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銅價瀉18%、恐慌時刻到,賣股訊號亮起

銅廣泛用於各類產品,被視為全球景氣指標,有「銅博士」的稱號(Dr. Copper)。近來銅價自高點狂瀉18%,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認為,恐慌時刻到來,建議減持風險資產。

MoneyDJ iQuote報價顯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價格,3日報每噸6,206美元。和6月7日收盤高點7,332美元相比,暴跌18%。

如果6月7日高點7,332美元,和7月19日波段收盤低點的6,065美元相比,銅價已經暴跌20%,符合熊市定市。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John Dizard 3日發文稱,銅告訴投資人恐慌時刻到了,銅價像鐵塊一樣直線下墜,智利礦場罷工延期、或川普關稅都不足以解釋此種情況。銅價重挫代表風險資產不久後將爆發廣泛賣壓,警告投資人應該出售或減持風險資產。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前夕,銅價曾準確示警,該年年初銅價強健,走勢在年中觸頂後跳水慘跌,股價也在九月開始狂摔。

Gluskin Sheff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指出,要是中國股市沒有大跌20%,也許可以忽視銅價重挫。但是東西方經濟脫鉤的想法是場騙局,中國疲弱一定會牽連美國股市。美國聯準會(FED)最新聲明稿連續五次用「強盛」(strong)形容美國經濟,但是近幾個月聲明稿中,FED都對美國房市隻字未提,房市的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遠超過其他行業,最近房貸申請和房屋銷售都下滑。

銅用於伺服器纜線、引擎、空調等,用途廣泛,被視為有預告經濟走向的能力。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把銅價低迷怪罪於放空,但是近來金屬投機者的避險情緒高漲,眾人減碼出場,銅的空頭部位早已驟降,顯示實情並非如此。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8-08-06 11:51:13 記者陳苓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