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來看二次大戰日本,最大的差距不只在於國力,還包括技術、組織能力、工業製程等全方位的落差。
工業生產中重要的基礎項目,例如電線,美國在二次大戰已經有財力在所有電線上包上一層絕緣橡膠,但日本卻只能用香菸紙當絕緣材來捲電線,而重要的工業零件,滾珠軸承製造精細度(當年盟軍B-17轟炸機群不顧傷亡慘重也要飛去德國轟炸的東西),二次大戰期間,歐洲國家的製造工誤差值大約控制在0.002mm以內,美國也是在這個範圍前後,但是日本製的滾珠軸承誤差高達0.012~0.015mm,事實上根本是粗糙到無法結合起來的程度,蘇聯製品的誤差大約是0.005mm左右,雖比不過歐美,但還是比日本要好上太多了,那為何二戰以前,日本的工藝精密度如此離譜的粗糙呢?
十九世紀初,工業革命剛剛上了軌道,世界各國尚未出現標準化、規格化的觀念,各家廠商當然也是各自使用獨立規格,這樣的情況下,理所當然會造成工業機械的故障率高、運用成本高、事故率也高,作為工業革命先進國的英國,為了加強本國產品的競爭力而開始推行英制單位規格;法國為了抗衡開始採用並推廣自己的公制單位規格,到了十九世紀結束時,世界上已經區分為兩大規格勢力:英制規格、與公制規格。
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關西的薩長諸藩輸入英制規格的機械,關東的幕府諸藩則輸入了公制規格的槍砲武器,事實上是處於兩種規格混合使用的狀態,再加上日本傳統以來的尺貫法之類舊式度量衡,這種混亂規格的製造模式,日本產品的良率理所當然十分糟糕,日本的武器、發動機、材料工學科技完全是從歐美國家的產品裡,山寨版發展爬上來的。
以豐田來說,其發動機技術是來自雪佛蘭;三菱的發動機則是經瑞士由德國輸入;日產的引擎也是德國容克斯的授權拷貝品。1920~30年代的戰間期,當德國人正在積極研發各種不同燃燒室配置的新型發動機、英國人則在努力研究渦流效應並打算應用在發動機設計上的最先端技術時;日本的工業界則根本沒有投入資金到這種先端領域研究的餘力,光是要追上歐美國家當下的水平就已經非常辛苦。
而在飛機方面,日本主要是海軍學英國、陸軍學法國、發動機用美國的狀態;德國飛機的血統要一直等到日本、德國、義大利三國反共軸心條約簽訂後,才開始導入日本。但實際上日本飛機製造業界的情況比較像是把英國、美國、法國三國的設計丟進一個鍋裡煮成的大雜匯,所以和後來引進的德國設計與德國發動機格格不入,雖然透過U艇得到了Me-163與Me-262這些火箭戰鬥機與噴射戰鬥機的圖紙和引擎實物,但是沒有發展基礎和經驗,就算看到設計圖,也沒辦法做好工業品。
最先進的飛機與坦克引擎追不上歐美,就算是上一個世代的蒸汽機技術都差了歐美一大截,日本火車頭對英國火車頭,不論是速度、燃燒效率與信賴性都完全比不上,主要在於日本無法取得像英國那樣高品質的煤炭,其次則是日本設計的燃燒室非常粗糙,無法完全發揮熱功率,整體的運輸效率友會大幅影響戰爭的物資準備速度,這些都反映日本工業嚴重落後給歐美。
日本的冶金與煉鋼技術也是師法自英國,日本不論海陸軍的鋼材大多都是從吳港海軍工廠與八幡製鐵所生產的,而這些煉鋼廠都是英國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的合作企業。在抗戰爆發前,日本主要是透過從中國輸入煤、自美國輸入廢鐵回收作為煉鋼材料,但和中國鬧翻、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後,日本遭到中國、荷蘭、英國、美國等國家禁運物資,結果是使得國內的煉鋼廠陷入斷炊狀態,不得已只好使用東北的鐵礦砂作為代替品,結果是在二戰期間煉出了一堆不及格的廢鐵。
日本政府當然也注意到這個隱憂,所以1921年制定了日本標準規格(JES),希望能夠自立一套獨自規格的門戶,逐步淘汰國內的英制或公制設備,以達成國產品的品質提升之效。然而,切換產品與工業機具的規格是工程浩大的翻天覆地的創舉,所有的汰舊換新通通需要錢。
本來財政就很緊張的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出兵西伯利亞期間浪費大筆預算卻一無所獲,一戰景氣結束後又得面對歐美列強回到市場的強力競爭,最後在轉型面臨瓶頸的過程中,直接面對1929年經濟大恐慌,然後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軍需物資的需求大幅暴增,因為軍需品大量外包給沒有統一規格的民間企業,跟肯不可能檢查這些裝備是否統一規格,政府自己放棄這些規範,1939年宣佈放寬JES標準規格的條文,允許軍隊採購非標準規格的民間代工產品,這等於為了貪圖一時方便起見而前功盡棄,日本軍方從此之後得忍受軍備彈藥不合規格的痛苦,例如一名日本士兵手上有子彈和槍,但子彈因為規格關係,未必能裝進槍裡面。
甚至日本陸海軍,以及陸軍與海軍各自內部都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規格大戰,例如同樣是皇紀2600年採用(1940)的武器,日本海軍有零式戰鬥機、陸軍則有百式司偵,這看起來沒什麼,但光是命名標準不同,本身就是管理上的一大障礙,當然日本有的問題,美國也一樣有,陸(空)海軍機種命名不一致的問題,要到越戰才會修正回來,只是美國相形之下比較輕微。
日本海軍與陸軍有各自的利益關係團體,像是日本海軍比較偏好三菱造船所與愛知航空機工廠;陸軍則喜歡向川崎航空與三井造船所下單合作。而海陸軍退役的高級將官,往往被這些大財閥以酬佣的形式聘為公司顧問,進一步使得這種軍商勾結的關係更形惡化,也把海陸軍的交惡擴大為企業之間互不交流的封閉環境,終於造成了二次大戰期間海陸兩軍閉門造車,往往使得同樣一項科技被重覆發明、甚至冠上不同稱呼的混亂情況。
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海軍有53種飛機、112種子型號;陸軍則有37種飛機和52種子型號。基本上這兩個系統之間的飛機零件完全不能互換,甚至同一軍種裡的不同飛機也不能互換零件,以陸軍本身來說,陸軍用的20mm機關砲此一口徑的武器,竟有以下六種完全不同規格的彈藥(海軍另有四種)。
20×80(瑞士厄立康機砲)
20×142(日規九八式防空砲)
20×125(日規九七式反戰車自動步槍)
20×94(日規陸軍航空隊空用機砲)
20x101RB(芬規拉提機砲彈,車載)
20x99RB(蘇規ShVak機關砲彈)
理所當然的,不一樣長的子彈怎麼可能塞進同一挺砲裡呢。別說是陸海軍的補給系統要一元化,連陸軍跟海軍自己內部能不能統一起來都是個大問題。而原本的制式裝備規格就已經是混搭狀態了,倉促進入戰爭動員時,都是想到什麼做什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混亂體制。
本文經PTT網路作家kau76901同意後,經Joe整理與加入資料,改編而成
主要資料來自Warfare看版,對美日戰時生產計畫、人力組織的比較和速成航空大國:美國與自由引擎的故事兩篇文章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