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多雨阻礙收成作業 CBOT農產品收高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三大農產品期貨10月5日全面上漲,12月玉米期貨收盤上漲0.2%成為每英斗3.6825美元,12月小麥上漲0.6%成為每英斗5.21美元,11月黃豆上漲1.1%成為每英斗8.69美元。週線黃豆、小麥、玉米分別上漲2.8%、2.4%、3.4%,因美國產區多雨阻礙收成作業的影響。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12月棉花期貨10月5日上漲0.1%成為每磅76.10美分,週線下跌0.4%;3月粗糖期貨上漲2.4%成為每磅12.63美分,週線大漲12.8%,主要受惠於最大產國與出口國巴西幣升值的帶動。

 

美國農業部公佈9月21日至9月27日的一週出口銷售數據顯示,自6月起的2018/19年度,美國小麥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435,300公噸,較前週以及過去四週均值分別減少34%與8%,其中對巴西銷售90,000公噸。小麥一週出口量(裝船)為317,100公噸,較前週以及過去四週均值分別減少34%與16%,主要出口市場為泰國(55,000公噸)與伊拉克(52,200公噸)。本年度至今,美國小麥出口銷售累計達650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25%,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也減少了30%。

 

自9月起的2018/19年度,美國玉米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1,431,000公噸,銷售增加主要來自墨西哥(527,400公噸)、加拿大(199,700公噸)、秘魯(184,900公噸)與日本(173,900公噸)。8月底結束的上個銷售年度,美國玉米出口銷售年增4%至5,747萬噸。玉米當週出口量(裝船)1,408,100公噸,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390,600公噸)與日本(307,200公噸)。美國是最大的玉米出口國,美國農業部估本年度全球玉米出口量為1億6千萬噸,其中美國佔6千萬噸。

 

自9月起的2018/19年度,美國黃豆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1,521,200公噸,銷售增加主要來自墨西哥(730,400公噸)、德國(135,800公噸)、阿根廷(96,000公噸)與荷蘭(79,500公噸),中國大陸則取消了124,100公噸的訂單。8月底結束的上個銷售年度,美國黃豆出口銷售年減3%至5,638萬噸。黃豆當週出口量(裝船)為720,500公噸,主要出口市場為德國(135,800公噸)、泰國(87,800公噸)荷蘭(79,500公噸)、巴基斯坦(66,700公噸)、與墨西哥(65,700公噸)。

 

自8月起的2018/19年度,美國陸地棉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21,800包(每包480磅),創下本銷售年度以來新低,較前週以及過去四週均值分別減少69%與74%,銷售增加主要來自孟加拉(26,400包)、越南(20,500包)、巴基斯坦(15,700包)與秘魯(12,000包),中國大陸則取消了85,900包的訂單。美國陸地棉出口裝船量為179,700包,較前週以及過去四週均值分別增加29%與20%,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52,500包)、越南(35,100包)、巴基斯坦(12,400包)、中國(12,400包)與孟加拉(11,500包)。美國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國。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8-10-08 07:29:10 記者黃文章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