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雖然措辭偏鴿,但美元階段性仍然會上漲

報告摘要

聯準會(Fed)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預期;暗示短期關注多元目標,措辭整體鴿派。

台北時間今日淩晨2:00,聯準會(Fed)(FED)發佈本次議息會議聲明,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符合預期。聲明反覆強調通膨目標的對稱性,即便核心PCE略過2%也將保持漸進加息;此外,除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膨目標外,FED指出加息節奏還將視金融條件和國際形勢發展等因素而定,表明聯儲在短期內可能關注多元目標。

會議聲明釋放了三點鴿派信號。

第一、會議聲明指出家庭消費支出增速放緩,私人投資繼續強勁增長;

第二、會議聲明多次強調通膨目標具有對稱性,表明核心PCE略過2%,加息也難提速;

第三、會議聲明暗示短期貨幣政策目標或將多元化。除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膨目標外,加息節奏還將考慮金融條件和國際形勢發展等因素。

為何要釋放鴿派信號?打壓因經濟過熱跡象帶來的更激進加息預期。

經濟過熱跡象推動市場形成更激進加息預期。目前美國經濟出現過熱跡象。在此背景下,市場逐漸形成了聯儲加息提速的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反映出此前市場對於全年加息4次的預期顯著增強。

經濟過熱更多為外生性,2019年美國經濟滯脹風險極高,或難承受提速加息。目前美國經濟過熱與稅改有關,但該因素為外生變量,難以大幅提高美國潛在經濟增速。此外,我們曾在報告《美國:資產估值拐點與經濟拐點探討》中指出,2019年美國或面臨經濟滯脹風險,中長期而言美國或難承受激進加息。

中期選舉臨近或為聯準會(Fed)短期貨幣政策目標多元化主因之一。儘管聯準會(Fed)具有獨立性,但政治不確定性增強的階段,貨幣政策仍偏溫和。一是防止過於激進的貨幣政策影響市場風險偏好,進而干擾國家政治/政策前景;二是一旦政治不穩定性增強,經濟下行風險會同步增加,也將對貨幣政策形成約束。

往後怎麼看?我們有四點判斷。

第一、預期充分之下6月加息仍為大概率;第二、下半年持續加息預期或將回落,年內難現激進加息;第三、美元指數或仍有階段性上衝動能,但中期邏輯不變;第四、我們關於2018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過3%的判斷已經初步兌現,維持“2019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高點或在3.3-3.7%”的預期不變。

正文

台北時間今日淩晨2:00,聯準會(Fed)(FED)發佈本次議息會議聲明,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符合預期。聲明反覆強調通膨目標的對稱性,即便核心PCE略過2%也將保持漸進加息;此外,除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膨目標外,FED指出加息節奏還將視金融條件和國際形勢發展等因素而定,表明聯儲在短期內可能關注多元目標。

會議聲明釋放了三點鴿派信號

儘管本次議息會議後並無新聞發佈會,但聲明卻做了極為重要的預期引導、釋放了較強的鴿派信號。其中三點值得關注:

第一、會議聲明指出家庭消費支出較四季度增速放緩,私人投資繼續強勁增長。

第二、會議聲明指出2%的通膨目標具有對稱性,即:只要核心PCE增速圍繞2%波動,就將保持漸進式加息節奏。換言之,即便未來一段時間核心PCE略高於2%,加息也難提速。

第三、會議聲明暗示短期貨幣政策目標或將多元化。聲明表示除了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膨目標外,加息節奏還將考慮金融條件和國際形勢發展等因素。未來一段時間,聯邦基金利率可能保持在低於預期的長期利率水平。

為何要釋放鴿派信號?打壓因經濟過熱跡象帶來的更激進加息預期

經濟過熱跡象推動市場形成更激進加息預期。我們在美國一季度經濟數據點評《美國經濟過熱跡象初現》(2018年4月28日)中指出,一季度美國實際增速持續回升,結合1-3月CPI同比走高態勢,可大致認為美國經濟過熱跡象初現。在此背景下,市場逐漸形成了聯儲加息提速的預期。4月17日以來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反映的6月加息概率已經超過90%,9月再度加息至2-2.25%的預期也已超過50%,甚至市場對於全年加息4次的預期也越發強烈(聯邦目標基金利率於12月升至2.25-2.5%的概率大幅走高)。

640?wx_fmt=png.jpg

經濟過熱更多為外生性,2019年美國經濟滯脹風險極高,或難承受提速加息。一季度美國經濟數據最大亮點在私人投資,是稅改疊加資本開支周期的結果。一方面,對於美國經濟而言,稅改為外生性變量,並不能大幅提高其潛在經濟增速;另一方面,正如我們在報告《美國:資產估值拐點與經濟拐點探討》(2018年2月13日)中指出的,2019年美國或面臨經濟滯脹風險、2020年存在衰退可能,中長期而言美國也難以承受激進加息。根據歷史經驗,美國加息周期一般結束於經濟滯脹期末端,因此本輪加息周期或於2019年下半年結束,最終基準利率大概率在3%附近。

中期選舉臨近或為聯準會(Fed)短期貨幣政策目標多元化主因之一。儘管聯準會(Fed)具有獨立性,但由過往經驗來看,在政治不確定性增強的階段,貨幣政策往往是偏溫和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防止過於激進的貨幣政策影響市場風險偏好,進而干擾國家政治/政策前景;二是一旦政治不穩定性增強,經濟下行風險會同步增加,也將對貨幣政策形成約束。我們猜測,中期選舉的臨近是聯準會(Fed)短期貨幣政策目標多元化的主因之一。

往後怎麼看?市場預期或將向聯儲預期靠攏

第一、6月加息仍為大概率。正如前文所述,目前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反映的6月加息預期已然超過90%,表明市場預期相當充分,即便靴子落地也不太會對市場形成擾動。此外,中期選舉將在11月6日舉行,距離6月13日聯準會(Fed)議息會議時間尚遠,若6月不加,9月加息靴子或將更難落地。

第二、下半年持續加息預期或將回落。我們認為本次議息會議之所以釋放鴿派信號,主要意圖是打壓市場對於下半年(或全年)加息節奏提速的預期,換言之,目前市場對於聯儲加息預期略顯激進,而聯儲則需要釋放一定各派信號緩和當前市場預期。本次議息會議後,市場對於今年9月再度加息以及全年或有4次加息的預期將大概率回落,市場預期或將逐漸向聯儲引導的漸進式加息預期方向靠攏。

第三、美元指數或仍有階段性上衝動能,但下半年或重回貶值通道。我們在年度展望《2018年海外經濟:復甦走向過熱》(2017年12月15日)中指出“2018年上半年歐美貨幣政策沒有新增變量,歐元兌美元或在1.15-1.25之間波動,對應來看美元大致在90-96之間運行。但隨著下半年歐洲央行結束QE並開始引導加息預期,歐元兌美元有望有效升破1.25,美元指數或將有效跌破90。”

結合當下來看,美元指數的階段性反彈或得益於市場空頭部位過於擁擠。一旦空頭部位鬆動、聯準會(Fed)下半年持續加息預期回落、市場開始擔憂中期選舉的不確定性、歐元區結束QE等因素在下半年形成共振,美元指數或重回貶值通道。

第四、我們關於2018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過3%的判斷已經初步兌現,維持“2019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高點或在3.3-3.7%”的預期不變。我們在報告《怎麼看美債?》(2018年4月24日)中指出,歷次加息周期接近尾聲之際,1-2年期美債收益率往往與基準利率持平或略高於基準利率。因此,預計明年1-2年期美債收益率高點可能在略高於3%的位置。此外,我們關於2018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過3%的判斷已經初步兌現,由美國名義增速及FED縮表看, 2019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高點或在3.3-3.7%。

本文來自靜觀金融,作者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張靜靜  廣發宏觀郭磊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