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與邏輯是社會進步原動力

以前在中學讀書的時候,由於台灣教育對於理科和文科的教學方式,我對於理科的重視程度是遠高於文科的,因為扣除英文這科,其他文科的實務效率其實相當差,因為其內容幾乎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存在,當時我甚至認為,文科在中學教育其實可有可無,在大學一年級以前,我的主觀意識充滿了科學與實務,認為科技和國防主導一個國家的強弱,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教育,應當以科學為主體,這個觀念直到我閱讀了這本書籍,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它改變了我對科學領域以外的專業技術與知識的誤解。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描述人類在歐亞非美和大洋洲等地的長期演化與發展邏輯,從採集、狩獵、農耕、畜牧到近代,各大洲的許多部落,發展到王權時代,然後進化出分工高度複雜的國家模式,每個階段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當一個區域或文明累積關鍵的技術和資源以後,它自然會進化到下一個階段,以現在的科學和科技水平來說,最早自然是源自18和19世紀的工業革命時代,一系列的技術革命,讓人類從手工勞動轉為動力機器生產,這是人類生產力跨時代的轉變。然而,工業革命是偶然出現在英國嗎?

當然不是!14世紀末到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歐洲人把過去黑暗時代結束,興起和傳承「邏輯思辨」,勇於推翻錯誤,提出假設,挑戰傳統,最後獲得知識進步,這才奠定了日後的科學發展理論的基礎,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這似乎很輕而易舉,但在中古世紀,這種思辨和推翻傳統,很可能會惹來殺身之禍的。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在同時期的大中華地區,持續沉淪在儒學和理學的時代,自然離工業革命越來越遠。要有科技大躍進,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絕對是必要的歷程,但這還不夠,因為工業革命早期所使用的技術,其實並不是創新,在工業革命以前,其實已經有許多項目出現了,但是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研發成本、工業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廠房成本、設備成本等支出,其實算是相當龐大,像是機械製造、工業冶金、鐵路建設等都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對資本依賴性大,傳統手工作坊的小型業者,根本無法聚集如此龐大的資本,無法透過融資槓桿或募資的方式,讓產業全面升級到下一個階段。

所以還欠缺什麼?英格蘭銀行創立、公債發行、保險制度運用等重要的金融技術,當英國憲政改革約束政府,大幅提高人們對英國政府的信任後,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發行英國國債,長周期公債利率持續下降,銀行利率也大幅壓低,加上證券市場逐漸蓬勃發展,企業債也加入提供低成本資本,融資成本夠低,就有資本家願意開工廠創業,新興產業的崛起就是水到渠成,「金融革命」讓發明、工業、財富互相結合,加上英國先進的專利保護法令,持續吸引源源不絕的人才,工業革命所需要的要素,這時候才完全聚集。

我在大學以前,認為是歐洲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帶動了科學的興起,引導了工業革命的產生,但這樣的思維其實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只注意到科學的進步,遺漏了影響力更大的要素:政治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發明,也會對整個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力,「光榮革命」和《權利法案》,加上在印度殖民經驗後產生的文官制度,徹底改善了英國政府的體質,這時候英國政府本身的信用,終於能架構起整個國家債券市場。

15世紀的義大利商業、17世紀初的荷蘭證券交易所,歐洲金融發展到17世紀末,英國已經有完善的證券經紀產業,接著主要政府的債券、公司債、運河股票、礦山股票、鐵路股票都可以在交易所流通,連軍隊都可以發行債券,投資戰爭也能發戰爭財,英國從國王手上拿回特權,以君主立憲建立法治,用法治的價值建立國債系統和中央銀行,後來整個歐洲陸續模仿英國的發展經驗,這種金融和司法改革,其實就是人類史上偉大的發明,這才是原因,工業革命是其中的一項成果罷了。

所以我在中學所建構的知識架構,其實是有很大的問題的,我倒因為果了,歐美國家不是因為先有科學進步,才產生科技變革,而是先有思想變革,社會萌生哲學思考和推理驗證的風氣,推翻或修改了違反邏輯和人文自由思想的宗教謬習或保守王權,之後才能在商業、經濟、政治、軍事、教育、工業、法律等多元領域發展出突破中古黑暗時代的成就,發明不只出現在科學,政治領域也能有發明,法律領域也能有發明,經濟領域也能有發明,其重要性和影響力,很可能會大於科學,但在台灣的中學教育裡,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體悟,因為這不會出現在考試之中。

美國之所以能比歐洲和英國在各領域都更為強大,因為不像歐洲要解決官僚、王權和地主等傳統包袱,把孟德斯鳩的行政、司法、立法三權分立和互相制衡的憲政制度,直接架構在美國的發展初期,這是當時前所未有的嶄新嘗試。放眼全球,後來全球新建立的國家,都無法像美國一樣,美國是所有民主政體中,執行最徹底的案例,三權分立這本身就是一套極強大的政治發明。

商業、統計、歷史、地理、公民、經濟、行銷,這些領域都和理科無關,但其重要性其實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其實不相上下,甚至更為重要,這是台灣教育很大的問題所在,明明是具備高度啟發性的基礎領域,台灣中學教育卻能把這些知識設計成僵硬的八股考試,完全流於應付考試的形式,即使是理工科目這種具備高度邏輯思考的領域,在台灣也嚴重缺少邏輯啟發的教學模式,等到我自學以後,才發現,其實很多和科學無關的領域,對於國家發展的影響力也很巨大,完全不可忽視,台灣中學教育把文科和理科都當作升學教育的內容,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作用非常低。

培養國民追求知識的慾望,還有知道為何而學,這才是教育的本質,我看見台灣年輕世代想要去除掉中學國文教育中的文言文比例,這其實是很好的,因為上述的教育功能,這在傳統的文言文領域,其實完全做不到,大中華地區傳統的文言文內容,尤其是秦王朝結束後才出現的文言文,很大的內容比例其實是圍繞在儒學這個核心價值,儒學不僅對科技和經濟毫無價值,對於現在政治和商業,更是反向作用,越強調儒學相關的教育,其本質一定會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越來越遠離。

近年來,台灣社會把許多在歐美地區發展相對成功的台灣後裔,稱為台灣之光,很諷刺的,那些台灣之光聞名國際時,有極高機率不是在台灣所發展出來的,完全是靠他們自己天份與努力,以及家人的支持,再加上外國良好的成長環境所養成的,和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當初這些台灣之光要是留在台灣,很可能只是另一個底層窮忙的勞工而已,因為台灣的教育觀念和社會的價值觀,應該早就扼殺他們了。

從很多現象其實突顯,台灣的中學教育模式,和社會價值觀,讓年輕學子們難以從小有在多元領域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只有強調科學或單一領域的教學環境,那樣是失衡的,社會氣氛對於中學教育大多是,在短期內有回報,未來可以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好的工作,中學課綱、升學考試、大學課程,目的都是讓畢業學生就業比例上升或容易找工作,這實在不是現代教育的本質。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IPNC_171213_1501.htm

About joe 2359 Articles
經濟、政治、歷史、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國際商品投資、外幣定存、總體經濟、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blog

4 Comments

  1. 好文章。
    有一點我替作者補充下,之所以號稱文藝復興,其實復興的是羅馬和希臘的傳統,這部分內容在羅馬帝國衰落後,很多文獻丟失了。之後這批文獻被早期阿拉伯地區保存(15世紀前的阿拉伯是相對開明和發達的),後來從意大利開始輸入了這批阿拉伯文獻,加上反宗教和反王權的運動興起,人們翻譯和傳播了這些羅馬希臘書籍,進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最早的純粹的意大利文藝反傳統,到德國、英國的宗教改革,到科學技術的改革(有文獻指出哥白尼的日心說其實是翻譯來自古羅馬時期的著作)。

    這裡面其實最根本的是反對宗教和王權對社會的束縛,那麼最合適替代他們的制度是什麼?就是羅馬共和時期的三權分立,個人認為,三權分立不是英國的發明,羅馬共和時期就有,只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元老院對公民權利的反饋沒有如今的下議院做得這麼徹底,元老們和“元首”乃至後來的皇帝們權力過大,這導致羅馬逐步走向帝國,最後在基督教和經濟危機乃至後面的公民權到民族糾紛中滅亡了,後面的東羅馬帝國基本上在基督教的統治之下了,所以這裡的羅馬指的就是古羅馬尤其是共和時期。

    至於為什麼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這個和英國的傳統和地理位置有關,和時間的關係也很緊密,我們知道英國孤懸海外,從最早的凱爾特人、羅馬人、盎格魯薩克森、威廉征服,英倫三島從來就沒有過於強大的獨裁勢力,因此從大憲章,到宗教改革,到光榮革命,這一系列的動作只體現了兩個字“妥協”,而妥協乃至契約和平衡就是三權分立的核心精神,加上英國剛好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文藝復興,英國的包袱最小,海島最容易隔離歐洲大陸保守勢力的反撲,所以英國最有條件率先走向工業革命。

    當然,後面美國的包袱更小,距離歐洲大陸更遠,地大物博,而且美國的政治制度比英國更加成熟和平衡,參議院也不像英國那樣某種程度是擺設,也沒有王權和宗教的任何遺留,加上美國開國先賢們的英明,所以美國成就霸業就是水到渠成。
    至少美國的先賢們很多認為他們就是新羅馬帝國,從華盛頓的很多建築都可以感受到古羅馬的影響,美國參議院議員叫做“senate”,這個詞在過去直接就是指古羅馬元老院的元老,另外如今的美國憲法嚴禁宗教參與世俗政治。
    關於中華,我想補充的是最接近古羅馬的政治制度是西漢時期,體現為“相權”的獨立,但後面的2000多年,這些政治制度完全消失不見了,我們沒有古羅馬的歷史和傳統,只有勸人服從的儒教,因此有今天的結果也不足為奇,我們要想走向新羅馬帝國,頭腦裡的思想要走的路,比科技技術更遠更長,畢竟,只是抄襲和代工,永遠不可能成為領頭羊。

    倉促有感而發,歡迎斧正。

    • 補充一下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其實也曾經差一點走到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最接近的就是在北宋的時候,之前時代的「存天理、去人欲」,天理也就類似西方的君權神授的概念,這概念因為隋唐之後的亂世備受挑戰,士大夫開始從人欲裡找解釋,雖然不盡相同,但已經有西方啟蒙運動時候否決神權回歸人本甚至是一點科學的精神

      當時候的范仲淹、司馬光的滅佛也同樣有去宗教去胡化的味道在,北宋可以說是從「家天下」、「私天下」往「公天下」邁進的一個里程,只不過之後走到了朋黨論,黨爭四起,以及更之後的岳飛身死,北宋被滅,往後千年就再也沒有朝代接近過這個精神

      中國在政體和意識型態上就再也沒有進步過

  2. 好吧,針對 gordon 的發言我還是說一下吧。
    正相反,我認為,從“宋”開始,中國才真正的進入高度集權的極權社會,體現為政教一體。

    我們知道,科舉制是隋朝發明的,唐朝繼承,但完全形成“八股文”這樣的奇葩存在,則是在宋朝,並且宋朝完全規定了沒有“科舉”功名,你永遠無法做官。

    四書五經乃至八股文,指的是什麼?就是指儒教的經典書籍啊,我知道有很多人不承認儒教是一種宗教,但,我們這裡必須認識到,任何一種政權,你禁止整個社會不准讀別的書籍,必須是熟讀你規定的書籍才能出士入第,好了,你把“四書五經”換成“可蘭經”,你把這樣的科舉社會帶入到現代社會,你能想到什麼國家?

    至於程朱理學,到三從四德,到“存天理,滅人慾”,這裡面貫穿了什麼思想?就是強調集體、服從、不尊重個人思想,不尊重私有產權,不尊重個人權利,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些戒律條款:你是一個女人,你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讀書的權利,因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你嫁人是不能自由選擇的,因為這是父權的體現,你找了個很糟糕的整天吃喝嫖賭的丈夫,天天家暴你,你不能反抗,也無法離婚,因為這是“丈權”的體現,你覺得社會不公平,你不能寫文章攻擊政府、官員乃至皇帝,因為你要服從集體還有”君“權等。

    清朝之後,除了上面的”科舉“繼續執行(官員必須是黨員,必須學習宗教經典),馬教加上了”無私有產權“,集體領導,個人的自由和創造性更是被嚴格限制。這方面就不多說了。總之,就是枷鎖上面再加上一條鎖鏈。

    這就是操蛋和奇葩和天天被外族蹂躪的宋朝,居然有人說宋朝最接近與思想啟蒙運動,其實明朝的外貿商品經濟更發達,畢竟有龐大的人口和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生產力即便緩慢,也會適當發展。但對社會的禁錮,對人們思想的限制,毫無疑問是從宋朝開始加強的。由”唐“開始,中國在世界的存在感和貢獻度越來越弱,就是從”宋“開始的,這裡,宗教僧侶們的貢獻無法磨滅。

    • 關於衛君的看法其實我最早也是同樣認為,也就是學校給的看法,只是漲大後意外讀了更多的宋史,特別是宋仁宗的時期,范仲淹還沒真的當上大官,和呂夷簡共抗突厥的時代,有過對於政權來源的辯論,以前認為來自天理,但被范仲淹、司馬光、歐陽修等人反對,也就是的確有過君權不神授應該來自士大夫支持的討論,來源是韓愈和柳宗元的論述,這有史料記載

      不過這時期很短,而且失敗了,敗於政爭君子小人之爭,哪怕面對突厥入侵兩黨的領頭人呂夷簡、范仲淹握手言和,最後還是走了回頭路,歷史就是這麼有趣,後代走成了極端保守的四書五經、宋朱理學也就是你說的那些老八股極端的政教合一,為了鞏固政權,北宋中後期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外臣和百姓

      這些論述應該說某種歷史翻案吧,有史料,但還是由後人猜測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