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爆客戶抽資金 同業大裁員!梅克爾將被迫紓困?

LONDON, ENGLAND - SEPTEMBER 05: A general view of Deutsche Bank on September 5, 2011 in London, England. Shares at Deutsche Bank fell by nearly 9 per cent today after news emerged that it was one of several banks currently being examined by the Serious Fraud Office, to determine whe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raudulently misrepresented asset backed securities deals to clients in the UK. (Photo by Dan Kitwood/Getty Images)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日前傳出遭美國司法部重罰140億美元、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引起多方關注,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已經言明不會伸出援手,市場憂心忡忡。週四(9月29日)最新消息傳出,德銀部分客戶已決定抽回資金,無獨有偶,德國第二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也在同一天宣布重整、大砍兩成人力,不少人擔憂,德國當地的銀行危機已有擴散跡象,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引爆金融海嘯的事件恐再度重演。

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電29日報導,消息人士傳出,Magnetar Capital LLC等部分避險基金客戶對德銀的財務狀況愈來愈擔憂,有些人決定撤回存放在德銀的證券和現金,也有人減少了跟德銀的交易次數,甚至有人同時執行了兩個動作。(見此)

消息指稱,德銀高層和業務人員正在盡力安撫投資銀行與財富管理客戶的情緒,堅稱股價的波動,對德銀的運作完全沒有影響。

稍早美國另一家重量級媒體就已傳出,內部文件顯示,部分德銀客戶已在本週將衍生性金融商品移往其他行庫。消息傳來衝擊德銀在美國掛牌的股票在29日重挫6.67%、收11.48美元,創歷史收盤新低。(見此)

對此,德銀特地發布聲明,指稱客戶都是全球最具經驗的投資人,這些客戶應該都對德銀穩健的財務狀況、當前的總經環境、德銀跟美國的訴訟過程和公司策略的執行進度有充分了解。

路透社29日報導,有「新債券天王」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在接受專訪時警告,市場會繼續壓低德銀股價,直到政府被迫提供紓困為止,到了那一天,德銀股價有望在一分鐘內暴漲40%。他建議,投資人現在應該盡量避開德銀,因為整個問題太過複雜、難以分析清楚,近來市場的疲弱走勢看來還沒結束。

德銀美國掛牌股票的市值如今已不如社群網站Twitter Inc.。Yahoo Finance統計顯示,德銀市值在29日萎縮至157億美元,不如Twitter的161.1億美元。

不僅如此,德國銀行的財務危機似乎有蔓延跡象。華爾街日報、Zero Hedge、路透社等多家外電報導,德國第二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29日宣布,該公司打算進行重整,計畫包括裁減近1萬名全職員工、相當於總人力的20%,且至今(2016)年底為止都不再配發股利。本次重整的成本約達11億歐元(相當於12億美元),預計第3季將認列7億歐元的損失。

與此同時,德國商業銀行還打算同時聘請2,300名新員工,把內部流程數位化列為重點職務。因此,該行的員工人數共計只會減少近7,300人。另一方面,投資銀行部門的交易活動也會減少,以便降低盈餘的波動度、控管風險,進而釋放資本,目標是在2020年將核心第一類資本適足率(core Tier 1 capital ratio)從今年底的12%拉升至13%以上。

知名財經專欄作家Matthew Lynn就直言,德銀財務岌岌可危、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又搞不清楚狀況,情況跟2008年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真的很類似,再這麼下去德銀遲早要崩潰,歐元區也會隨之瓦解。

Lynn 26日、28日分別在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MarketWatch撰文指出,自2008年之後,投資人就誤以為,假如一家對金融系統非常重要的銀行陷入困境,政府就一定會介入為之紓困。若德國讓大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那麼德銀的投資人肯定會立刻棄船逃生,重演2008年金融危機。德銀雖然還不到面臨擠兌的慘況,但距離也不會太遠了,有鑑於此,德國政府必須立即介入,以免德銀爆發信用危機。(新聞見此)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6-09-30 09:12:55 記者郭妍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