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晶:併購案評估中,考慮移廠至東南亞避美國重稅

MoneyDJ新聞 2015-02-09 13:24:05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太陽能產業整併潮再起?彭博社9日報導,昱晶(3514)打算透過併購競爭對手、客戶或供應商的方式,在供給過剩的產業環境中力求生存。

昱晶財務長潘蕾蕾(Lay Lay Pan)6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業界產能過剩,讓規模較小的業者難以用定價、品質來與對手競爭,而昱晶除了太陽能電池這個核心業務外,還需要增加對供應鏈的參與度。她並表示,昱晶考慮把廠房自台灣移出、地點可能會選在東南亞,以便因應美國對中國、台灣太陽能業者課徵懲罰性關稅的判決。

潘蕾蕾預估,今(2015)年太陽能面板的總需求量將從去年40-45 GW(十億瓦)攀升至50-55 GW,但昱晶不會急著擴充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因為日本、美國遭遇大雪,將讓第一季的產品售價面臨壓力。


 

昱晶在台灣的競爭對手早已開始整併的動作。茂迪(6244)去(2014)年12月宣布與聯電(2303)子公司聯景合併,併購價碼達新台幣20.6億元。另外,新日光(3576)也已在2013年併購了台達電(2308)子公司旺能(DelSolar)。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在1月21日分別以5票贊成、零票反對以及4票贊成、1票反對分別確認中國、台灣銷往美國的太陽能產能的確傷害到美系製造商。美國商務部在此之前已經宣佈中國業者將面臨最多165.04%的反傾銷稅、多數中國廠商將面臨平均為52.13%的反傾銷稅;台灣業者面臨的反傾銷稅率則在11.45-27.55%之間。ITC 21日的終判意味著上述反傾銷稅將正式生效。

不過,GTM Research分析師Shayle Kann當時在接受彭博社訪時指出,ITC最新決定的衝擊力道將不如先前的判決、因為太陽能產品關稅早已達到過高水準,幾乎沒有廠商將可能面臨新關稅的產品銷往美國;ITC的決定事實上不會改變任何現狀。普及型太陽能產品聯盟(CASE)反對針對進口品課徵關稅。CASE會長Jigar Shah說課稅只會增加太陽能產品價格,美國、中國以及台灣應該就關稅進行協商找出解決方案。

150209-3514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d1c16003-df6b-423d-a8b6-59199760b0af&c=MB010000#ixzz3RE1DoJqE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