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道瓊登歷史高!銀行工業股嗨 科技金礦股哭


川普(Donald Trump,見圖)意外勝選、激勵大型銀行和工業類股走強,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也在睽違三個月後、重新登上歷史收盤高,但川普揚言築起貿易壁壘、卻衝擊科技類股走軟,使那斯達克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雙雙收低。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11月10日終場上漲1.17%(218.19點)、收18,807.88點,在睽違三個月後、首度創下歷史收盤高。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8%(42.27點)、收5,208.8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2%(4.22點)、收2,167.48點,創9月30日以來收盤新高。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12%(17.5點)、收806.09點。

先前抨擊藥廠坑錢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敗選,讓生技類股展開反彈行情。最能代表生技業表現的美國那斯達克生技類股指數(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簡稱NBI)9日跳空狂飆8.98%之後,10日續漲1.6%、收3,031.79點,創10月5日以來收盤新高。

川普先前痛批「Dodd-Frank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使金融類股成為川普勝選的受惠族群。另一方面,長天期公債殖利率續飆,使殖利率曲線變陡峭,也讓銀行業者受惠。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分別勁揚4.11%、4.64%。20161111-dji

營建、鋼鐵、工業類股在川普宣示進行基礎建設、在美墨邊界築起高牆的帶動下續漲。美國最大豪宅營建商Toll Brothers, Inc.、鋼鐵業者AK Steel與全球最大推土機與挖掘機廠商Caterpillar Inc.分別勁揚6.44%、5.64%、2.47%。

市場猜測川普應會實施一連串經濟刺激政策,可能令美國債台高築、通膨逐漸增溫,則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連續四個交易日飆高。MarketWatch報導,Tradeweb報價顯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9日狂飆20.3個基點後,10日又勁揚4.9個基點至2.118%,創1月11日以來新高。

不過,科技類股卻逆勢走軟。分析人士指出,川普揚言築起貿易壁壘,可能會衝擊跨國科技業的海外營收,而在川普執政下、移民管制恐怕會更趨嚴格,也讓經常雇用海外人士的科技產業心生疑慮。

華爾街日報報導,Synovus Trust Co.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Daniel Morgan說,移民美國原本是科技業吸引並留住人才的重要誘因。

蘋果(Apple Inc.)、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Amazon.com)10日走勢疲軟,分別下挫2.78%、2.9%、3.84%,而超微(AMD)更重挫9.29%。

美國各地已出現抗議川普當選的人潮、加州甚至揚言脫美,使緊張氣氛略增。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用來衡量市場恐慌氣氛的波動率指數(VIX)9日暴跌23.27%後,10日小漲2.5%、收14.74點。

另外,美股在川普當選後並未如分析師預期般重挫,使避險需求大為降溫,再加上美元指數在聯準會(Fed)12月升息的帶動下走揚,使金價下滑至兩週低。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12月黃金期貨10日下跌0.6%、收1,266.40美元,創10月24日以來收盤新低,已連續第4個交易日走軟。

MarketWatch報價顯示,追蹤美元兌一籃子6種主要貨幣的ICE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簡稱DXY)10日上漲0.24%、收98.86點。

1992年替索羅斯(George Soros)量子基金策動放空英鎊交易、大賺10億美元的主謀者Stanley Fruckenmiller 10日在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他已在11月8日美國總統大選日當天,賣光所有黃金部位,因為過去幾年來持有黃金的理由、似乎都已消失。他認為,各國央行的貨幣刺激政策即將收回,而他對美國經濟的成長前景也感到樂觀。

全球產量最大的金礦商加拿大巴瑞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全球市值第三大的金礦商紐蒙特礦業公司(Newmont Mining Corp.)分別重挫8.58%、6.37%。

在個股消息方面,barron`s.com 10日報導,BlueFin Research Partners 10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調查顯示,高通(Qualcomm)、Nvidia最近數日的訂單突增,使台積電(2330)的產量跟著攀高。該證券指出,高通在台積電下達的數據機訂單增加,而英特爾為iPhone打造的數據機產量也同步上揚。不過,台積電ADR終場仍下挫3.76%、收29.44美元。

MoneyDJ 新聞 2016-11-11 07:37:21 記者郭妍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