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散戶偏中短線,去年獲利幅度明顯跑輸法人

大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年鑒(2018卷)》,揭示了2017年滬市自然人投資者、專業機構、滬股通等不同參與主體的交易情況。從持倉占比角度看,2017年滬市自然人投資者比例下降,機構比例上升;從盈利角度看,個人投資者、機構於2017年均整體實現盈利,機構盈利幅度則明顯跑贏個人投資者。

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底,滬市自然人投資者持股帳戶數為3934.31萬戶,持股市值共計5兆9,445億元(人民幣,下同),占比21.17%,較2016年底下降2.53個百分點,這已是散戶持股比例連續第二年出現下降。

相比之下,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呈現連續兩年上升,截至2017年底,專業機構持股帳戶數為4.86萬戶,持股市值共計4兆5,294億元,占比16.13%,較2016年底上升0.55個百分點。

另外,自2014年滬港通上線以來,北上資金在A股中逐漸佔據一席之地,2014年至2017年,滬股通持倉占比持續攀升,截至2017年底,滬股通持股市值共計3,322億元,占比1.18%,較2016年底上升0.46個百分點。

而在大陸2017年價值投資風格蔓延的背景下,機構投資者整體盈利幅度明顯跑贏散戶,且兩者之間的差距快速拉大。統計顯示,2017年自然人投資者整體盈利3,108億元,2016年為虧損7,090億元;2017年專業機構整體盈利1兆1,156億元,2016年為虧損3,171億元。

兩者之間的盈利差異或許來源於各自的交易風格,統計顯示,自然人投資者的交易金額占2017年交易總額的82.01%,機構僅占14.76%。由此可見,散戶在日常交易中明顯偏向於中短線交易,機構則更傾向於長期持股。MoneyDJ 新聞 2018-08-30 12:06:46 記者新聞中心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