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發佈了一份報告:Snap能讓用戶心情愉悅,這是真的

本文來源:全媒派 (ID:quanmeipai),作者:騰訊傳媒

比起一款能把臉擰得誇張荒誕的濾鏡,別的快樂似乎不能稱其為快樂。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聚焦Snap公司授權的合作研究報告,和小怪獸一起觀察社交媒體對用戶感受的影響。數據顯示95%的Snapchat用戶認為,這款App讓自己變得更快樂了。

 

在社交媒體和科技領域,合作調研非常常見,但普遍存在瑕疵。比如,這份報告並未給出其它App讓用戶感到快樂的百分比。不過,這份報告也的確印證了其它獨立機構的調研結果,即社交媒體對用戶能產生積極影響

 

這份研究也有一定的商業積極性,在公眾對整個社交媒體環境批判和謹慎態度越發明顯之時,它將Snapchat和其它近期遭遇水逆的社交媒體對手區分開來。

 

Snapchat近期在用戶拉新和留存上表現欠佳,儘管股價也在下跌,但Snap仍在嚐試保持對廣告客戶的吸引力。此輪調研報告形式的營銷,或許可以幫助Snap脫穎而出,成為廣告主最愛的平台。

 

640?wx_fmt=jpeg.jpg

 

不過,Snap公司在嚐試自我區分時,也有自己的關注點。Facebook一度嚐試和Instagram的界限模糊化,以便繼續推出“不消失”的Stories功能,這個一開始就被Facebook偷走的功能,現在變得越來越受重視。與此同時,YouTube和Twitter也是問題纏身。所以,或許這個關注點對點通訊且沒有生猛的用戶數據和“點讚”的App,的確可以稱得上是與眾不同。

除了快樂,Snapchat還能帶來什麼

 

為了呈現出用戶使用Snapchat及其競品的情況,報告調研了1005位13-44歲的用戶,受訪者認為,除了“快樂”,Snapchat讓自己感覺有點傻,也有點天真,其中包括不少積極詞彙。但與此同時,Facebook和Twitter用戶感覺自己見多識廣但又無所適從,連通世界又孤獨萬分。

 

用戶在使用不同APP時最常常感受到的情緒

 

報告還特別調查了用戶在使用不同社交平台的時間和方式上的差異,結果再次印證了某位Snapchat發言人所認為的,公司猜測,Snapchat用戶更多將其用於和朋友交流而不是更新狀態,變得就像其它通訊App一樣

 

舉個例子,調查中提到,用戶經常在路上使用Snapchat,用它來和朋友聊天,或者一起玩一些濾鏡和鏡頭特效,尤其是在商場裏,這簡直就是廣告商們的貓薄荷,而Snapchat也嚐試在購物類別上取得一些進展。


年輕人依然喜歡Snapchat

 

報告還顯示,YouTube用戶的使用場景往往是坐立不動的,他們要學習新事物,或者是看更多內容。

 

 

調查結果和近期一些同題獨立研究結果相似:用戶在Facebook、Twitter和WhatsApp上獲取資訊,但在Snapchat和Instagram上則不是。

 

此外,2018皮尤研究院發佈的報告表明,Snapchat是青少年用戶最喜歡的App。皮尤的另一份報告,以及Common Sense Media的報告也顯示,社交媒體會讓青少年變得更自信,有被支持感,也和外界聯繫更多。皮尤調研了743名青少年,其中31%表示,社交媒體對生活有非常大的積極影響,還有45%則是態度不明。

 

 

從皮尤的報告來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青少年是Snapchat最忠實的的用戶,其中不少也表達了正向情緒,Snapchat的報告中的“幸福感”的確能說得過去。

 

這也同時反映了事件的另一面:最近一份報告認為,使用Facebook的人容易感覺到無所適從和無地自容。

 

不過,Snap並沒有給出這些情緒背後的原因,某位發言人表示,Snapchat在設計上有意識地強調朋友和朋友的溝通、遊戲和反思,當然,Snapchat的閱後即焚功能可能讓用戶在刷Snapchat時忘記時間,而競品的設計往往強調資料和“點讚”。

 

社交網絡對人的影響已經變了

 

然而,Snapchat依然是專家們無法理解的社交媒體生態上的一環。某些研究認為,社交媒體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也有研究認為“沒那麼糟”,或者像是Snap的這份報告,甚至認為社交媒體的影響是積極的。

 

Snapchat也是最新加入的投身研究的社交媒體公司。此前Facebook曾發佈研究,調查社交媒體如何影響用戶的情緒和身體,並認定,問題不在app本身而在於用戶自己,用戶用社交媒體是用於溝通、參與討論還是隻刷屏?刷屏瀏覽往往讓人感覺很糟糕。

 

此外,合作報告或是公司內報告都有一個普遍性,即社交媒體公司可以選擇如何呈現數據,比如這份報告中,Mashable就沒有權限查看原始數據。相較於讚助公司提供的原始數據,最終呈現的報告可能出現細微差別。

 

總而言之,無論是合作還是獨立的調研報告,都可以肯定地表明:我們用社交媒體的方式,和外界理解的它如何影響社會和個人的認識已經不再一樣,這事兒,或許我們只是剛剛才發現。

 

 

(新聞來源:全媒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