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投資人看到黑影就開槍?外資:靜待抬價疑雲散去

學名藥廠涉嫌聯手哄抬價格、傳出美國司法部要查,消息傳來衝擊美國生技類股慘跌。匯豐(HSBC)認為,司法部調查的名單尚未出籠,在事態明朗化前,建議投資人最好先觀望再說。

barron`s.com 4日報導(見此),匯豐分析師Steve McGarry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司法部的調查對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和投資人來說,等於是一大不確定性因素。

報告稱,美國藥價飛漲的問題,在總統大選前,成為政治人物熱愛的話題,而加州阻止藥價飆漲、要求賦予州政府更多議價權力的「61號提案」(Proposition 61)也會在大選日當天(11月8日)進行投票,這些原本就讓生技製藥產業和類股備感壓力,現在司法部還來攪局、學名藥廠可能因壟斷價格被告,在諸多利空打壓下,生技投資人很可能會「看到黑影就開槍、之後再來問問題」。

對投資人來說,所有學名藥廠如今都有嫌疑。McGarry表示,雖然司法部是針對特定的學名藥廠或某些製藥業者的學名藥部門,但投資人不太可能輕信有哪家學名藥廠能躲過查緝。因此,他認為,在司法部調查案明朗化之前,學名藥的相關類股,可能會繼續面臨壓力。

加州的「61號提案」要求,藥廠在加州制定的藥價,不得超過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的處方藥。聯邦法令規定,退伍軍人的用藥須比藥品標價打折至少24%。

加州因為買藥的人口眾多,因此具有相當不錯的議價能力。分析人士則認為,即使61號提案在全美50州都獲得通過,大型製藥廠的每股盈餘大約也只會削減2-3%,對財務的衝擊不大,但在新聞的炒作下,勢必會對生技類股造成壓抑。

不過,部分專家依舊認為,政客只靠口水就想壓制藥價,有點異想天開,真的立法執行其實困難重重,估計等到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生技類股就會利空出盡、止跌反彈。

CNBC 10月24日報導,Susquehanna分析師Stacey Gilbert指出,生技股目前緊盯的明顯是美國總統大選,假如希拉蕊勝選且民主黨在眾議院大獲全勝,那對生技類股來說顯然相當不利。

然而,眾議院遭民主黨全面把持的機率其實並不高,她預估生技類股未來幾週有望強彈3-5%。相反地,假若民主黨真的在眾議院贏得多數席次,那麼光是這個利空就可能讓生技股續崩9-11%。

 

富蘭克林股票團隊資深副總裁暨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麥可羅(Evan McCulloch)則認為,限制藥價的議題都只是選舉的手段而已,美國政府不太可能過度干涉健康照護體系的訂價機制。

麥可羅10月18日在官網貼文指出(見此),候選人參選的目的就是在勝選,而藥價是近來最熱門的議題,被政客緊抓不放實在意料之中。候選人提出要對處方藥每月自付額設定上限、並從國外進口藥品等意見,都還未立法。事實上,目前也不清楚下屆總統上任後,是否真會把藥價議題排進政策議程。

舉例來說,今(2016)年美國已有某個政府機構,曾嘗試改革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對醫師、門診病患的給付機制,希望能藉此去除給予病患高價藥品的誘因,讓大家改用便宜的學名藥。然而,這項提議卻立刻遭到病患和醫師強烈反對,就連民主黨、共和黨的政客也一同抨擊,整個改革方案最後無疾而終。

因此,麥可羅認為,呼籲大家共同修改定價機制,雖然是很好的選舉語言,但等到真要改革並使病患受到影響之際,變革就立刻失去魅力。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6-11-04 14:55:47 記者郭妍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