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美國美股

美國申請救濟金人數連83週低於30萬、1970年來最長


美國上週(截至10月1日為止)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減少5,000人至249,000人
、低於市場預期的25.6萬人。四週移動平均值減少2,500人至253,500人、創1973年12月8日(252,250人)以來新低。

最新數據意味著,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已連續83週低於30萬人、創1970年以來最長紀錄。

截至9月24日為止當週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一週減少6,000人至2,058,000人、創2000年7月1日當週(2,052,000人)以來新低,此前一週上修2,000人至2,064,000人。4週移動平均值減少21,000人至2,094,750人、創2000年8月12日當週(2,090,000人)以來最低,此前一週平均值上修500人至2,115,750人。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處於如此超低水準、普羅大眾薪資理應大漲特漲。如果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夫婿、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George A. Akerlof所重視的「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真的應驗,為何2012年以來美國失業率自8.2%降至4.9%、在此同時通膨卻從未達2%目標?

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認為,過去幾年來菲利浦曲線無法解釋的disinflation比重變得越來越大、特別是先進經濟體,現在的4.9%失業率背後代表的意義跟過去大不相同。

華爾街日報曾於去年8月報導,菲利浦曲線所描述的美國失業率、通膨簡單因果關係在1960年代以後就已被打破;1970年代高通膨與高失業率同時並存;1990年代失業率下滑的同時物價壓力也隨之走低。過去3年來美國失業率雖不斷下滑、通膨也同步走低。

美國8月民間勞動參與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LFPR)報62.8%、略高於2015年9月的62.4%(1977年10月以來最低紀錄)。美國8月不在職場(Not in Labor Force)人數報9,439.1萬、僅較5月的9,470.8萬(1975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紀錄)縮減31.7萬。

美國8月實質可支配所得(Real DPI)年增率自2.6%降至2.4%、創2014年1月以來最低升幅!美國8月民間平均每週工時自7月的34.4小時降至34.3小時、創2014年2月以來新低,8月民間整體時薪平均年增幅自7月的2.7%降至2.4%、創3月以來最低增速。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6-10-07 07:13:51 記者賴宏昌 報導

Share
  • 最近文章

    台灣居民快速 IB 盈透證券開戶

    IB 盈透證券是什麼? IB ... Read More

    6 個月 ago

    美大選另類指標:川普在章魚哥俄亥俄州擴大領先優勢

    美聯社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 Read More

    4 年 ago

    美選後國會恐續分裂?專家:共和黨在參院仍有優勢

    美國即將在11月3日舉行總統大... Read More

    4 年 ago

    實質利率為負!土耳其央行不願升息 里拉貶至新低

    武漢肺炎疫情癱瘓全球經濟,體質... Read More

    4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