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名人》總經指標已失準 投資要抓準趨勢

剛邁入2018年不久,市場原本還沉浸在2017年樂觀氛圍中,沒想到,道瓊工業指數近期創下史上最慘跌點紀錄,嚇得投資人倒抽好幾口氣、狂吃手手,全球股市也出現恐慌性賣壓,即使跌勢已暫時止住,卻也讓投資前景變得霧茫茫,究竟2018年該如何制定布局策略、破風得勝呢?

談到投資心法,元大投信副投資長吳宗穎(如圖)認為,金融危機之後,金融市場的變動更為複雜,因此不建議觀察固定的總體經濟指標來決定投資方向,抓準市場「趨勢」更為重要。他說明,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趨勢為「通膨」,相對也看好與實體經濟連動性高的實質資產(Real assets)表現機會;就市場來說,則建議聚焦在低基期、高成長的投資標的,例如日本、東協及新興市場。

吳宗穎同時負責管理元大投信旗下招牌基金之一的「元大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自他2011年接任經理人以來,年年績效均為正報酬,並曾贏得理柏基金獎「環球房地產股票三年期獎」,戰功彪炳。該基金2017年全年漲幅近1成,在國內同類型基金高居第一名,2018年以來表現亦打敗大盤、領先其他對手。

以下為對吳宗穎的採訪整理:

問1.您習慣用哪些指標判斷市場走勢及景氣循環呢?

答:我所負責的REITs基金已連續好幾年拿下同類型基金第一。我體認到,台灣經理人操作海外基金,不太可能像台股經理人一樣,可以直接拜訪公司取得第一手資料,因此對於投資趨勢的判斷相當重要。因此,會先去分析現在真正影響市場走勢的因素是什麼,先決定大趨勢,再搭配相關指標進行判斷,而不是一直觀察固定的指標,尤其在當前變動的年代,投資決策過程更要靈活有彈性。

過去,許多人在判斷市場多空走向時,習慣看總經數據,但這幾年總經指標已失準,因全球主要央行陸續祭出QE(量化寬鬆)政策以來,市場走的是「資金行情」,個人認為,觀察熱錢流向及產業趨勢比總經數據更重要。以REITs為例,美國的零售業蕭條,沒有資金支撐,就盡量避開該類型;而工業地產與電子商務緊密相關,因此加碼配置。

觀察2017年的大趨勢,全球市場主要題材是「科技」,因此在REITs布局上,擬側重於數據中心(Data Centre)、電商相關;若從國家角度出發,則不會去配置那些沒有電子產業的國家,2017年東協市場表現相對落後,即是因為這些市場以內需為主,欠缺科技題材,較不受資金青睞。

問2.依您前提所答,您認為2018年會處於何種投資環境?

答:展望2018年,通貨膨脹(inflation)是大趨勢,是以,雖2018年全球經濟將同步走揚,但我的投資方向不會聚焦在「成長」,反而會關注通膨升溫的速度,因通膨恐將造成資金面緊縮。以目前來看,美國聯準會堅定升息步調並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而歐洲央行(ECB)、日本央行(BOJ)也開始減少購債規模,顯示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逐漸轉緊。

隨著通膨預期升溫,殖利率曲線往上走,股、債市將大受影響。就股市而言,殖利率走高恐墊高企業營運成本,進而衝擊獲利表現,因此,我較偏好低基期、高成長的投資標的與市場,其中最看好東協及日本。

日股本益比僅14倍,估值低且企業獲利上看雙位數成長,上漲潛力可期;而東協市場則擁有龐大的內需做靠山,同時政府也積極推動各項基礎建設,預計2018年將有望展開落後補漲行情。此外,由於2018年是通膨年,與原物料息息相關的新興市場也具備絕佳的表現機會。

整體來說,基於全球景氣邁向「脫虛入實」階段,預期金融資產(Financial Assets) 表現將不如以往,相對看好與實體經濟連動性高的實質資產(Real assets)走勢,包括基礎建設、原物料、農產品、基本/貴金屬等;在殖利率攀升的環境下,對於收益型資產則抱持謹慎的態度。

問3.您會如何形容自己的投資風格呢?

答:我個人的投資風格可以歸納出兩點,首先是大趨勢的判斷,包括趨勢的轉折以及趨勢是否能延續;次之則是價值投資,我不追高,因追求成長雖然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報酬,但面臨的下檔風險也很大,不利於中長期理財。實體資產即符合我的投資邏輯,包括低基期、符合當前趨勢(即通膨升溫),未來3~5年表現可期。

我相當欣賞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心法,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不去投資。雖然我偏向價值投資,但也不是完全不看成長性,成長也是價值的一環,兩者搭配,即抓住產業趨勢,低點進、高點出,這才是讓財富長期增加的方法,而非賭博式的押寶。

吳宗穎小檔案:
MoneyDJ 新聞 2018-02-07 17:55:52 記者王怡茹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