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去年產量創新高 連4年跳躍式成長

經濟部今(15)日公布統計指出,燃油機車占機車生產比重逐年下滑,而電動機車因符合環保潮流而持續成長,去(2018)年電動機車產量升至9.1萬輛,創新高,年增81.8%,連續4年呈跳躍式成長。

經濟部指出,機車為國人重要通勤代步工具,台灣每年約生產百萬輛,包括燃油機車及電動機車,以最近十年觀察,2008年我國機車生產量在第五期排放標準推出前達到130.6萬輛之高點;2009-2015年平均每年產量降為89.2萬輛;2016年起隨汰換補助推出,加上六期環保法規即將實施,帶動民眾換購的意願,以及電動機車興起,致2017年產量回升至112.2萬輛,2018年隨補貼效益漸減,降為94.7萬輛,年減15.5%,2019年1~2月續年減17.4%。

經濟部表示,電動機車符合環保潮流,同時近幾年業者積極研發、部分傳統機車業者亦轉型投入電動機車市場,加上政府陸續推出購車補助、牌照稅減免、停車優惠等措施,有效提振電動機車需求,2018年產量升至9.1萬輛,創新高,年增81.8%,連4年呈跳躍式成長。

而電動機車平均生產單價於2013年以前低於5萬元,其後隨馬達控制器及車體材質之研發精進,2016年升至7.9萬元;但2017年及2018年隨著產品逐漸成熟,以及平均單位研發成本降低,有效平抑電動機車產出單價,維持在7萬元左右。

經濟部也指出,電動機車新增掛牌數逐年上升;我國機車新增掛牌數在2012~2014年間,每年均達60萬輛以上,2016年突破85萬輛,2017年受惠政府補貼政策激勵,增至100萬輛,2019年1~3月新增18.8萬輛,較上年同期減5.2%,其中燃油機車新增掛牌16.5萬輛(占87.7%),年減10.8%;電動機車則隨環保意識抬頭,新增掛牌2.3萬輛,年增73.1%,占比突破12%,顯示電動機車漸受消費者青睞。

經濟部並表示,我國機車生產仍以燃油機車為大宗,但燃油機車占機車生產比重逐年下滑;2018年燃油機車生產85.6萬輛,占機車比重90.4%,較2008年之99.6%下降9.2個百分點,主因為近年來電動機車興起,排擠燃油機車占比。燃油機車以內銷為主,內銷比率由2011年之70.3%,升至2018年之86.2%,而外銷比率相對逐年遞減,主因部分國內業者產線外移所致;燃油機車每輛平均單價則由2010年之5萬元升至2018年5.46萬元有逐年緩升趨勢。

MoneyDJ 新聞 2019-05-15 10:59:47 記者陳怡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