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文章)外匯升貶值對國家影響


這篇是2010年的文章,作者Blog如下
http://byxucs668.blog.163.com/

讀者需要原文可以自行google
徐昌生:匯率問題大家不要再聽信訛傳
Joe僅節錄部分文章
修改部分中國用詞為台灣用語我認同文中外匯解釋的部分但沒有認同作者全部的觀點等待行情之際,另外分享一些總體經濟的邏輯看法

  有一個故事不得不反復提起,雖然故事的內容早已老得掉牙了無新意,但對於沒有經濟學知識的老百姓來說,學習它對理解匯率原理至關重要。
  說是人類尚處在以物易物的蒙昧時代,某甲製造了兩柄犀利的斧頭,某乙射死了兩隻肥壯的野羊,甲只需其中的一柄便足夠自己砍伐樹木,另一柄只是閒置;乙一時半會也吃不了兩隻羊,另一隻放長了時間就會腐爛變質。於是,兩人便自發地將多餘的東西進行交換,儘管斧頭還是斧頭,野羊仍是野羊,他們的數量與品質並未發生任何變化,但是雙方的情況卻因為交換而得到了改善,因為雙方都用自己多餘的物質換回了對自己有用的財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平等自願的交換使各種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得到分配,能使交換的雙方增長財富。從這個故事推廣開去,要想使一國一地的百姓更加富有,就必須通過合理的政策來促進更加廣泛的交換,交換越多,百姓致富的步伐就越快。當然,人類早已進入了使用貨幣的文明時代,但是交換本質並未發生任何改變,貨幣只是充當了交換的媒介而已。
  對外貿易與國內百姓之間的交換並無本質上的不同,同樣是以他之長補我之短,以己之有換己之無,使各類資源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與使用,當然也能促進交換雙方的財富增長,這就是為什麼各國政要都把捍衛貿易自由作為口號吊在嘴上的原因。但對外貿易與國內又有不同,因為各自的產品在計價時使用的貨幣並不一樣,美國人用的是美元,中國人用的是人民幣,用多少元人民幣的中國產品才能換回一美元的美國產品,這是一個難題,於是匯率的問題應運而生。
  假如甲國什麼資源產品都有,而乙國資源產品匱乏,此時甲國的鈔票就更值錢,因為乙國迫切需要甲國的產品資源,它情願用更多的產品來換取甲國的鈔票以購買甲國的資源,否則甲國就不會與你交換。
    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假如乙國原先迫切需要甲國的石油資源,後來他們在自己的境內發現了一座貯量豐富的大油田,那麼乙國對甲國的石油資源需求就會下降,此時乙國的鈔票相對於甲國的鈔票自然就會升值。因為乙國缺油的窘迫已經得到了緩解,原先換1噸甲國汽油願意拿出10噸糧食,現在可能只願意拿出5噸糧食。
    以中美兩國而言,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其實是由中國對美國(或者說世界市場,因為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各類資源產品和美國(或者世界市場)對中國各類資源產品的供需決定的,就象一國之內的物價是由供需雙方決定一樣。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在世界市場上的價格。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彼時中國缺少製造技術,小車、電腦、製造設備和大飛機皆不能造,而中國又急需這些東西以支援現代化建設,於是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就非常不值錢,因為,一方面我們迫切需要美元在美國乃至世界市場購買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另一方面就算外人拿到了大把的人民幣卻在中國市場上沒有什麼他們需要的東西可採購。就現在海地的貨幣不值錢道理一樣,因為你現在即使擁有海地的貨幣,但因為其已遭受嚴重地震,你根本買不到你需要的東西。
  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除了大飛機之外,不僅自己能夠製造電腦、小車和各類製造設備,而且能夠利用這些設備和中國勞動力的優勢,生產出更多鞋子
襪子領帶打火機等諸多輕工產品,這樣,一方面我們並不需要更多的美元去美國購買工業產品,因而對美元的需求就下降了;另一方面美國人拿到人民幣後卻可以在中國買到價廉物美的輕工產品,因而他們對人民幣的需求上升了,這一降一升,意味著對美元的需求減少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人民幣理所當然越來越值錢了。也就是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是勢所必然。
  現在的問題是人民幣該升到多少才合適?有的專家說,匯率問題是主權問題,升不升應當由我們國家自行決定;有的專家說,人民幣已經在近幾年間升了很多,不能再升了;有的專家學者乾脆說,人民幣不僅不應當升值,還應當貶值,因為貶值意味著我們的產品價格便宜,更有利於搶佔世界市場。
  如此眾說紛紜,老百姓一頭霧水。但是,從前文所敘的平等自願的交換能夠促進雙方財富的增長這一基本原理出發,我們仍然可以對這個貌似高深莫測的問題找到清晰明瞭的答案。任何一方交換的目的從主觀上說都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雖然客觀上也有助於他人。對外貿易,如果我們僅僅是把東西賣了出去這還不夠,我們還必須把賣東西換回的美元再到美國市場上買回我們需要的東西,這樣,交換才算完成。如果只賣不買,那意味著我們的東西倒是給了別人,但別人的東西卻沒有給我們,這樣的交換也許是促進了美國人的財富增長,但卻沒有使我們自己的財富得到相應的增加。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專業分工的時代,要真正徹底地完成兩國之間的交換,既要依賴出口公司也要依賴進口公司。如果出口公司只管把產品賣到國外去,而進口公司卻不願意用出口公司換回的美元來完成進口,則意味著交換並沒有完成。有一條標準可以衡量匯率是否正確,那就是出口公司換回來的美元能夠毫無障礙地賣給進口公司,進口公司願意收購這些美元並全部用於進口,此時就意味著交換的徹底完成,也就意味著我們的財富得到了增加,因而這樣的匯率就是正確的。
  舉一個例子可能有助於大家對上面一段話的理解。假定中國某汽車廠出口一批高檔汽車給美國,美國人願意出100萬美元購買,超過了這個價格美國人就寧願自己製造或者到他國購買。此時,汽車廠要不要做這樁生意既取決於製造成本,也取決於匯率。假如汽車的生產成本既定是600萬人民幣,能不能賣的關鍵就看這100萬美元拿回國內可以換成多少人民幣。中國是一個外匯管制的國家,汽車廠拿到這100萬之後,必定會到國有商業銀行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去兌換人民幣,因為按照外匯管制局規定的比例兌換人民幣比直接與進口企業兌換更加合算。如果按照1美元兌換6.5元的人民幣計算,則這批汽車可以賺50萬元人民幣,這生意當然可以做;假如國家將其更改為1美元只能兌換5元人民幣,則這生意就不能做,一定要做就意味著要虧損100萬元人民幣。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人民幣的匯率越低(也就是1美元能夠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比如說1美元可以兌換100元人民幣,則出口企業的生意將毫無疑義地興盛無比。
  但是,問題到此並沒有完結,人民幣不值錢固然有利於我們出口,可攢美元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用這些美元從美國或者世界市場上買回我們國內需要的東西,此時要靠進口企業擔綱大任。進口就需要美元,那麼進口企業該用什麼樣的價格向銀行購買美元呢?當然是要按照銀行從出口企業購買美元的價格執行,並且要加上手續費,否則銀行豈不賠本?可是,此時進口企業根本就沒有積極性,因為按照6.5元人民幣才能兌換1美元的價格來購買美元,進口企業覺得除了少數諸如大飛機之類的高科技產品之外,其他幾乎無論買什麼回到國內都不合算。
  有兩個現象可以作為輔證。一是中國的外匯儲備在什麼時候會大把用上呢?一般都是某某領導帶隊去一趟美國或者歐洲,結果回來時往往就簽訂了大手筆的訂單。一般人也許會奇怪,怎麼中國的企業家都成了小孩子,該不該進口,難道還要日理萬機的國家領導人把關嗎?其奧妙就在於,中國的企業用現行的匯率去購買國外的產品大部分都不合算,只有國有企業在政治任務當前的情況下,才心甘情願或者無可奈何地去充當冤大頭!二是中國人出國旅遊往往捨不得花錢。旅遊者在出國之前往往會兌換很多美元,可是到了美國買一瓶礦泉水也要思量再三,因為我們這些美元是用人民幣換來的,當我們使用它時,我們必定會將其換算成人民幣而計算成本,可是,這樣一計算,我們發現美國的許多產品都比中國貴很多,喝多了礦泉水也意味著不划算,所以他們又把美元帶回來重新換成人民幣。也就是說,在現行匯率制度下,我們大部分中國人是用不起美元的。
  講完上述例子,讀者諸君應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假定匯率正確的話,銀行的金庫裡帳號上就不會有太多的美元堆積,因為它們從出口企業處買來的美元早已被需要進口的企業或者出國旅遊者買走了,可事實是我們的國家已經堆積3萬億龐大無比的巨額美元,您能說這樣的匯率是正確的嗎?
  那麼,目前到底應該以多少人民幣去兌換1美元才算合理呢?其實,除了市場,任何專家學者都無法解答這個問題。因為市場總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個國家對外國資源產品的需求及外國對該國資源產品的需求都是動態的,什麼統籌一攬子物品價格來綜合計算,什麼採用固定的比價緊盯美元的策略,以及將匯率一勞永逸地固定在某個數值上,都可能離真實的匯率差之千里。
 正因為市場是處於永恆的變化之中,幾乎所有的市場經濟國家對匯率都不進行強制干預,也不進行大量的外匯儲存,而是讓百姓根據自身的需要自由保存與兌換,這樣的匯率才能真正反映市場的需求,才能使出口與進口達成平衡,此時的匯率才是正確的真實的,才能真正地促進交換雙方的財富增長。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匯率是否自由浮動,就成為國際上通行的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的重要標準。
  當然,匯率自由浮動,將給出口企業帶來風險,比如三個月前是1美元兌換6.5元人民幣,於是企業接了一1000萬美元的生意,可是三個月完成加工製作之後,匯率變成了1美元只能兌換5元錢,意味著收入將從6500萬元人民幣降到5000萬元人民幣,那麼這張訂單完全有可能會從盈利變為血本無歸。所以,對於出口企業而言,他們希望人民幣匯率起碼是穩定,最好是貶值,無論如何也不要升值。
  回到前面汽車的例子,出口一批高檔汽車到美國,我們的生產成本是600萬元,美國人只願意出100萬美元購買,如果按照現行的匯率汽車廠可以賺回50萬元人民幣。但如果國家放開匯率管制,按照市場需求美元在中國並沒有那麼值錢,人民幣勢必升值,假定升值到1美元兌換5元人民幣,則汽車廠在真實的市場價格下,每生產一批汽車,實際上虧損100萬元,這生意其實是不應該做的;但如果外匯管制局強制人民幣繼續貶值,比如貶到1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則每汽車可以賺到400萬元,這對汽車廠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鈔票。
  需要提請讀者諸君注意的是,不管美元兌換多少人民幣,即便是1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汽車廠能夠大發橫財,美國人對這批汽車也只付了100萬美元,我們國家只能憑著這100萬美元從美國市場上拿回100萬美元的商品。既然美國人沒有多付錢,但汽車廠卻賺得盆滿缽滿,這錢是從哪裡來的?
  這錢其實與美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汽車廠把100萬美元交給商業銀行按固定的匯率標準兌換來的。中國像汽車廠一樣的出口企業何止千萬,他們因為在現行的匯率標準下有錢可賺,必定會拼命地加大生產出口國外以換取美元,再將這些美元從國內商業銀行裡兌換出人民幣,有錢可賺企業當然會樂此不疲。
  問題是,商業銀行兌換美元的錢又是從哪來的,按道理應當是來自進口企業對美元的購買,這樣一個國家的進出口就平衡了。可前面已經講過,按照現在的匯率標準,進口企業根本就沒有進口的積極性,美元只進不出或者多進少出,商業銀行再多的錢也經不起出口企業的兌付,它們就只好把美元賣給央行,因為這個兌付標準是央行制訂的。央行本沒有足夠多的錢來支付,因為央行並不是盈利單位,它除了各商業銀行存在那裡的存款準備金之外,並沒有其他的資金來源,但這並不妨礙央行能夠付出錢來,因為央行有印鈔的權利。隨著出口企業美元的不斷流入,央行就開動印鈔機按照美元數額的6.5倍印刷人民幣向出口企業支付,然後這些人民幣再通過出口企業的生產採購環節全部流入了國內市場。
  你想想,中國現在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3萬億美元,那麼央行為此多印了多少人民幣投放市場呢?心算一下你就能得出已經投放了近20萬億的人民幣。其實,還不止這個數,因為以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外匯價格是1美元兌換8元多人民幣。一方面是許多東西都運了國外,一方面是國內的鈔票在不斷印刷,東西少了錢卻多了,你現在明白了,為什麼我們在國內總是感覺到人民幣在不斷貶值嗎?
  人民幣不升值,就意味著出口企業能夠生產興旺,企業有利潤,工人不下崗,這對出口企業當然是好事一樁,這也是出口企業言之鑿鑿反對人民幣升值的理由。可是,外匯管制局決策不能僅僅考慮出口企業的利益,更多的是要考慮全社會的利益。我們還是來看看人民幣不升值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怎樣的災難性後果?
  一是中國的財富將會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而同等的財富卻換來更少的美元,因為匯率偏低意味著我們換回等值的美元需要用更多的東西,說白了我們是在送東西給別人;二是貿易摩擦會越來越多,因為外匯管制局不讓人民幣升值,就只能靠印刷人民幣來兌付美元,相當於動用全國的力量給出口企業補貼成本,損害了其他國家與中國出口企業生產能力類同企業的利益,這不符合WTO的規則;三是產業結構將會更加畸形,因為出口企業產品低價賤賣也能賺錢,原本是不應該投產的企業會因為出口換匯帶來利潤而拼命地加大投資,中央反復提出的所謂減少出口增加消費為目標的經濟結構調整終將化成泡影;四是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不斷緩解,國外的消費能力已逐步恢復,出口增多則美元儲備還會繼續增多,為了兌換美元只好大量發行人民幣,國內通貨膨脹自然是捲土重來愈演愈烈。
  有的人看到這裡,或許還心存僥倖,人民幣不升值畢竟使我們中國的外匯儲備坐上了世界第一把交椅,這說明我們中國現在有錢了,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積貧積弱了。然而,天量的外匯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財富在手牢不可破,它同樣面臨著不斷縮水貶值的可能。
  當我們刻意用偏低的匯率來換取外匯時,攢錢的過程中我們用更多的東西換來更少的美元,這意味著在做生意的時候就已經吃虧了一次;當我們用外匯儲備來購買美國的各種基金股票時,基金股票價格大跌(如黑石基金)又讓我們損失了一次;當我們用外匯儲備來購買各類債券時,因為這些公司(如房地美、雷曼)的破產或虧損我們又損失了一次;當我們用1/3外匯儲備來購買美國聯準會債券而自以為高枕無憂坐收紅利時,美國聯準會正在深陷債務危機,其信用等級被仲介機構下調,這些債券在出賣轉讓時價格又將下降,這意味著中國人的外匯又將大幅度地縮水。以上幾個方面的損失動輒都是天文數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查查相關資料。
  更令人尷尬的是,現在我們已經陷入了一種進退維谷的兩難處境,因為我們的積的美元實在太多,為了保值我們用它來買了許多美國公司的基金股票和美國聯準會的債券,現在我們是買什麼,什麼就一路高漲,我們想賣什麼,什麼就一瀉千里。表面上看我們的確是擁有天量的外匯儲備,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需要把這些基金股票債券變成現金的時候,這些金融產品的價格無疑會大幅下跌,其損失恐怕難以估量。
  最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是個窮國,最多也只能算是個發展中國家,這3萬億的外匯儲備意味著中國人已經送出了超過20萬億人民幣的財富給美國,而我們卻沒有從美國人那裡拿回相應的財富,美國人只給了我們一張3萬億的借條,甚至連借條也談不上,因為美國人並不因此給我們利息,而且美元是美國這個主權國家有權不斷印刷使之不斷貶值的。
  當然,這並不能去責怪美國人黑心,美國人支付了美元就意味著他們願意與我們交換,問題是我們的匯率制度使中國人無法去使用這筆錢,這樣的制度不應該改革嗎?
  看了上述講解,也許有人不免滿腹狐疑,既然中國現行的匯率制度對美國人有利,為什麼美國人反而喋喋不休地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呢?難道美國聯準會是活雷鋒!
  從整體上說,人民幣不升值固然有利於美國人的利益,但是同樣也會損害另一部分美國人的利益。他們是誰?他們就是與中國出口企業生產同類產品的美國企業。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的產品遠渡重洋去美國就沒有了競爭力,但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或者說中國人以國內通貨膨脹為代價支援了這些產品,使他們有絕對的競爭優勢而能夠輕而易舉地打敗美國產品,從而使美國的同類企業減產倒閉和工人降薪失業,這就是為什麼東西便宜賣給別人,反而會遭到別人反對的真實原因。大家要注意的是,這前後兩個別人是有區別的,前面一個別人是美國的消費者,他們希望中國人的產品越便宜越好,他們並不反對甚至是支持人民幣不升值;後面一個別人是美國的同類企業和隸屬於這些企業的產業工人,他們因為工廠倒閉或減產,使自己的收入不斷減少,他們當然會呼籲美國聯準會要對中國的匯率政策予以干預,他們是中國不正確匯率政策的受害者。美國的政體眾所周知,官員們不可能不要這一部分選票而置這些人的利益於不顧,而且這些人受到的傷害正在發生,因此他們的反對比一般消費者的支援更加堅定強烈。所以說,正確的匯率利人利己,錯誤的匯率害己害人!
  再看一則流傳甚廣的反對人民幣升值的笑話:2010年,一美國人到中國旅遊,用10萬美元兌換到68萬人民幣。在中國吃喝玩樂了一年,花了18萬人民幣。2011年,他要回去了,到銀行去,因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到1比5,這位美國人用剩下的50萬人民幣換回了10萬美元。來時10萬美元,回去還是10萬,瀟灑一年,毫髮未損,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不懂匯率的人看了這個故事,立即對人民幣升值深惡痛絕嗤之以鼻。這個笑話從邏輯上來說並非杜撰,故事完全有可能在現實中發生,這也是國外熱錢不斷湧入中國的原因。但是,造成這樣啼笑皆非的結果,是應當怪美國人乘隙而入,還是應當反思我們匯率制度的顢頇僵化。人性總是自私的,中國人外國人並無區別,當我們人民幣不升值而導致經濟結構混亂和國內通貨膨脹不斷加劇時,外國人斷定這種荒唐制度不可能長久維持,因此將熱錢引入中國而大賺一把。面對熱錢的不斷湧入,我們現在用的是兩招笨拙的方法,一是堵住不讓進,但是中國的金融市場正在不斷開放,地方外匯管制局的招商引資仍是如火如荼,堵是堵不住的;二是堅持不升值,但這樣做只會導致中國的外匯儲備越來越多,通貨膨脹更加一發不可收拾。說穿了,在現行的匯率制度下,如果我們不想熱錢湧入而使外國人大發橫財,我們就必須面對經濟結構嚴重混亂和通貨膨脹肆虐橫行的苦果。不要怪美國人太狡猾,實在是中國人太無知!
  為什麼我們的外匯儲備總是以美元為主,而無法多元化,比如多儲備一些歐元、英鎊或者瑞士法郎等?為什麼人民幣很難國際化?
  由於人民幣被低估,出口企業賺取美元再回國兌換人民幣非常合算,所以出口企業非常願意用美元結算。同樣,與出口企業作貿易的外國企業也願意用美元結算,因為他們要賺人民幣更是難於登天,而中國的產品用美元購買他們覺得非常便宜,買賣雙方如此情投意合,流入中國的美元自然是越來越多。更何況對企業來說,美元是世界通行貨幣,用美元買賣方便無礙,所以即便是與歐洲國家做生意,他們也是用美元或者換算成美元來計價與結算的。至於第二個問題,本質上與第一個問題異曲同工,既然出口企業以及與出口企業做生意的外國企業,都覺得用美元結算比用人民幣結算更便宜,誰還會用人民幣來結算呢?即使是央行採取非常行動,白送或者白借一些人民幣給其他國家,當這些從天而降的人民幣用完之後,買賣雙方還是要回歸美元結算,除非,央行不斷地將人民幣白送下去。因此,匯率制度不改,人民幣國際化就永遠無望。
  還要告訴大家一個令人喪氣的消息,那就是中國這幾年所謂引進和利用外資不斷增長的成績其實都是假的,至少成績是沒有像輿論宣傳中那麼巨大。表面上看我們是引進了不少外資,每年在數字上都有增長,但這些外資根本就沒有得到利用,因為,這些引進的外資與我們做出口貿易的得到外匯並無本質區別,這些外資引進之後並沒有被進口企業所購買,用以進口外國的產品以支援國內建設,而是躺在了外匯管制局的專門帳戶上,再經由央行印刷人民幣來兌換。說白了,外資是引進了,但沒有被真正利用,只是外匯管制局帳戶上多了幾個數字或者庫房裡多堆了一些花花綠綠的美元紙張。
  嚴格地說,中國在現階段根本就不需要再提供特別的優惠政策來引進外資,自己的外匯都達到了3萬億,已經到了不知道怎麼用不知道放哪裡的程度,地方外匯管制局還在不遺餘力地為引進所謂外商投資而在稅收、土地、環保等方面提供空前優惠,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如果大家認真地閱讀了前面的系統闡述,那麼相信大家都能對巨額外匯是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已經心中有數。從表面上看,出口企業用外匯換取人民幣,商業銀行都是支付了人民幣的,商行沒有不勞而獲;而商業銀行再拿外匯到央行來兌換人民幣,央行也是支付了真金白銀的,央行也不是巧取豪奪,這正是央行說巨額外匯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錢的直接理由。可是,通過學習前面知識,我們已經明白,央行所支付的鈔票是毫無節制地開動印鈔機印出來的,本質上就是通過全國人民的通貨膨脹來兌換外匯,這外匯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又是什麼呢?
  外匯管制局為自己申辯說,這是央行對全社會的負債,意思是當中國人要用手中的人民幣來購買外匯時,央行還是要把多印的鈔票收回,而把手中的外匯還給老百姓的,正所謂欠債還錢。這理由看似成立,但問題是只要匯率制度不改,這一天就永遠也不會到來。再退一步說,就算負債之說能夠成立,筆者想問,這筆債的債權人是誰?歸還期又是哪一天?世上哪有這麼好的債務,既無明確的債主,又沒有確定的還款日期!難怪外匯管制局對欠上這樣的債務鍥而不捨絕不放棄。
  那麼,外匯管制局說巨額外匯不可用來分發給百姓,或者用來作為養老基金改善民生時將會導致通貨膨脹,這個理由又是否成立呢?
  從表面上看,這個理由是成立的,因為美元是無法在中國流通的,當外匯管制局把天量的外匯無償分給百姓時,百姓勢必要拿這些美元到銀行兌換,銀行無法將這些外匯賣給進口企業就只好再賣給央行,而央行無力支付就只能再一次開動印鈔機,這樣國內的通貨膨脹當然是雪上加霜。乍聽之下,央行的解釋非常有理,但如果我們更改一下思考問題的角度,說央行杞人憂天一點也不為過。
  美元在國內的確是不能流通,的確是不能用於百姓的購物或者投保,但是,美元卻是可以在美國乃至世界各地能夠買到東西的貨幣,有人想購買或出售,必定會有人會出售與購買,市場的流通便能解決任何企業與個人的兌付問題。只要中國外匯管制局放棄固定的匯率政策,或者說央行不要用高於市場價格的匯率擾亂市場,中國的百姓分到了美元自會以合適的價格賣給了正在準備進口的企業,進口企業自然樂意用比現行匯率更低的價格(即等值的人民幣兌換更多的美元)來換取自己需要的外匯,然後再用換得的外匯購進中國市場急需的商品。如是此,外匯就完全可以用來促進內需和保障民生,也絕不會帶來新的通貨膨脹。
  可以預料的是,百姓分得美元後,美元在國內的價格一時會陷入混亂,有人賤賣,有人貴買,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美元在中國的階段性均衡價格必定會產生,這樣一來,固定的匯率政策必定土崩瓦解,外匯的兌換就只能由買賣雙方或者說由市場來確定了,屆時企業出口或進口是否值得就有了真正的市場標竿
  中國的許多問題,原本只屬於經濟策略,完全可以充分地討論爭議,然後尋找最佳之策。但是經濟政策一旦沾上政治,說白了就是某個領導人針對某一現象發表了意見,整個中國的輿論立馬會千人一面眾口一詞,無數的下級會主動自覺地為上級的論點尋找支撐的論據。
  曾幾何時,中央領導關於人民幣升值問題的強硬態度一經發出,各類媒體便立即行動起來,各路專家紛紛義正詞嚴地譴責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混淆視聽。
  經濟界常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凱恩斯說經濟蕭條時,外匯管制局可以雇一批人白天去挖溝,再雇另一批人晚上去填溝,如此反復迴圈,然後給他們發工資,這樣就可以拉動消費。拿這樣的理論去誆騙一個在田間除草的老農,一定會被老農笑掉大牙,因為在他眼裡這是浪費,是傻子行為,如真想照顧百姓,直接發錢就是,何必浪費力氣挖溝。然而,就是這樣一些違背常識的理論,卻深得世界各地外匯管制局官員的讚賞,也被中國外匯管制局各級官員奉為圭臬,其背後的根源不是官員們不懂常識,不知道外匯管制局花錢的浪費巨大與效率低下,而是這一理論為官員們干預經濟從中謀利找到了理由與藉口。
  匯率的問題大概也不例外。天量的外匯聚集於央行掌控於外匯管制局,這對於這些部門是不是一件利益巨大的事情,相信讀者朋友心中自有分寸。可以看見的事實是,央行的所謂專家學者,提出的一些貌似邏輯嚴謹振振有詞的問題,只要廣大讀者認真理解了本文前面的文字,一定可以在其嚴絲合縫的邏輯當中找到不堪一擊的軟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去分析評判。
  最讓老百姓擔心的是,如果讓人民幣升值(至於是緩慢升值還是一步到位那是方法問題),出口企業豈不倒下一大片?假使人民幣緩慢升值(比如就像某些專家建議升值2%),企業就無利可圖,那說明,這家企業其實早就應該倒閉,它此前所以還能盈利,並不是美國人給了他們利潤,而是全國人民通過通貨膨脹養活了他們。至於工人們,如果外匯管制局真心要幫助他們,簡單易行的辦法是把鈔票直接發給他們,讓他們趁早轉行,把青春年華用到國家更需要的行業裡,國家何必為此苦苦支撐起一座座虧損的工廠,何必把大量的財富白白送給外國人呢?倘使匯率最終上升至市場認可的真實匯率,則廣大企業都會依據真實匯率調整自己的生產行為,該出口的就出口,該進口的就進口,中國的有限的資源秉賦就不會被低價賤賣,就能得到了合理高效的使用與分配,中國的產業結構才可能得到實質性調整。
  現階段即使緩慢升值也是權宜之計,因為,正確的匯率最終來自於市場調節,要想提高效率,使中國經濟徹底擺脫出口依賴轉靠內需促進,唯一的出路是取消外匯管制,破除固定匯率制度,讓各種外幣與人民幣自由兌換,讓進口企業的創匯與出口企業的購匯自由選擇平等競爭,市場自會找到一條正確的匯率之途。
  得知中國7月份外貿順差314億,創30個月來的新高。當看到媒體以欣喜的態度向國人報告時,我心中默算,中國大陸僅七月份一個月又減少了2000億元以上(314億美元按1比6.5元人民幣計算)的財富,而央行又將投放2000億元以上的人民幣到國內市場,物少錢多,如此下去,通貨膨脹何時才是盡頭?明明是血汗財富廉價送人,明明是以國內物價上漲支撐商品廉價出口,不以為憂反以為喜,實在叫人憂思

About joe 2352 Articles
經濟、政治、歷史、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國際商品投資、外幣定存、總體經濟、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blog

2 Comments

  1. joe您好
    你不是說要分享對總體經濟ㄉ邏輯看法嗎?
    明年中國經濟如果趨緩 人民幣又繼續升值 恐怕也不妥吧
    版主回覆:(12/07/2012 01:09:54 AM)
    文章一開頭已有說明,我認同文中外匯解釋的部分,但沒有認同作者全部的觀點,總體經濟的討論已經不時出現在BLOG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