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簽訂後的兩岸貿易狀況(1~8月數據回顧)


2011年台灣和中國簽訂ECFA的貿易協定以後,歷經10個多月,來看看這個協定的效果到底如何

資料來源 台灣國際貿易局

紫色線是台灣出口商品給中國綠色線是台灣向中國購買商品,紅色線是台灣獲利的部分,黃色框框是以往雙方貿易的熱門時段

先看出口的部分,台灣簽訂ECFA以後,紫色線的高峰並沒有大幅攀升,2011年的情況並沒有比2010年好很多,同時期的綠色線反而持續在上升,也就是從中國進口的總值,簽訂協議議後,台灣賣給中國的商品價值增加極小,但中國賣給台灣的總價值卻持續在提升,甚至創下新高,紅色線是台灣獲利的出超值,簽訂後,台灣的貿易利潤反而更低,完全比不上2008和2010年的出超量,從線圖走勢來看,ECFA是對中國更有利的貿易協定,可以縮小和台灣的貿易逆差,台灣短期的出口增加效應不大,但進口的商品衝擊對於台灣這個小市場,正在持續埋下隱憂,台灣高價值與高品質的商品還未成長,就得先面臨中國低價商品的傾銷,這是個相當不利的政策

同時比對台灣和全球其他貿易國
,這邊只列舉2010年和2011年1~8月和台灣同期貿易順利差較大的國家沒有列出的國家代表者兩年對台灣的影響較小,正值代表台灣貿易順差,呈現獲利狀態,負值代表台灣貿易逆差,被外國賺走

資料來源 台灣國際貿易局

面對中東產油國和澳洲原物料產國
,由於原油和原物料平均價格上漲,所以台灣的貿易逆差擴大,日本則是日幣升值,買進的成本上升,對韓國是進口增加,原本對台灣貿易逆差的國家,逆差效果更明顯

隨著2011年8月以前景氣轉好,台灣對貿易順差的國家,獲利都持續擴大,除了中國以外,貿易順差縮小,代表2011年初實行的ECFA政策,削弱了台灣對中國貿易順利的優勢,沒有和台灣簽訂貿易協定的出超國家,台灣片面的獲利都是正向成長

About joe 2354 Articles
經濟、政治、歷史、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國際商品投資、外幣定存、總體經濟、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blog

12 Comments

  1. joe:
    這圖是不是代表了大陸對於台灣產品的需求不如從前?而台灣卻越來越依賴大陸
    第二章圖看到台灣只有對大陸的出超值下降
    但如果是看大陸對其他國家的出口,有沒有可能每個國家都有類似情況?
    版主回覆:(11/08/2011 08:03:21 AM)
    可以比對看看,我目前只看到中國對台灣是不利的方面居多

  2. 早安,Joe:
    從2011-09-02 經濟日報一篇《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負成長的警訊》可以看到:
    "依大陸海關統計,近年各國對大陸出口成長率皆已遠遠超越台灣,台灣在大陸的進口市場占有率由2002年的12.9%一路下
    滑,至今年上半年已落至7.4%。不到十年台灣在大陸市場占有率滑落近一半。"
    "雖然近期全球貿易環境不佳,加以大陸深受通膨壓力之苦,內需及出口皆遠不如去年,但是上半年大陸自歐盟進口仍較去年
    同期大幅成長29%,自美國進口也成長25%,自東協進口成長27%,自韓國、日本的進口也分別成長17%及16%,反觀自台灣進
    口僅成長10.5%。短短數年,昔日台灣在大陸市場那種「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一枝獨秀的情景,如今已隨風而
    逝。"
    身為台灣人、台灣的業者,我也很焦慮台灣產業未來的升級能力與競爭力!但這麼龐大的議題,應該有更完整、多面向的探
    討,而不是直觀的歸咎於"ECFA"!
    版主回覆:(11/01/2011 04:14:54 PM)
    我直接比對2010和2011的數據,範圍只鎖定在中國和台灣,目的就是探討ECFA簽訂前後的變化,台灣對其他出超貿易國在2010和2011年的變化一樣規律,只有和中國是不一樣的情況,這兩年來只有和中國簽訂貿易協定,邏輯怎麼推都是指向ECFA是不利的,其他出超國沒有簽貿易協定的獲利反而都更理想
    當然也許還有其他政策會有負面影響力,但ECFA難辭其咎,影響層面絕對不小

  3. 我贊成8樓的提議!
    更認同Joe說:"可以比對看看,我目前只看到中國對台灣是不利的方面居多!"
    Joe大:
    你的分析功力超強,期待你在ECFA這麼大的國策議題上,延續以往層層向下分析,抽絲剝繭的模式,為大家呈現更完整的效
    應分析唷!
    版主回覆:(11/02/2011 02:37:42 AM)
    比對這些實在有點膩,沒啥操作訊號,有閒工夫再來處理

  4. 他們可以利用ECFA便宜收購我們農民的滯銷品(而這些通常都是盛產而且品質好的)
    卻也可以利用ECFA賣給我們更多品質良莠不齊的商品
    八年633 黃金十年 ECFA效應即將發酵
    這些口號現在讓人聽來發笑

  5. Joe大你說 美國10月ISM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50.8 的數據內有乾坤,是代表什
    麼意思呢??
    版主回覆:(11/02/2011 02:41:45 AM)
    New Orders(新訂單),Backlog of Orders(積壓訂單)成長最多
    Prices(價格),Inventories(庫存),Customers' Inventories(客戶庫存)減少最多
    雖然指數走弱,但局勢一點也不悲觀

  6. 給16樓:
    贊成Joe的說法!
    讓財經回歸財經、政策回歸政策、政黨之爭讓它留在留在土裡!
    這裡只談經濟!感謝Joe的理性分析!
    版主回覆:(11/02/2011 05:49:45 AM)
    Blog只做兩件事,引導真相探討和交易獲利,這樣比較務實

  7. 我覺得不能完全歸於ECFA
    這個政府對"企業太過寬容""對建商太過縱容"(要"政治獻金"??)
    沒辦法汰弱留強體質好的企業
    (DRAM還有很多家 LCD竟然還有5家)
    造成企業競爭力下滑
    又對勞工汰強留弱
    強的去歐美星港韓幫他們創造產值
    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已經腐朽不堪
    怪ECFA不盡公平
    版主回覆:(11/02/2011 08:40:49 AM)
    腐朽不是一年內造成的,圖中我列2007到2011的貿易順利差走勢,為的就是要說明,這幾年台灣對中國進出口都依然成長,但是優勢越來越小
    如果國家貿易衰退跟ECFA的簽訂無關,那對中國的貿易應該跟其他出超國一樣情況,至少和香港類似,但我比對2010和2011的數據,除了少數貿易量不大的國家外,只有台灣對中國出超縮小,這個貿易數據是統計所有產業的貿易,不光看電子業或科技業,2010年還沒簽訂以前,台灣對中國貿易出超額跟2008年高峰相當,但2011年就衰退如此之多,唯一能解釋的就剩ECFA
    我只是單純解釋數據和走勢的邏輯推演,這份數據的結果引導我做出那樣的邏輯推演,我並沒有針對任何政黨或是國家等特定議題,只看數據推演,我說過ECFA也許不是主因,但ECFA絕對有問題,否則不會一年之內落差如此大,同時期沒簽的貿易國家都表現如往年,我找不到更合邏輯的解釋方法

  8. 我了解joe的意思了
    表面上中國說要讓利
    但是數據證明了"是台灣讓利中國"
    可以借轉圖表嗎 感謝
    版主回覆:(11/02/2011 12:02:41 PM)
    可以

  9. 筆者有沒有考慮到中國銷往台灣的東西其實台灣廠在中國代工後返回台灣做更精密的加工呢?
    因為在台灣很多中國製造的東西其實根本就是台灣的牌子,要是如此,你這樣的說法還成立嗎?
    版主回覆:(11/02/2011 12:29:24 PM)
    實際上到今天2012年3月了,現在回頭看,現實狀況的數據比我分析的還更悲觀,中國已經在減少增加台灣的進口了,但美國卻是大幅增加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