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摩根:全球製造業PMI降至51.5、盪2016年9月低

J.P.摩根(J.P.Morgan)、IHS Markit與供應管理協會(ISM)、國際採購與供應管理總會(IFPSM)聯手統計的2018年12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自11月的52.0降至51.5、創2016年9月以來最低紀錄,2018年第4季平均值報51.8、創2016年第3季以來最低。由於發布日期較平時晚,日本製造業PMI終值未納入全球數據、改採日本PMI初估值。

消費品為全球製造業的最亮點、相關PMI創下8個月新高。相較之下,中間財、投資財PMI分別創下28個月、27個月新低,顯示相關製造業僅呈現溫和增長。由於新訂單流入在過去3個月內第2度下滑,投資財產出呈現停滯不前。

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市場增速雖在12月同步趨緩,但前者平均表現仍優於後者。在30個已經公布12月PMI的國家當中、20國的指數高於50.0(中性值),包括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印度、巴西以及澳洲;低於50.0的包括中國、法國、義大利、台灣以及南韓

2018年12月全球製造業生產增速(註:指數報51.9、與11月相同)逼近10月所創下的28個月低點。新訂單增幅(註:指數自11月的52.0降至51.3)創2016年8月新低,在此同時新出口業務(註:指數自11月的49.8降至49.6)則是連續第4個月走低。

2018年12月全球製造業就業分項指數自11月的51.7降至51.1、創逾兩年新低。

全球製造業價格通膨壓力在2018年底進一步趨緩。投入價格增幅創17個月新低、產出費用漲幅創2017年5月新低。已開發國家售價通膨(平均)趨緩,新興市場產出費用出現近3年來首見的下跌。

J.P.摩根全球經濟協調主任David Hensley指出,12月PMI調查顯示全球製造業在2018年結束時處於低迷狀態,產出增長仍然低迷、新訂單和就業增長率放緩、國際貿易流量惡化,企業信心跌至系列歷史以來最低水準。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1月2日指出2018年12月中國製造業出廠價格加速下跌,在此同時投入價格指數出現2017年5月以來首見的下跌,與近期原油價格和國內大宗商品價格走弱的情況相符,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或將加速下滑。

新聞主要原文出處
Global Manufacturing PMI at lowest level since September 2016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9-01-03 11:04:18 記者賴宏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