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業界稱BIS技術封鎖對中國的潛在傷害更勝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於11月19日提出的擬議規則,美國政府就下列項目是否為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新興技術尋求外界意見: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科技(包括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加強式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電腦視覺、專家系統、自然語言處理(NLP)、AI雲端技術或AI晶片組、微處理器技術(包括系統單晶片、堆疊式記憶體)、量子電腦、積層製造(例如:3D列印)、機器人、先進監控技術(包括臉部與聲紋辨識)等。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11月22日在中國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提問時指出,業界人士認為BIS提出的技術封鎖比關稅潛在的損傷可能更大、會對中國造成大的衝擊,中國商務部對此有何評價?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回覆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公佈的就擬加強14項技術出口管制徵求意見的通知,正在對美方可能採取的措施進行評估。他說,中方將密切關注美方有關的立法情況,視情況採取必要的措施,維護中方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海關總署11月8日公布,2018年1-10月中國集成電路(IC)進口金額年增22.8%至1.73942兆元、高於原油進口金額(1.27702兆元)。

南華早報8月報導,瑞士信貸分析師Randy Abrams指出,外國政府若針對關鍵科技頒布更多出口限制措施,中芯國際(SMIC, 0981.HK)未來的發展恐將面臨風險

中芯國際11月7日發布的財報新聞稿顯示,2018年第3季研究及開發開支金額年增43.2%(季增3.9%)至1.52968億美元。

中芯指出,研究發展合約上獲得政府項目資金在第1季為1,690萬美元、第2季升至1,900萬美元、第3季進一步上揚至1,930萬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6月27日透過白宮新聞秘書辦公室發布聲明稿表示,為了進一步確保美國科技和智慧財產權能夠獲得強力保護商務部長已接獲指令帶頭研究關鍵科技轉移與出口等相關議題。

川普說將藉由這次的檢討來評估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並針對需要強化的部分進行修正、藉以捍衛國家安全與科技領導地位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8-11-23 10:04:45 記者賴宏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