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MC成川普談判範本!製造回流美國、全球供應鏈遭殃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曾說,美墨加協定(USMC)是美國政策轉彎的經典範例,貿易夥伴應意識到美國強硬態度。接下來,川普政府將以USMC為典範,強烈要求製造業回歸美國,不再為跨國投資的美國企業提供法律上的保護。

華爾街日報4日分析,華盛頓如今在意的重點,是如何以貿易協定對抗扭曲全球商業活動的「非市場」(nonmarket)力量,並藉此對流向美國的產品設立更嚴苛的標準,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也就是說,華盛頓不再希望透過貿易協定,為美國企業打造全球化的供應鏈。

川普本週在揭露美墨加協定時就曾說過,貿易夥伴應把跟美國做生意的機會,視為一項特權(a privilege for them to do business with us)。這也將是美國跟夥伴打造貿易協定的基本原則。未來只有遵守美國遊戲規則(例如保護智慧財產權、調高薪資等)的國家,才能到美國做生意。

9月30日達成的USMC中,川普政府新添了一項條款,指稱若貿易夥伴另外跟「非市場經濟體」(nonmarket economy)獨立敲協議,那麼美國有權撤出。所謂非市場經濟體,指的明顯是中國。這可能會迫使英國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二選一。不只如此,USMC前身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特別為美國跨國企業提供法律保護,但川普政府認定,這些保護反而會促使企業將製造外包、打造全球供應鏈,因此USMC對投資墨西哥的美國企業刪減了保護條款,加拿大方面則完全移除。美國、菲律賓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恐怕是第一個不為美國企業在開發中國家提供法律保護的協議。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雖然科技產品尚未遭到襲擊,但背後的複雜供應鏈,卻可能面臨威脅。台灣、南韓與日本科技廠已紛紛展開撤出中國的行動,以免受到池魚之殃。

英國金融時報9月24日報導,瑞士信貸台灣研究部及區域性半導體部門主管Randy Abrams表示,中美截至目前為止開徵的關稅,雖僅涵蓋約10%的科技產品,然而許多企業擔憂貿易戰惡化、不敢大意,已開始著手將生產線移出中國。台達電(2308)最近併購泰國網路子公司,就是想要有些轉圜餘地,未來能把部分生產線移到泰國。

緯創(3231)內部人士則透露,不少高階管理人員取消了中秋假期,趕著評估在台重啟主機板生產線究竟要花費多少成本。緯創為戴爾(Dell)、惠普(HP)供應的伺服器當中,主機板是在中國中山市製造、墨西哥組裝,成品則出口到美國。部分生產線位於上海的廣達(2382),也備受中美關稅打擊,供應給Google、Facebook的伺服器關鍵零件成本,未來恐水漲船高。集邦科技分析師Mark Li表示,廣達也在考慮是否要把部分生產線移回台灣。

路透社9月23日也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包括SK海力士(SK Hynix)、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東芝機械(Toshiba Machine Co.)、小松製作所(Komatsu of Japan)在7月中美開徵關稅後,就開始考慮是否要將生產線撤出中國。台灣的仁寶(2324)、南韓的LG電子(LG Electronics)也都在各自打算,以免貿易戰惡化。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8-10-05 11:24:07 記者郭妍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