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申失業救濟人數有夠低、希拉蕊為何還是輸?

美國上週(截至11月5日為止)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減少11,000人至254,000人、低於市場預期的26.0萬人。四週移動平均值增加1,750人至259,750人、此前一週平均值上修250人至258,000人。

最新數據意味著,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已連續88週低於30萬人、創1970年以來最長紀錄。

截至10月29日為止當週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一週增加18,000人至2,041,000人,此前一週下修3,000人至2,023,000人。4週移動平均值減少2,250人至2,039,500人、創2000年7月1日當週(2,036,500人)以來最低,此前一週平均值下修750人至2,041,750人。

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數據似乎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好到令人讚嘆的地步。如果真是如此,為何川普(Donald Trump)有辦法靠著一群可悲的人(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見圖)用詞)入主白宮?

美國10月民間勞動參與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LFPR)自9月的62.9%降至62.8%、僅略高於2015年9月的62.4%(1977年10月來最低水準)。

美國10月不在職場(Not in Labor Force)人數報9,460.9萬、創1975年開始統計以來次高紀錄。

為數眾多的美國人離開職場,導致失業率、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嚴重失真,因此普羅大眾薪資才無力追上房租、醫療費用漲幅。

美國10月民間整體時薪平均年增幅自9月的2.7%升至2.8%、創2009年6月(2.9%)以來最高升速。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美國10月民間生產和非管理職勞工(占非農受薪階級職員八成比重)的平均時薪年增率自2.7%降至2.4%

作為對照,美國9月醫療用品相關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5.2%、創1992年12月以來最大漲幅,醫療服務、住房相關CPI分別年增4.8%、3.4%。

美國9月實質可支配所得(Real DPI)年增率自8月的2.3%降至2.1%、創2014年1月以來最低升幅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6-11-11 08:20:23 記者賴宏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