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危情時刻:牛市還是熊市,30天裏決定!

眼看四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就這樣結束了,對於一些浸淫港股多年的老玩家而言,或許意味著又一個“五窮六絕七翻身”輪回要來了。

自1609年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經驗主義便開始在證券市場上大行其道,甚至將其稱之為一門學科也毫不為過。

就像哲學上,唯理論與經驗論長期爭鬥一樣,主張一切知識來源於經驗的哲學,在港股有著自己的表現方式——比如說各種俗語的誕生。

按照經驗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英國人大衛·休謨的理論,人的認識不過是對感覺經驗的複製,而在感覺經驗中卻很難找到任何有關客觀外界事物的本質、作用和規律性的東西,客觀真理的存在則是人堅定信念的表現方式,所以,真理也不是客觀、必然的。

“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誕生,恰好是對大衛·休謨理論的一種驗證。

1980——1990年代的香港股市有一個傳奇故事:當時經濟分析員在參考歷年香港股市升跌後得出一個結論,即股市在每逢5月的時候都會開始跌市,到了6月更會大跌,但到了7月,股市卻會起死回生。

此後這個“預言”接連數年都會出現,使得不少股民都對這個傳說深信不疑。以致於到了1990年代的中後期,不少人以各種方式來預防這現象,包括在踏入5月之前,把手上的高價股票賣出,並於6月之時大手購入各種低價的優質股票。

雖然在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這個名詞提起的人逐漸變少,但是在不少港股老玩家腦海裏,它仍舊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因為從恒生指數月度漲跌幅數據總結來看,2005年之後硬套能套用上的年份也確實不在少數。

1525093247912577.png

這就使得這句集歷史經驗之談且朗朗上口的總結,在當今這個發朋友圈都要翻黃歷的年代,依舊能有不少的信奉者,就酷似中國老一輩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撇開歷史經驗總結不談,2018年3、4月的港股市場,在動盪的國際形勢影響下確實有著不小的波動,面對即將來臨的五窮月,又該要注意些什麼呢?

五窮月該注意點啥?

市場情緒化態勢加劇,價值堅守者此時或要做出一些讓步。據了解,近期不少價值堅守派的大咖認為,這個時間節點的市場並不適合他們,表示要休整一段時間;反而對事件敏感度高的波段交易者,於近期的收獲頗為不俗。

其實看市場走勢也能體會一二,不久前晶片國產高呼聲下相關個股暴漲後的啞火,以及地產、建材板塊在擴大內需影響下的曇花一現,原本大家提及港股市場就想起的理性,仿佛正在消散,事件影響的情緒,呈現明顯放大趨勢。

眾多繁雜短期影響當中,藏雷區最多的還屬貿易戰事件。雖然目前中美貿易戰未開打,但如果雙方管理不當,是有可能逐步升級的。據了解,按照程序,美國貿易代表處在15天內公布加稅的產品清單,之後有30天徵詢公眾評議,美國財政部將在60天內出台方案。

從中美的貿易結構看,中國主要對美出口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包括家電、電子)、紡織服裝、家具燈具、玩具鞋帽等,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為中間產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飛機、汽車、集成電路和塑料製品為主。

事件初始,在大家一致認為川普就是打嘴炮的時候,中興禁芯事件一下子戳醒國人,也似乎在告訴市場,貿易戰或許並不會停留在嘴上。

而國產晶片概念股票在暴漲後的啞火,也讓前些日子明顯有點上頭的投資者認清了技術差距過大的現實,晶片國產化概念的個股崛起之日並非會一帆風順。

同一時刻,從美國派出來華商談貿易問題的團隊看,貿易戰磋商形勢並不樂觀。據了解,5月初將參與貿易問題磋商的美國代表有: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以及貿易顧問納瓦羅。

總體來看,本次美國談判團隊以對華鷹派占據主導,談判核心的萊特希澤和納瓦羅在貿易領域的意見,頗受川普的重視,而且他們還是對華“301調查”以及重談北美貿易協定的直接實施人。

核心之一的萊特希澤一直都是對華鷹派,他曾指責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讚揚雷根的保護主義,建議美國應對中國提起更多訴訟。他與川普理念相近,均主張對不遵守貿易規則的國家增收關稅,對中國的“301調查”是他在2017年8月提出,並全權負責調查。

異常強硬的納瓦羅,也是鼓吹中國威脅論的徹底鷹派。在《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與《致命的中國:直面巨龍》中,他大力宣揚中國威脅論。據報導,納瓦羅在所有的經濟領域,都希望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更認為美國同意中國加入WTO是最大的錯誤之一。

庫德洛則在被任命為首席經濟顧問之後,表示支持川普對鋼鐵和鋁的關稅措施,他指出中美之間貿易衝突的根源是中國不遵守貿易規則。

姆努欽雖然對華貿易態度比較溫和,但不久前他才表示對中美兩國在實施任何關稅之前達成協議持“謹慎樂觀”態度。

因此從美國派出的談判團隊來看,談判結果其實並不能過於樂觀。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說貿易戰一定會升級,進出口影響較大的行業一定會受波及,但是有著短期改變甚至逆轉行業形勢的風險因素在,提前做好預防措施還是必要的。畢竟俗語說得好,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我窮。為了防止此類可怕的事情出現在自己生活中,該謹慎還是要謹慎的。

五窮月還能搞點啥?

貿易戰陰影下,不僅影響相關進出口企業,還對中國整體經濟增速產生了一定影響。據了解,對中國而言,2017年中國經濟的復甦很大程度上與出口的改善有較大關係,中美貿易戰可能影響中國出口增速下滑,影響經濟總量。

由於中國2018年全年經濟增速目標為6.5%,雖然一季度增速達到6.8%,但根據數據顯示,淨出口貢獻率為-9.1%,相比於2017年的9.1%來說有大幅下滑。

這就是為什麼要在“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更加錯綜複雜”下,“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而“加快調整結構和擴大內需”是重中之重的目標。

雖然將擴大內需的方式定義為調整結構,但是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內需結構轉換並不可能立即生效,相反對於近在眼前的貿易戰風險而言,如果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並不排除地產、基建監管政策部分鬆綁的可能,所以不管怎樣,基建、地產相關板塊還是有一定追蹤價值的。

傳統PPP項目類別增速上升,基建回歸並沒有市場預期那麼差。據了解,2018年4月新增入庫項目441個(6505億元)中,交通運輸、市政工程、城鎮綜合開發3個行業金額最多,分別為1907億元、1876億元、1283億元。4月淨落地項目71個(1564億元),截至4月末落地率提升至47.6%。

目前來看,PPP入庫和推進已經逐步回到常態化軌道,基建涉及相關龍頭個股依舊有關注價值,如中國鐵建(01186)和中國建築國際(03311)等;而政策一直偏向的環境類民企龍頭則有東江環保(00895)。

blob.png

地產內生動能仍在,就缺一手資金監管放鬆。據了解,由於房地產銷售和房地產到位資金前期表現均較好,而棚改投資的總量、結構和可持續性都比較樂觀,再加上2017年交易旺盛的土地推高了今年土地購置費用,也增強了地產之後的內生動能。

其實2018年房地產投資預期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監管對資金獲得形成的壓制。從間接融資看,今年銀行對房地產行業的信貸明顯收緊,同比增速低於3%,大幅低於去年同期;從債券融資看,地產債的資金用途嚴格化,以項目建設為目的融資更加困難;而從發債規模數據同樣反映出房地產發債融資已經束手束腳了。

然而從最先4月17日央行實施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其後4月27日資管新規正式稿比預期還有所寬鬆來看,政府並不希望中期信用(包括債券、貸款、商業賒購款、貨幣、存款餘額的合計)過於緊縮。

所以綜合來看房地產板塊的故事也沒那麼快結束,而超預期寬鬆的資管新規落地,對於銀行、券商、保險中個股龍頭來說也是長期的利好,同樣可以追蹤關注。

綜合來看,避開貿易戰可能的雷區,加強對短期事件的敏感度,選取防禦性較強、政策利好度高的板塊,或是為即將來臨的“五窮月”要做好的準備。

本文來自:智通財經;作者:江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