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政府在與國際外交攻伐產生衝突時,經常會利用中國境內的民族愛國情結,在商業市場產生抵制消費的輿論,包含日本、南韓、美國、蒙古、挪威、台灣、印度等國家,都曾成為中國消費者抵制的目標。
除了印度掀起抵制、拒買「中國製造」的商品來反擊之外,大多數國家如東亞各國和歐美,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民眾鮮少以愛國主義抵制中國產品,但中國政府卻長期利用貿易與商業市場,來變相要脅不願妥協的國家。
在商言商,各國企業積極在中國市場進行布局,還是以能產生商業利潤的經營為優先,因此真正能對中國貿易形成反抵制的國家並不多,而印度因為本身製造業的營運成本和技術相當低廉,加上在中國的商業布局遠比不上東亞或歐美的規模。
2016年印度對中國的貿易是入超466.3億美元,這是印度最大的貿易逆差國,所以印度在2016年對中國的貿易救濟調查就高達20筆,超過歐盟對中國的9筆和美國對中國的20筆;因此印度和中國之間在服裝、紡織、製鞋等行業就有高度競爭壓力,長遠來看,兩國政府透過貿易戰互相競爭,在所難免。
過去中國的貿易要脅手段不勝枚舉。南韓部屬薩德(THAAD)終端高空防禦系統,中國不僅對南韓實施經濟制裁,民間也掀起抵制購買韓貨的輿論;蒙古則是因為接待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被中國將商品出口變相額外增稅。而挪威因為中國人權運動家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被中國政府干預減少進口鮭魚、日本在釣魚台主權爭議上,被中國以禁運重要稀土材料來報復,菲律賓則是由於南海黃岩島事件,中國政府施以管制遊客赴菲律賓旅遊和停止香蕉農作物進口來懲罰——進出口貿易一直是中國政府用來箝制貿易國的重要手段。
但是中國政府最近一年來又增加了其他管制手段,那就是對於想進入、或早已在中國市場經營的外國企業,進行更為嚴格的資訊或產品審查機制,或者迫使外國企業將其重要技術進行轉移授權,做為繼續在中國市場做生意的通行證,網路搜尋引擎巨頭Google和社群網站Facebook都是審查機制下的受害企業,2017年中國政府開始嚴格實施管制VPN(虛擬專用網絡)的使用,全球最大手機公司,Apple配合中國政府,下架了App Store中國地區的所有VPN程式,原因是因為:「程式違法」,人們應該不難想像,為何Apple會有如此作為?
Apple甚至還願意在中國境內設立數據中心,可以預期如果中國政府未來要求Apple交出中國用戶的個人資料,Apple恐怕很難不妥協,畢竟中國市場帶給Apple營運利潤相當龐大。其他產業像是汽車和半導體,也面臨中國政府要求技術轉移的壓力,沒有技術轉移,外國企業要打進中國市場的難度就會增加。
畢竟高階技術和專利的研發曠日廢時,而且砸錢和花時間也未必能成功,國際高科技廠商自然明白中國一旦取得關鍵技術,再透過扶植國有企業,提高市場市佔率來提高競爭門檻,這些外國企業未來勢必會面臨生存威脅。
中國企業不重視智慧財產權是全球眾所皆知,山寨和盜版文化在中國境內深植民心,用市場換取技術,省時又省成本,無疑是快速提高競爭力的捷徑,而且只有像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等人口眾多的國家,才能用市場規模來當談判武器,但印度、印尼、巴西的民間消費成長爆發力不足,美國則是高階技術產出大國,不需要換取落後技術,全球只有中國透過國內龐大市場,來迫使外國企業交換高階技術的動作最顯眼。
所以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也保有戒心,像是中國積極想要獲取的半導體技術,無論是Intel、三星、SK海力士還是台積電,都高度保護自家技術,盡可能採取獨資營運以維持自身的競爭力,避免中國企業學習或仿照技術,成為未來的潛在競爭對手,屆時自己恐怕不僅會失去中國市場,更可能連其他海外市場都要拱手讓人,中國高鐵在全球數十個國家的高鐵計畫案就是案例,透過向歐美日等跨國合作企業取得關鍵技術後再自行整合,如今已可以向海外輸出高鐵建設,成為日本高鐵在海外的最大競爭對手。
美國總統川普在2017年第三季,很可能就會用「1974年貿易法」301條款,來調查中國透過要脅美國企業以智慧財產權和先進技術轉移,才能進入中國市場的行為。因為在中國政府的管制下,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可能不得不違背既有的商業倫理和原則,中國會在初期先給予蠅頭小利讓你依賴中國市場經濟,後續再用高度依賴的習性,讓越來越多企業願意以自己的核心價值和商業道德,換取中國政府妥協下的市場利益。
這種不良商業風氣,未來勢必會對美國自身利益和國家主權造成嚴重傷害,包含實施高度關稅壁壘、國家資源補貼出口、透過民族或愛國輿論扭曲國內市場,造成外國企業不平等競爭、盜版智慧財產權或併購外資取得技術轉移等等,都是中國政府慣用的手段。
和中國貿易越密切的國家,實在不得不對中國提高警覺,及早預防。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66836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