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摩齊唱多:歐股進場良機到 表現落後之勢將反轉

中美貿易戰重創仰賴出口的歐洲國家,歐元區成長陷入停滯,過去兩年來的歐股表現持續落後美股。但是許多外資齊聲表示,此種情況即將改變,現在或許是進場歐股的完美良機。

MarketWatch報導,FactSet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以來,美國標普500指數的總報酬達15.6%,高於泛歐STOXX 600指數的6.4%。JP摩根(小摩)全球暨歐洲股票策略主管Mislav Matejka 28日報告預測,未來幾個月此一趨勢將改變,相信國際股市表現將優於美股。過去兩年來,美股成績比歐股高出25%,來到相對昂貴水位。

Matejka並說,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長期低迷將告終,上次歐元區新訂單表現遜於當前,是在全球金融海嘯之際,當時信貸市場急凍、銀行資產負債表承壓,這次並非如此,歐洲央行(ECB)的銀行放貸訪調顯示,借貸標準改善。他預期財政刺激將出現效果,引領歐洲經濟反彈。

外界並預期,歐洲將祭出財政刺激,如政府增加開支和減稅等,有望驅使股價上揚。儘管德國等反對此種做法,但是歐洲多國出現負利率,增加投資有其道理。Morgan Stanley Wealth Management(大摩)投資長Lisa Shalett指出,全球民粹運動將引發更多財政行動,特別是歐洲,央行應能擺脫極端的貨幣政策,帶動資產價格攀升。

Matejka持續看好歐股,CNBC、MarketWatch、路透社先前報導,Matejka 9月30日報告,把歐元區股票評等升至「加碼」(overweight)、美股評等降至「中立」(neutral),預測歐股將出現補漲的「策略良機」(tactical opportunity)。

他的報告稱,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萎靡,最新數據跌至多年低點。儘管如此,當地的M1貨幣供給量改善,M1表現通常較PMI提前兩到三季。與此同時,歐洲的M3廣義貨幣供給量,8月份年增5.7%,高於前月的5.1%。ING資深經濟學家Bert Colijn指出,實質貨幣供給是歐元區經濟的最佳領先指標之一,儘管落差時間很大,但是確實顯示未來幾季經濟可望改善。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9-10-29 14:10:34 記者陳苓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