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預判對國家發展甚為重要

在各行各業各領域中,擁有趨勢預判能力的人,是非常稀有的領導者,擁有趨勢預判的組織,是非常稀有的團隊,我指的預判不是賭博式的預測未來,例如猜骰子、猜樂透號碼、猜硬幣正反面這種運氣成分很高的預測。我指的預判是,像氣象預測、體育競賽預測、商場操作、總體經濟投資、選舉策略等。分析者需要透過統計數據、潛在和明確的變因影響、所有在賽局中的人性和非人性變數等,綜合所有變數和考量,要領先市場和世人,然後做出相對精準的決策,擬訂勝算相對高的操作策略,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工程。

台灣近年來的外交運籌帷幄,就是一個對趨勢預判成功的經典案例。2016年川普(Donald Trump) 意外當選美國新任總統,市場媒體大多認為,以川普的能力,加上他多次的商業破產紀錄,美國經濟很難維持樂觀,中國的媒體全面對於川普當選感到樂觀,因為將帥無能,領導無方,美國國力恐怕難以維持領先態勢,然而,台灣新政府團隊上任,國防、外交、商業、貿易、勞工政策立刻靠攏美國,對日本和東南亞釋出善意,和中國保持距離,不親近也不疏遠。

2017年,川普整年都在進行內閣人事布局,2018年初終於把他要的人事安排到能配合他的公職位置,然後面對中國實施多年的關稅壁壘,美國全面反擊,對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大幅提高關稅,川普一邊漸進式的拉抬關稅,一邊拖延時間,讓供應鏈較龐大複雜的企業,有更多時間把供應鏈移出中國。

同一時間,相對於南韓文在寅政府的外交政策更加傾中,東南亞諸國維持對中國的善意,台灣政府則是透過財稅政策,吸引台資企業和外資企業轉來台灣投資和下訂單,台灣和越南都在這場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中,明顯獲得貿易紅利,外交和貿易政策相對傾中的南韓與新加坡,獲得的貿易紅利就相對少。

圖1:2016年至今台灣每季GDP成長率(%)

圖2:2016年至今南韓每季GDP年度成長率(%)

圖3:2016年至今香港每季GDP年度成長率(%)

圖4:2016年至今新加坡每季GDP年度成長率(%)

圖5:2016年至今日本每季GDP年度成長率(%)

當2016年底,全球媒體輿論認為,川普執政對美國經濟發展不力時,台灣政府要改變以往親中的外交政策,轉為親美的外交政策,這不僅要對外交趨勢預判,還要對國際貿易做預判,同時預判川普的施政能力其實比外界輿論預估得還優秀,才能在國際貿易的競賽中,讓台灣出口產業和經濟取得相對好的發展策略。

除了外交和貿易的趨勢預判,未來十年的時間,全球至少還有兩個產業很有機會出現很大的變革:一個是能源業,另一個是汽車業,能源業的綠能項目正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展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在全球持續在擴大發展,汽車業則是從燃油車,過渡到油電混合車,隨著Tesla的產能擴大與價格優化後,純電動車很可能進一步慢慢擴大市佔率,傳統汽車廠一個個跳進來純電動車領域,全球汽車業很有機會掀起電動車大競賽,過去十年,賈伯斯(Steve Jobs)引領風潮,讓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結合,徹底融入人類的生活中,改變了人類上廁所,從看報紙變成看手機的習慣,人類的消費能力與生產力出現了新的升級,如果未來十年,馬斯克(Elon Musk)能引領風潮,讓汽車與網路充分結合,改變交通工具融入人們生活的方式,那麼人類的消費能力與生產力,很高機率可以再次出現新的升級,最強的商業領導者是做精準的預判,然後把自己的產品和品牌做好,改變全世界,不過背後要面臨的風險也相當大。

過去十年,台灣社會一度吹捧台灣製造業應該往建立特色品牌發展,包含我在內,我曾經也是如此認為,但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做品牌的大企業,一個個倒下或被市場淘汰了,反而是做代工的企業,如今較高機率還能活下來,穩穩地賺著代工收益,和養活台灣大量勞工,美國聯邦快遞(FedEx)在2015年調查發現,台灣中小企業有37%從事出口貿易業務,台灣中小企業每家年平均出口額超過280萬美元,這是世界第一的成績。

雖然全球近年來貿易環境驟變,台灣製造業出口走得艱辛,不過台灣不需要妄自菲薄,台灣製造業在全球有許多領域仍具備高度競爭力,尤其是許多零件項目,從科技、醫療器材、汽車零組件、機械到紡織產業,這些都是過去台灣非常擅長的領域,未來數年可預期是網路科技運用在許多人類生活和家庭蓬勃發展的時代,物聯網、智慧家庭環境、雲端科技、電動車都會是重要的高科技產業,但全球能和台灣抗衡者其實不多,台灣最強大的優勢是,不管有多高科技的產品,只要能量產,台灣都可以把這些產品變得「物超所值,物美價廉」,台灣的強項就是擁有非常高效率且完善的供應鏈,台灣人做不出大品牌,但是跟著大品牌吃香喝辣,這倒是非常熟練。

換另一個角度想,不管全球哪個品牌稱霸地球,只要他們願意下單給台灣製造業代工,台灣製造業都能受惠,如同19世紀的淘金熱,雖然挖到金礦可以發大財,但是挖礦者如同品牌建立者,風險非常高的,成功者只有極少數,台灣反而適合當金礦旁的賣牛仔褲和鐵鏟業者,不管誰挖到金礦,重要的是跟台灣買「工具」,雖然獲利不如成功挖到金礦者,但是經營風險卻大幅下降,這或許更適合台灣的產業發展模式。

雖然台灣製造業無法像歐美和日本等製造業大國擁有高階技術,但對這些國家來說,即使有技術,考量許多實質商業條件,自己產品量產不如給台灣代工,對方技術合作,台灣製造,全球能把高科技產品做到物美價廉的國家,大概只剩下台灣和南韓。如果要考量南韓傾中的國策,而中國和美國的關係持續在惡化,商業布局的政治不確定性帶來高風險,那台灣反而是美、歐、日等擁有技術的企業的更佳選擇,商業效果未必比南韓差。如果未來十年,綠能發電和電動車是全球成長相對快速的產業,那台灣政府應該要更加積極地去培育和電動車和綠能發電的生產環境,做不出品牌沒關係,能跟著大品牌一起賺整個產業的產值,那也是相對理想的選擇。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IPNC_191225_1502.htm

About joe 2361 Articles
經濟、政治、歷史、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國際商品投資、外幣定存、總體經濟、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blog

4 Comments

  1. 小弟和您的看法相反,台灣一直以來以製造業自居,那製造業的核心科技是否也有向上發展?還是到時候連技術都要倚賴國外?最可悲的是我們賺別人一隻手機不到5%還沾沾自喜,為了維持出口穩定,我們的台幣永遠貶值,薪資水平無法應付通膨的壓力,最終吃香喝辣的就是那一點點「製造業」的人,其他人都是低薪勞工罷了。
    身邊很多低薪的朋友:台灣真的很多慣老闆,尤其家族企業,就是您口中的製造業。

    • 台灣的匯率相對於外國貨幣,其實沒有永遠貶值,如果台幣是貶值,那美元對台幣,匯率怎麼只有30,應該要大幅突破35才對,而且,如果台幣匯率是永遠貶值,怎麼經過數年的發展,一堆外幣兌台幣都貶值了,那台幣升值是升假的?結果論來看,評論台幣永遠貶值,只是假設,不是真實存在

      人民購買力被犧牲的說法,我也認為不對,一堆外幣對台幣明顯走貶,台幣能換更多外幣,那一堆外國人的購買力豈不是被犧牲的更多,大家都被犧牲,那誰賺到,不管推論過程如何,從結果論去看,有些假設,終究只是假設,台灣製造業,在全球的水平線上,我還是給予中上的評價,整合能力非常的強

      https://www.facebook.com/joejoeyourmoney/photos/p.10157978010732276/10157978010732276/?type=3&av=170631707275&eav=AfYofgee_RCz6CnfwCdjfF-XWkjdUqSUuMarbJpne_qgecdo2u_iozMMefY-x50w75o&theater

      • 我認同台灣目前台灣代工自十大建設以來,在全球排名是領先地位,但有幾點我想是我們這些小小庶民的感受:碩博士畢業但在台北還是買不起房、物價越來越貴,優秀的年輕人都往國外發展(別意外,小弟同學有幾個去新加坡做軟體、去泰國工廠當管理階層,或去美國做研究的),要比人力資源便宜東南亞比比皆是,知識密集別小看目前GDP落後我們的四小龍,他們還是強很多的,也是國際品牌爭相前往的目標,中國大陸在製造業技術上已有自主研發的能量,我們代工還能做幾年?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