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中國港股

中國將爆系統性風險?兩年內債務GDP佔比恐逾300%!

Thomson Reuters 3日報導,瑞銀(UBS)指出,2015年中國整體債務GDP佔比為254%、去年升至277%,預估兩年內可能會站上300%。瑞銀預估2016年中國政府債務GDP佔比自2015年的62%升至68%、企業債務GDP佔比自153%升至164%

國際金融研究所(IIF)預估2016年總計有破紀錄的7,250億美元流出中國、今年可望再創新高。DTZ/Cushman & Wakefield預估2016年中國企業的海外商用不動產投資金額達到創紀錄的383億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2月14日公布,2017年1月份中國社會融資(TSF)規模增量為人民幣3.74兆元(註:史上最高規模增量)、分別比2016年12月和2016年1月增加2.1兆元、2,619億元。

Navellier & Associates投資經理Ivan Martchev 2月20日在MarketWatch發表專文指出,Kynikos Associates統計顯示,若扣除過去15年累積的龐大外債,中國的淨外匯儲備現在只剩1.7兆美元、創2009年初以來最低水準。Martchev並且表示,若將影子銀行體系的數據納入計算,中國整體債務GDP佔比已逼近400%、遠高於2000年的近100%。他說,經濟增長趨緩的同時信貸仍持續快速竄高符合信貸泡沫破裂的標準定義。

PTI 2月25日報導,新華社引述中國銀行業協會、PwC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底為止中國商業銀行壞帳總額達2,200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5兆元)、較當年第3季底多出183億元。報導指出,在1,794名受訪銀行家當中、高達90%表示壞帳所引發的風險管理問題是2016年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利普頓(David Lipton)去年6月在中國留美經濟學會「中國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大會」發表演說時指出,不管從何種標準來衡量中國企業債務GDP占比(145%)都算是非常高的。他說,北京當局應迅速採取有效行動、否則問題只會惡化,今天的企業債務問題可能成為明日的系統性債務問題。

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3月2日表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他指出,目前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金額為4,300多億元、實施金額為400多億元。

郭樹清提到,銀行貸款大概有四分之一投向了房地產,去年新增貸款中有45%是房地產貸款。他強調要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分類實施房地產金融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國一年前就放話要防範金融風險,但景氣稍微轉弱就撒錢換取短期的穩定。「控制企業槓桿比例、打擊殭屍企業」像是減重者新年願望一樣被北京當局年年拿出來宣示一次。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微信官方帳號「俠客島」去(2016)年3月2日刊登一篇署名「明日凌波」所撰寫的文章,標題為「降準、寬鬆、樓市火爆…錢都去哪兒了?」,內容直指新增貸款續流入固定資產和金融資產,不僅將繼續推高資產泡沫、同時實體企業可能繼續缺乏流動資金,最壞的結果可能就是出現停滯性通膨!

《人民日報》去(2016)年5月9日在「開局首季問大勢」一文獨家專訪權威人士。這位不具名專家表示,中國經濟運行軌跡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今後幾年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並存的格局難以出現根本改變。他說,去槓桿會使一些風險顯性化,但如果不做、不要說長期穩不住,短期效果也越來越差,「殭屍企業」會越來越多,債務越積越重,加劇財政金融風險。

南華早報報導,國泰君安國際董事會主席閻峰(Yim Fung)2月22日在受訪時表示,儘管當局試圖阻止資金外流,但大陸投資人(包括國營企業、民營企業、高淨值客戶)對美元計價資產的胃口依舊相當龐大、海外投資基金持續呈現成長。

minyanville.com 2月21日報導,《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Currency Wars: The Making of the Next Global Crisis)》作者James Rickards在受訪時指出,在中國2.9兆美元外匯儲備當中、能夠用來捍衛人民幣匯價的流動資產僅有9千億美元。

Rickards說,中國現在並沒有刻意去壓低人民幣匯價,但未來若因不想繼續耗損外匯儲備而被迫放手讓人民幣走貶、屆時川普(Donald Trump)可能就會據此對中國課徵高關稅。

澳洲央行(RBA)2月21日公布的貨幣政策會議記錄(2017年2月7日舉行)顯示,RBA委員仍預期澳洲貿易夥伴經濟成長率將會走低,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速中期看跌。

RBA會議記錄提到,中國經濟成長率自2016年年中起在寬鬆財政條件以及財政刺激的帶動下走高。不過,2016年中國社會融資(TSF)增速幾乎是GDP成長率的一倍,短期內雖對經濟活動帶來支持效果、但也暗示著中國的債務所得比進一步走高,進而令當地的中期成長面臨更大的風險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7-03-03 10:36:40 記者賴宏昌 報導

Share

最近文章

台灣居民快速 IB 盈透證券開戶

IB 盈透證券是什麼? IB ... Read More

6 個月 ago

美大選另類指標:川普在章魚哥俄亥俄州擴大領先優勢

美聯社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 Read More

4 年 ago

美選後國會恐續分裂?專家:共和黨在參院仍有優勢

美國即將在11月3日舉行總統大... Read More

4 年 ago

實質利率為負!土耳其央行不願升息 里拉貶至新低

武漢肺炎疫情癱瘓全球經濟,體質... Read More

4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