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熱”背後的“冷”思考

Beyond Meat(BYN.US)上市漲220%、A股人造肉 概念股連續三天漲停——這一板塊幾乎成為了“救市”般的存在。

儘管人造食物的概念在中國尚未完全普及,但不妨礙其成為中國外資本市場的寵兒。比如在這家明星新股Beyond Meat的背後,站著一批背景各異的名流投資人,包括比爾·蓋茲、Twitter聯合創始人、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前通用電器CEO等。

Beyond Meat產品的製作方法和中國的辣條類似,均採用大豆植物蛋白進行製作,但不同的是,該公司的人造肉口感和味道均貼近真正的肉類,且不含大豆、麩質和轉基因食品,飽和脂肪含量明顯低於動物脂肪。

人造肉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更環保外,其營養價值也高於真正的肉。Beyond Meat稱,其產品的四分之一磅零售漢堡含零膽固醇,且飽和脂肪比四分之一磅標準牛肉漢堡低40%。

人造肉如何形成護城河?

從技術、研發、品牌、渠道等幾個方面來看,人造肉領域幾乎未形成壁壘,整個行業可以說是才剛剛起步。

“人造肉”兩大陣營

目前,人造肉生產工藝主要分為兩種,且成本均較高。

智通財經APP獲悉,Beyond meat生產的人造肉的主要原料為非轉基因的豌豆蛋白。相比大豆來說,豌豆不含過敏原及雌激素,且無轉基因,同樣,豌豆蛋白的售價也會高於普通的植物蛋白。

據悉,Beyond Meat的人造肉餅價格在12-16美元一磅,而美國牛肉碎的價格是8.95美元一磅。人造肉比真肉還貴的背後,是這些生物科技公司居高不下的成本,如Memphis Meats 製造不到一斤牛肉的成本就高達2400美元。

雖然Beyond Meat並未在招股書中披露成本的組成,但可以推測其大部分成本來自於高端豌豆蛋白。

很多投資者誤認為豌豆蛋白生產很簡單,實際上絕大多數企業只能生產低純度的飼料級豌豆蛋白。而食品級的高純度豌豆蛋白技術壁壘非常高,世界上掌握核心技術的大公司並沒有多少,對於這些生產高端豌豆蛋白的企業來說,該產品的高毛利率為其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但對於Beyond Meat來說,卻意味著高成本。

據招股書,Beyond Meat通過不同供應商採購豌豆蛋白原料,並非由自己生產。在採購到豌豆蛋白後,Beyond Meat通過分離蛋白質和纖維,用加熱、冷卻和壓力等方法編織蛋白成纖維結構,從而創造編織蛋白,最後在編織好的蛋白質上添加水、脂類、味道、顏色、微量礦物質和維生素等成分,一塊人造肉就完成了。

如果說Beyond Meat的人造肉不是肉,那麼另一種通過幹細胞培養的肉可以算得上是真肉了。

這一類人造肉的製造過程相當複雜,需要先從活體動物身上取下一小塊肉,並提取出一些可再生的細胞放入營養液中培養,等到幹細胞不斷分裂壯大後形成細小的肌肉纖維,最終將其合成為一塊肉。

曾造出這種肉的科學家Mark Post稱,每磅這樣的人造肉餅,造價實際超過100萬美元。

幹細胞培養的人造肉的成本貴在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培養基,按照創業公司Modern Meadow的說法,為了產出一磅肉,他們花在血清上的成本就在 75 美元以上。

即使四年來人造肉的成本已經下降了近 96%,但如果沒法在胎牛血清培養這一點上有所突破,想將其價格壓縮到跟普通肉一樣的水平,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目前市面上的人造肉主要為植物蛋白,而“人造真肉”離上市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拿什麼打敗牛肉?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人造肉都不具備成本優勢,而成本恰恰是其打敗真肉的最佳武器。

LTE4NTU3NjU0NDA=.jpg

如果單從營養表來看,Beyond Meat的營養成份毫不遜色於傳統牛肉,同時還具備無抗生素、激素等優勢。此外,人造肉還能解決動物在豢養過程中產生的環境破壞及資源消耗問題。

不過,儘管人造肉有如此多的優勢,但在消費端還是要回歸最本質的問題上,即好不好吃?貴不貴?對於消費者來說,人造素肉始終不能代替肉,甚至有網友評論,“我為什麼要花更高的價格去買一塊假肉?”

從目前人造肉的成本來看,其短期想在售價上贏過真肉的可能性不大,持續虧損或許是Beyond Meat這類公司的常態。

在2018年,Beyond Meat實現了8790萬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接近170%,其旗下的王牌產品——人造肉漢堡Beyond Burger,自2016年推出以來就已在15000家餐廳、酒店和其他服務網點上市供應,僅在美國就有超過1.9萬個零售銷售點。

如果說Beyond Meat的財務數據還有什麼瑕疵的話,那一定就是被研發及成本拖累的淨利潤。據招股書數據,Beyond Meat在2018年前的虧損為2988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00多萬。

從該公司的成本及研發開支趨勢上來看,扭虧為盈對於Beyond Meat來說並不會那麼快實現。

除了人造肉的製造成本外,研發費用及市場推廣費用是Beyond Meat虧損擴大的原因所在,而這兩項費用也隨著營收的擴大而增加。所幸,研發及推廣費用占營收的比重在逐年縮小,由2016年的114%減至2018年的50%。

Beyond Meat此前表示,公司預計未來仍會大幅增加運營和資本支出,繼續投資以增加客戶群、供應商網絡和聯合製造合作夥伴,同時,擴展營銷渠道,投資分銷和製造設施,雇用額外的員工,以及提高技術和生產能力。

對於仍處於燒錢階段的Beyond Meat來說,在其還未打下人造肉行業的半壁江山之前,建立技術壁壘及搶占市場份額,或許比盈利更加重要。

前景沒那麼樂觀

隨著人造肉行業突然在資本市場走紅,各路研究機構紛紛給出了對該市場的預測。

MarketResearchFuture在近期發佈的報告“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2018-2023)”中預計,到2023年,全球人造肉市場規模將達到61億美元。此外,據彭博社援引Bernstein分析師Alexia Howard表示,人造肉市場未來十年僅美國市場就有望達到405億美元的規模。

面對這一樂觀的市場發展前景,Beyond Meat的CEO Ethan Brown此前也在一封公開信中大膽指出,公司的目標客戶並非那5%的素食主義者,而是更廣泛的肉類食用人群。

如果借鑒人造肉的發展歷史,就可以看出Ethan Brown的這一言論或許過於樂觀。

在Ethan Brown信中所稱的5%素食主義者,來自於美國國家餐廳協會的最近一項調查數據,而該比例的受訪者較2012年以來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素食主義者並沒有在7年的時間裏有所增加。

其實早在1973年9月,《紐約時報》就報導了當時紐約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由大豆製成的漢堡肉,時隔16年後,這類肉製品在全球範圍內仍然難以獲得廣泛的消費者認可。

更糟糕的是,在現階段不算大的市場蛋糕面前,卻有眾多的分食者。

據悉,一家名為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公司同樣擁有豪華的投資陣容:淡馬錫控股、三一資本、比爾蓋茨等14名個人及機構投資者共向Impossible Foods注資3.86億美元。此外,該公司還擁有比Beyond Meat更廣的銷路及更優越的菜單。不少市場觀點認為,Impossible Foods將成為Beyond Meat之後第二家走向資本市場的人造肉企業。

除了上述競爭者之外,Beyond Meat還要面對來自於傳統肉類公司的競爭,例如嘉吉、荷美食品公司、JBS、泰森食品(TSN.US)和史密斯菲爾德所有者萬洲國際(00288)等巨頭。此外,雀巢已推出了一種以植物為基礎的超級漢堡(AwesomeBurger),目前在麥當勞的德國門店有售,甚至連宜家也計劃開始向消費者出售素食肉丸。

(新聞來源: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