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落的裙帶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億萬富翁應該花自己的錢,而不是納稅人的錢

導言

馬斯克最近很忙。

這位億萬富翁正忙於撈美國納稅人的金錢,讓自己變得富上加富。

埃隆·馬斯克,來自南非的科技明星和傳奇人物,SpaceX和特斯拉公司CEO及首席設計師,人類登陸火星和超音速高鐵計劃的追夢者,目前在《福布斯》全球最有影響力人物榜上排名第25位,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53位。從表面看,馬斯克的生涯似乎是個典型的“美國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奮鬥成功的故事。

然而在這光鮮華麗的人生背後,馬斯克向我們極好地展示了,一個頗有天賦的商業天才和技術奇才,是如何從市場企業家蛻變為裙帶企業家的。

 一、兩種致富模式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成功商人一向有兩種致富模式:

第一種模式,就是出創造人們真正想要並願意為之花(自己的)錢購買的東西。我們稱這樣做的企業家為市場企業家。

另一種致富模式,就是創造出東西,無論消費者是否真正情願,也無論產品是否有利可圖,整個過程全由納稅人買單,換言之,花別人的錢替自己想要的東西買單。我們稱這樣的企業家為裙帶企業家(或權貴企業家)。

在後一種模式下,納稅人給裙帶企業家提供萬無一失的保障,帶來一個隻贏不輸的前景。納稅人當冤大頭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包括研發補助、信貸補貼、貸款擔保和財政撥款,賺到大錢歸“企業家”自己,企業虧損甚至破產,包袱甩給納稅人。

無論採取哪種形式,裙帶企業家都會贏,而納稅人都會輸。

不可否認,馬斯克曾經是一位出色的市場企業家。他創建了在線支付公司X.com,用賺到的錢創建了在線內容出版軟體Zip2(另一家盈利公司)和第一個在線版黃頁。X.com最終與Confinity合併,成為取得了巨大成功的PayPal。

這些偉大而迷人的成就,讓馬斯克成為世界上最成功和最勵誌的商人之—,也因此擁有了數量不菲的狂熱粉絲。可以說,他先前的大部分財富,源於創新商業模式以及為顧客創造價值。

之後,馬斯克開始利用他的財富來投資太空旅行、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這些想法也許仍然很棒,直至馬斯克把政府牽了進來。

二、吞噬納稅人金錢

2002年以後,他的一些十分出名的新項目:特斯拉汽車公司、SolarCity公司和SpaceX公司,都嚴重依賴政府補貼。據《洛杉磯時報》2015年文章報導,這三家公司“從政府支持中總共獲得了約49億美元收益。”雖然這些項目靠自身都無法盈利,但馬斯克正在嚐試以“別的方式”讓它們贏利。

1. 特斯拉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的這個主意,到目前為止,在各國都還難以看到任何贏利的前景。當然,花的如果不是納稅人的錢,這一切原本都沒有什麼好非議的。

從美國各級政府那裏,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獲得了種種名目近13億美元的進賬,既有生產端的補助:比如內華達州用於建設汽車電池工廠的補助、聯邦能源部先進技術車輛製造計劃提供的聯邦補貼等等;也包括消費端的退稅: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給購買特斯拉車輛提供的稅收減免,比如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和2,500美元的加利福尼亞州退稅(也就是意味著購買一車特斯拉電動汽車最高可獲10,000美元退稅,當然筆者並不認為這完全不合理)。

購買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客戶,還僅限於非常非常有錢的人。一部特斯拉Model S稅前價格從80,000美元到近115,000美元不等,這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只能仰望的價格。問題是:為什麼政府要給予這麼多補貼,就為了生產一種只有少數富人才能負擔得起的汽車?

雖然目前美國電動乘用汽車保有量呈微微上升之勢,至今年剛剛突破1%,但基本屬於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尷尬狀態。即便一路補貼,特斯拉公司到2015年虧損了1.08億美元,2016年虧損了6.74億美元,2017年虧損了19億美元,2018年一季度單季淨虧7.1億美元。

有人或許要問,特斯拉連續虧損15年,且窟窿越來越大,為什麼市值還能長期堅挺?是馬斯克的粉絲效應還是市場失靈嗎?當然不是。精明的投資者在特斯拉市值問題上,是把它所能獲得的“政策紅利”的現值也考慮在內的。

隨著近期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步入尾聲,電動汽車行業或會走向銷量猛跌的慘況,特斯拉幾乎難逃一劫。《亞洲評論》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去年11月,僅僅在香港取消電動汽車車主稅收減免幾個月後,特斯拉銷售額近乎跌至零。同樣的事情在美國發生也只是時間問題,特斯拉的7,500美元聯邦稅收抵免預計很快會被逐步取消。事實上,特斯拉在美國股市中已經開始轉為最大的空頭。

2. SolarCity

SolarCity是特斯拉公司購買的一家生產太陽能設備的公司

SolarCity也一樣獲得了大量聯邦贈款和稅收優惠,此外還有州和地方財政補貼。這些財政優惠都意圖給太陽能帶來一種“人造”需求。

SolarCity先前由馬斯克的兩位表兄負責經營。馬斯克在任SolarCity董事長期間,從聯邦和地方政府那裏獲得數十億納稅人補貼。但錯誤的市場預測導致不可阻擋的連年虧損。SolarCity儘管業務不斷擴張,自詡為行業領導者,但如果沒有政府補貼的大力扶助,是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的。

最終,為避免公司破產和損及馬斯克公眾形象,特斯拉在2016年把SolarCity這幅爛攤子全盤接收過來。2016年8月,特斯拉宣布以全價26億美元合併收購這家巨虧公司,當年11月完成了收購。整筆交易的條件達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特斯拉股東們被迫吸入了一家失敗的燒錢公司。

馬斯克借助他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之間良好的“私人關係”,獲得紐約州授予的至少7.5億美元的納稅人資金。該州還替SolarCity建成一家工廠,而每年僅需象徵性支付1美元的租金。SolarCity獲得這個廠房,尚未用到州政府7.5億美元撥款及1.5億美元啟動資金。不僅如此,每購買一塊太陽能電池板,聯邦政府還會補貼30%。

即便如此,也無法挽回該公司的頹勢。而且這筆收購,還讓特斯拉公司背上了29億美元的債務,令其糟糕的財務狀況進一步雪上加霜。

3. SpaceX

SpaceX是馬斯克名下一家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的公司。其願景是為了徹底革新太空技術,以便讓人類能夠殖民外星。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SpaceX的確是一家頗具創新和執行能力的公司。這家公司不僅完全靠自己研發和製造了火箭,還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技術成就:兩度成功回收了火箭。這意味著火箭可以重複使用,使航天發射成本大幅降低。

在SpaceX進入以前,美國利潤豐厚的航天發射市場,由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獨家壟斷。SpaceX給出了更低的報價,減少了發射成本。然而,由於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使用的是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隨著美國對俄實施的商業制裁,今後這一市場,可能要暫時完全由SpaceX來壟斷。

SpaceX在接受政府饋贈方面可謂大小通吃、來者不拒。德克薩斯州州長裏克·佩裏撥款2000萬美元,為SpaceX公司修建了一座航天發射場,和SpaceX先前獲得的NASA和美國空軍超過55億美元的政府合同相比,隻算是極微小的數目。

有人認為,鑒於政府是大多數航天項目承包商的最大客戶,這也許看起來不是什麼太大問題。馬斯克儘管靠政府慷慨賞賜為生,但“成功”執行了讓消費者受益的偉大創意。

問題依然是,馬斯克早就是個超級億萬富翁。他如果認為殖民外星球是個有利可圖的想法,那麼就應該像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那樣自己出錢,或至少讓那些為他高唱讚歌的粉絲替他出錢,而不是讓納稅人被迫為這些昂貴而風險極大的實驗買單。在政府連平衡預算都難以做到的情況下,為什麼納稅人要補貼一家專門從事商業太空旅行的公司呢?

更何況,到了去年夏天,這種表面上的成功,也開始出現了崩潰的徵兆。SpaceX的賣點一向是:它的火箭發射比競爭對手便宜,但據最新報告,SpaceX不久以後就會有50%的驚人漲價。而SpaceX公司表示,它提價的原因在於,“運載再供應任務取得多年經驗之後,公司對所牽涉的成本有了更好的了解”。這不過意味著它以往的承諾過了頭以至於現在無法兌現,這在政治領域裏是極為典型的。近幾個月,人們還發現SpaceX火箭的可靠性遠低於競爭對手。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國防部監察總長和NASA航空航天安全谘詢委員會的報告描述了SpaceX的安全問題清單,其中包括33個重大不符合項。

 三、總結

看到本文以前,不少人也許曾經認為,馬斯克驚人財富的積累,是堅持了自由市場原則的結果:政府任商業活動隨意開展,不插手私營企業經營,讓天才企業家自由發揮才能。然而,上述大量事實表明這完全是種假象。我們至少可以數出馬斯克及其權貴企業帶來的五點禍害(遠不止是弊端):

1. 剝奪了消費者選擇權,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有人會辯解說“大眾確實需要這樣的產品,政府對此做出些傾斜也不為過。”然而嘴上說需要的人在現實中真的會為這些產品掏錢嗎?如果消費者真的買賬的話,特斯拉電動車、SolarCity何至於這樣一虧再虧?這實際上不過是打著為了消費者好的幌子,由政府來指定市場贏家。

2. 破壞風險投資的市場機制。市場本身能夠且早已發育出了投資者自擔風險及分散風險的良性風投機制,以保障未來遠大項目獲得自願資金。而由政府來為風險投資提供保障則顯得異常笨拙,在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是如此,無論太陽能電池還是電動汽車,最終讓人看到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泡沫。

3. 讓納稅人陷入不利境地。如果這些被政治家相中的公司最終獲得了成功,投資者將拿走投資利潤;如果失敗了,一切後果由納稅人承擔。對於裙帶企業家來說,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4. 加速了財富向富人的轉移。政府對特斯拉這種百公裏加速僅需2.5秒的豪華電動汽車的支持,“不過是幫助那好萊塢有錢人(…)把自己的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汽車升級為純電動汽車,或幫助他們把自家豪宅的屋頂變成宣傳自己熱愛環保的告示牌”。

5. 起到了極壞示範作用,助長了尋租行為。企業家為了取得馬斯克式的成功,就會像安蘭德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裏所描寫的惡棍那樣,把更多精力花在巴結政府官員而不是滿足消費者。

唯一拯救納稅人、結束以上禍害的出路,就是民眾開始意識到羅斯巴德的警告,亦即政府“建立這樣的‘夥伴關係’(…)不過是為了某些受政治家偏愛的商業公司和團體的利益”,奮起取消所有對特權企業及個人的財政補貼,無論是在電動汽車、綠色能源、太空探索還是別的什麼領域。

馬斯克被多家智庫評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典型的“裙帶資本家”。這當然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哀,也是整個體制的悲哀:政府的干預體制正在將我們當中頭腦最傑出的人才收入麾下。馬斯克這個一度熠熠生輝的科技明星,已搖身變成吞噬納稅人血汗錢的駭人怪獸。

作者:禪心雲起;來自:私產經濟學與倫理學;編輯:撲克投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