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美國美股

美國總統還沒選、貿易保護已趨嚴!韓遭排擠 僅次陸

美國即將在11月8日舉行總統大選,未來政策是否會朝貿易保護主義靠攏,成為多方激辯的問題。不過,美國新總統還沒選出來,對南韓、中國商品的進口規定就已開始趨嚴,引發疑慮。

Business Korea 10日報導,韓國貿易協會(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簡稱KITA)9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截至去(2015)年底為止,南韓在17個國家面臨98項反傾銷規定;其中,已開發國家佔其中的42項、達42.9%,比五年前的20項(23.2%)飆升一倍之多。

在遭到規範的產品中,以鋼鐵最為嚴重,各國去年底的反傾銷案件內,47項是針對南韓的鋼鐵和金屬產品、佔比多達48%。

若以國家來區分,美國規管了15項南韓產品,其中12項針對的是鋼鐵與金屬製品,澳洲規管了9項、其中8項針對的也是鋼鐵和金屬品,加拿大在8項中則有7項。

據報告,在面臨進口管制的國家當中,南韓排在中國後頭,位居第二名。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主張實施貿易保護主義,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雖然仍以合作為主軸、但恐怕不會像歐巴馬(Barack Obama)那般積極跟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這兩人都可能導致美元走貶。

Business Insider 10月3日報導,Jefferies市場策略長David Zervos指出,假如美國像川普說的那樣、從各種自由貿易協定中抽身,那麼資本報酬率(returns on capital)勢必會跟著縮水,美國勞工雖能受惠、但得益程度不太可能超過因此損失的資本所得(capital income)。更糟的是,資本所得的虧損若大到一個程度,那麼勞工也會變成輸家。

Zervos警告,資本報酬率下滑,會壓低利率和美元,就好像英國投票決定脫歐、導致英鎊重貶一樣。他還說,希拉蕊的政策也偏向建立較高的貿易壁壘,因此就算希拉蕊當選、還是不利美元。

美國的貿易政策是否會從跟各國合作共榮、逐漸轉為壁壘分明?立場中立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CBO)10月3日出具了一份最新報告,直指各種貿易合作協定,最多只能稍稍提振美國的貿易,但國內遭到取代的員工,卻因而受到重創。

MarketWatch 10月3日報導,美國跟前20大貿易夥伴當中的14國,曾簽訂各種大大小小的貿易合約,其中最具知名度的要屬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

CBO在檢視過這些合約後發現,這些協議帶來的利益其實不多,因為大都是跟經濟規模小於美國的國家簽訂,且此前的關稅壁壘早就沒剩多少。在簽訂合約後,美國的進出口僅小幅上揚,進口、出口的增幅還相當類似。

雖然市場普遍認為,貿易擴張對美國就業僅有小幅度的影響、卻能拉高勞工的平均實質薪資,但CBO認為低技術勞工和製造業卻因此付出龐大代價,不但飯碗因此不保,一生的所得也因此下降(如果還有所得的話)。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6-10-11 11:07:18 記者郭妍希 報導

Share
  • 最近文章

    台灣居民快速 IB 盈透證券開戶

    IB 盈透證券是什麼? IB ... Read More

    6 個月 ago

    美大選另類指標:川普在章魚哥俄亥俄州擴大領先優勢

    美聯社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 Read More

    4 年 ago

    美選後國會恐續分裂?專家:共和黨在參院仍有優勢

    美國即將在11月3日舉行總統大... Read More

    4 年 ago

    實質利率為負!土耳其央行不願升息 里拉貶至新低

    武漢肺炎疫情癱瘓全球經濟,體質... Read More

    4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