我們的觀點,不僅是因為可以以它為例來對之前所述的發展階段進行說明,而且還可以反映美國的興起和目前的衰退初期,我們也認為這也將預示中國的興起和隨後的衰退。

縱觀所有歷史,不同的人會把大英帝國的興起和衰退歸咎於不同的原因,請在閱讀我們的觀點時牢記這一點。

大英帝國興起時間一致公認為是18世紀晚期工業革命開始時,其衰退時間則是20世紀中期二戰結束時,所以它的周期經歷了150年左右。人們也公認20世紀中期大英帝國開始衰退,同時美國開始崛起,並且在接下來的60多年一直在全球占霸主地位。但對於這些事件及變化產生的原因則各有說法。

在此我們不是將您帶回到18世紀晚期工業革命的第一次浪潮,而是帶您回到1850年左右。我們認為從那時直到1914年,英國處在之前所述的第三階段;從1914年至1950年處在第四階段;從1950年到1980年左右處在周期的第五階段。我們將會把這些用下表說明。

下表顯示從1860年起大英帝國地理範圍的變化。請注意在1860年至1920年是如何擴大,之後一直到1950年迅速縮小,隨後逐漸瓦解。將此表與接下來顯示相對收入的圖表相比較,你會發現兩者關係是相互影響的。在後面的圖表中,你將會發現它也與被當成儲備貨幣的英鎊相互影響。產生這些趨勢變化的原因我們在描述長期經濟周期時已經進行過相關解釋。

下表顯示自1900年(占比超過60%)起英鎊占國際貨幣儲備比重的變化趨勢。需要注意的是英鎊占比直到1950年止都超過50%,然後在接下來的50年間迅速下降至5%左右。如前所述,當帝國處於巔峰期,它們的貨幣成為儲備貨幣,於是可以超額借貸,而過度的超額借貸最終導致其經濟衰退

如前所述,在周期的第三個階段,當生產增長率和競爭力強勁且債務水平尚低時,其貨幣很強勢並且該國作為國際貨幣儲備國的地位得以加強;然而在第四階段卻發生了逆轉。也就是說,在第四階段由於國家過度舉債,央行加速印鈔,經濟喪失競爭力,這都降低了人們持有該貨幣的欲望。下表顯示英鎊兌換美元和黃金的情況。需注意的是英鎊在一戰發生之前一直保持堅挺與強勢,之後兌美元和黃金就呈現快速貶值的趨勢。

雙赤字的不斷惡化意味著大英帝國的衰退。

下表顯示自1850年起英國經常帳戶和貿易收支平衡的變化情況:

1913年即一戰前,英國經常帳戶擁有大量盈餘,約占全國GDP總額的8%。隨後一直到二戰結束,受兩次世界大戰影響,英國經常帳戶盈餘穩步下降並不斷惡化,最終產生巨大的赤字(約占GDP10%.

在大多數時間裏(1850年起進入良好的上升趨勢),國際貿易逆差,經常帳戶保持盈餘,這來源於持有全球資產獲得的收益(一方面來自殖民地,另一方面來自美國資產,19世紀末從美國獲益不斷增多)與全球運輸和金融交易產生的利潤。

在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外債高築,而且由於殖民地的喪失,經常帳戶盈餘顯著減少。

下表顯示總債務占GDP的比重。請注意有兩個大的上升波動:從1914年起開始上升到1947年達到頂峰,代表大英帝國的衰退期。此外,需注意的是現在的美國與其是何其相似。

下表分別顯示私人和公共部門債務的負債情況。如圖所示,從一戰到1947年間,兩者都呈現上升的趨勢。政府部門債務大量增加是用於籌集兩次世界大戰的經費。

下表顯示自1850年政府預算赤字占GDP比重。政府預算赤字主要會在以下兩種情況迅速擴大:1)去杆杠化過程中。政府支出不斷增加以抵消逐漸減少的私人部門支出;2)戰爭期間。請注意兩次戰爭造成的影響,同時也需注意目前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是自二戰以來最高比重(因為去杆杠的作用)。

從下表中你會發現印鈔使得這些赤字和債務貨幣化。注意最近美國是如何又呈現相似的狀態。

簡單來說,在二戰後英國實際已經破產而美國經濟逐漸走強。所以美國實行了馬歇爾計劃,而大英帝國崩潰後英國開始了長期去杠杆化的過程。下表顯示英國經濟的崩潰以及在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減緩。

英國的去杆杠化如何發生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債務占GDP比重從1947年的400%左右跌落到1970年的150%左右。這是如何發生的?如前所述,在去杠杆化過程中,名義利率必須維持在名義GDP增長率的水平之下(否則即使並沒有增加信貸來滿足不斷上升的消費支出需求,債務占收入比重也會上升),同時實際利率也必須維持低水平,貨幣增長率才會上升,貨幣也才會貶值。下表顯示去杠杆化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如何發生的。因為不同的時段存在略微差異,因此我們將其分為兩個部分:自1947年至1959年,與1960年至1969年。

戰後總負債的減少是因為實施了這些政策使得名義GDP的上升超過了新借款的增幅。由於GDP增長, 1947-1970年通貨膨脹為4%左右,這使得債務占GDP比重降低了2/3,如下表所示。

這同樣適用於政府部門和私人部門。在這段期間內政府的新借款量相對較少,特別是從1947-1960年。造成債務比率變化的原因,詳見下表。

(新聞來源:雲核變量交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