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房地產崩盤站起來的奇蹟

2001年美國網路科技泡沫爆發以後,當時的美國總統Bush並不打算從根本挽救經濟,反而是採取「高債務比重」的舉債經濟發展模式,透過擴大發行 國債,向未來借錢,高槓桿借錢刺激經濟,美國財政支出當時都不以還債為優先,而是繼續加碼借錢,改善美國重要的基礎建設,讓經濟建設提升經濟,藉此改善國 家稅收,企圖讓經濟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

但當時美國科技業崩盤以後,科技業和製造業等許多產業的營運利潤已無法和2000年以前相比,美國經濟成長的主力是民間消費和民間投資, 這些原本可以讓經濟成長的大量的資金,競相湧入房地產業,因為投資房地產的報酬率最理想,風險最低,反而是許多製造業和服務業陷入景氣低迷,因為房地產的 不健康成長,反而墊高了所有產業的營運成本,「人民不可無住宅,商店營業也不能沒店舖」,房地產成本上漲吸乾整個社會,排擠民間內需消費,因為房價增高會 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企業雇員需求減少,勞工平均收入減少降低消費,企業銷售量降低。因此企業利潤隨之降低,企業就把錢投向房地產,然後房價升高,企業的工 廠和辦公室,全部都要被迫提高租金,所有的服務成本上升(圖一)。房地產是一個循環死結,景氣越低迷,房地產相對越安全。

如果大多數的產業報酬率都低於房地產投資,人們就不敢冒險進行技術或科技性的風險投資,大多數人和資本家逐漸趨向保守而投資房地產,造成實質生產力難以再 提升,大部分產業都成為低毛利沒有長遠利潤,只剩下炒作民生必需的房地產業,直到房地產泡沫崩盤,接著進入長期的經濟衰退。

圖一、房地產是一個循環死結,景氣越低迷,房地產相對越安全。

從圖二可看出來,美國從2000年經濟短暫蕭條後,興起了房地產炒作,甚至還達到新屋銷售接近140萬棟的歷史紀錄,美國全民炒房,銀行甚至把房貸給銷售 到全世界,因為美國房地產業已經包裝成「金融商品」,美國房地產崩盤,全球經濟跟著重傷,美國房地產大量滯銷,法拍屋數量暴增(圖三),房地產瞬間成為負 報酬率,乏人問津。

圖二、美國房地產炒作,熱銷後又大量滯銷

圖三、美國房地產滯銷、法拍屋於‘08年 遽增

Obama 改革並開發新產業  讓市場脫離供過於求

2009年,美國總統Obama上台,著手開發新產業,發展新的產業是振興經濟的首要步驟,新產業才能打破原本的僵局,讓市場脫離長期供過於求的狀態。站 在投資人的立場來看,只要有高報酬率,投資人也會願意把資金投入新的產業,所以美國政府改革能源業,發展油頁岩技術,開採大量天然氣,發展替代能源,生產 生質能源酒精,改善電力供應設備效能。美國是公路運輸為生命線,面積這麼廣大的國家,依賴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因為幾乎所有產業都需要能源,只要降低能源成 本,所有產業利潤立刻間接受益而提升,而且還拯救了汽車產業。美國家庭必須換車才能使用便宜的替代能源,解決工人和汽車製造商的分歧,讓汽車產業更新設 備;研發使用油電混合、生物燃料、清潔能源的高效能環保汽車;協助美國國內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克萊斯勒(Chrysler)、福特(Ford),在美國的汽車廠房投入大量資金做產業升級,整個汽車產業總計增加將近十六萬個工作職 缺,讓美國汽車產業東山再起,而且生產生質能源還間接讓農業受惠。

改革醫療業 設計健保制度

接著改革醫療業和設計健保制度,為美國進入高齡化人口大幅增加做準備,改善 教育架構,發展科學和技術產業,培養能夠勝任各式各樣的技術人員,以供應企業需求。努力在全國各地培訓超過200萬美國人,讓他們掌握能夠直接解決就業的 技能,學生完成在高等教育攻讀商學、科學和工程學,就送他們到全國各地發明新產品,創造新就業機會。

製造業回流 減稅補貼

降低製造業的營運成本,把工作機會從海外帶回美國,降低國內失業率,修改法 規,讓工作外包的企業無法獲得減稅,額外補貼把工作機會遷回美國的本土企業,高科技製造商在美國本地製造產品加倍減稅,改革金融業和降低借貸成本,讓中小 企業願意融資擴張營運,增加公共建設,挽救建築業的失業人口,美國政府動用了各種措施,來達到提升美國所有產業的營運利潤。

美國政府把發展重心擺在醫療、高科技、電腦科技、汽車、再生能源、教育,讓 這些產業因為消費市場產生職缺。透過這些整合,讓美國產業再度升級,將美國逐漸拼湊成未來的科技大國,只要投資有報酬,投資人把資金投入,企業產生生產, 人民有收入願意消費,企業自然能獲利,景氣就復甦了,房地產業的營運利潤低於其他產業,資金又回到製造業和服務業與農業,然後人民消費,企業獲利且發放薪 資,人民有收入,資金在民間企業和人民手上流動,達到經濟成長的要素。

圖四、企業獲得利潤、人民有收入,資金自然流動

土地私有財是華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因為和其它投資項目相比,租金收入和產業 價值,都是相對穩定,實體產業經營者當面對不景氣的時候,很容易把整個生意賣掉或者關閉,將資產拿去購買房地產,然後轉為出租的方式,所以經濟越停滯,反 而房地產投資越有吸引力,這時房地產是安全的投資項目,當一個國家進入發展末期,在這個國家做什麼產業,大家心知肚明都是沒有長遠利潤的,投資人自然會逐 漸趨向房地產投資,所有產業營運越來越差,民間消費難以大幅成長,人民面臨的生存壓力也會增加,最終總是導致社會變得動盪不安,政府臭名昭彰,所以各國政 府通常寧願維護房地產的價格,也不太願意打壓房地產價格,等房地產業真的出問題再來解決。

從日本、西班牙、義大利、英國、美國的例子來看,當國家勞動人口比例上升潮巔峰結束,房地產對於提升經濟成長力基本上都是灌水效果而已,一旦房地產崩盤,國家將陷入長期衰退,房地產泡沫是國家發展的過程,從繁榮到衰退,這是遲早得面對的未來,但房地產崩盤並非無解,美國就是從房地產崩盤中站起來的最佳案例,不過政府的應對措施必須非常有遠見,否則很可能像日本的模式,房地產崩盤後,經濟長年一蹶不振。

About joe 2352 Articles
經濟、政治、歷史、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國際商品投資、外幣定存、總體經濟、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blog

8 Comments

  1. 一整個感覺就是在說台灣大有為政府的德政, 後面接手的人真的會很辛苦, 比歐巴馬還辛苦….
    版主回覆:(09/23/2013 03:26:13 AM)
    接手的人根本是砲灰

  2. 感覺台灣是個爛攤子
    版主回覆:(09/17/2013 04:37:37 AM)
    其實台灣這組牌和已開發國家的現況相比,也沒有非常差,要看主政者怎麼打這副牌

  3. 如果真的又是伯老繼續做的話就跌破大家眼鏡了吧
    那FED方向應該不會改變繼續緩減QE,第四季還是會有回檔風險嗎?
    債務上限好像是個地雷啊
    版主回覆:(09/17/2013 03:50:47 PM)
    我認為回檔在10月前可以結束,如果回檔真的有出現的話

  4. 您好,感謝您這篇文章讓我頗有收穫,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夠瞭解。
    我想問的問題或許有點大,但還是想請教…拍謝~
    那請問…文末提到的日本的模式,是否也可以發一篇文簡述一下所謂其模式為何,
    以及其發展脈絡呢?
    或者哪裡有值得參考的文章可以指引一下,
    非常感謝!
    版主回覆:(09/18/2013 11:51:20 AM)
    日本的模式是房地產崩盤以後,資金無法轉移到民間投資,沒有民間投資,日本的產業長期之下,很難在國際市場殺出重圍,短期內不至於失去競爭力,但長線會逐漸在國際上失去競爭力

  5. 台灣目前的資金也是大量的湧進房地產(如圖一),前一波房地產的低點是2003年的SARS,2008年隨著金融海嘯小幅的滑落,2009年迅速的又回到上漲的常軌。看看目前股市的日平均成交量大約750億左右,比起過去1200~1500億的常態量,成交量幾乎是腰斬,由此可以看出股市的資金活水是多麼的枯竭。
    1990~2000年,政府扶植了許多科技產業,每年的GDP成長率維持5~6%,房地產呈現緩跌,這10年大概是台灣經濟產業最光輝的10年。現在的政府,要如何將資金導向一般的產業(製造業、服務業、農業、軟體業)?
    1. 扶植台灣具有利基的優勢產業(軟體設計、生技產業、餐飲觀光)
    2. 溫和漸進的提高利率(反正現在企業也不太融資擴廠,大多發公司債)
    3. 放著擺爛,等待人口衰退,房屋的需求下降
    還有什麼方法呢?
    版主回覆:(09/19/2013 04:51:18 PM)
    1.扶植台灣具有利基的優勢產業是必要的
    2.針對特定產業提高融資或貸款利率,台灣的所有產業並非都可以承受利率上升
    3.趕緊轉移資金流向,台灣經濟成長越來越低,政府必須制訂出有利於勞工的政策,人民收入提高,並且擴大抑制房地產吸引資金的力量,讓資金流往民間消費擴大成長,這樣改善機會也許會出現。

  6. 現在的政府共犯集團(包括立法者,財團,建商)可以用炒房地產的方式讓自己口袋飽飽
    幹嘛要將資金轉到其他產業?
    台灣垮了又如何?
    這些錢賺飽的人早就想好垮之前要怎麼拿賺來的錢鋪路逃命了
    版主回覆:(09/24/2013 10:22:03 PM)
    所以人民要積極參與社會議題,迫使政府改善,不改善就讓他下台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