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216919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317029
Joe把文章內容另外做排版,斷章取義請izaax見諒,需要原文可以在izaax blog找到,在此謹直接切入正題
人口相關資料來源網站(Izaax引述資料與所做推演皆引用自此資料庫)
這裡幾乎可以找到所有有關人口的資料統計,是分析相關人口問題與影響不可或缺的好工具。
我們若比較同列先進國家的美日英德法,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日本的人口問題在哪。再進一步分析之前,我們要先解釋為何人口會增加或減少,理論上來說,若不考慮社會遷徙率的話。當然就是 出生-死亡=人口成長,若是出生小於死亡就是人口負成長,也因此,出生率相當重要。
先比較五國的出生率(births/woman)
日 英 法 德 美
1950-1955 2.75 2.18 2.73 2.16 3.45
1955-1960 2.08 2.49 2.71 2.30 3.71
1960-1965 2.02 2.81 2.85 2.49 3.31
1965-1970 2.00 2.52 2.61 2.32 2.55
1970-1975 2.07 2.04 2.31 1.64 2.02
1975-1980 1.81 1.72 1.86 1.52 1.79
1980-1985 1.76 1.80 1.87 1.46 1.83
1985-1990 1.66 1.81 1.81 1.43 1.92
1990-1995 1.49 1.78 1.71 1.31 2.03
1995-2000 1.39 1.70 1.76 1.34 1.99
2000-2005 1.29 1.70 1.88 1.35 2.04
2005-2010 1.27 1.82 1.89 1.36 2.05
(以下資料為依照過往人口發展趨勢作Medium Variant推演)
2010-2015 1.27 1.85 1.85 1.39 2.02
2015-2020 1.30 1.85 1.85 1.44 1.94
2020-2025 1.35 1.85 1.85 1.49 1.88
2025-2030 1.40 1.85 1.85 1.54 1.85
2030-2035 1.45 1.85 1.85 1.59 1.85
2035-2040 1.50 1.85 1.85 1.64 1.85
2040-2045 1.55 1.85 1.85 1.69 1.85
2045-2050 1.60 1.85 1.85 1.74 1.85
從這張表我們能看到什麼呢?
在上世紀中主要五個先進國家即便是曾爆發嬰兒潮的美國,其人口都沒有出現如部份亞非國家般動輒4甚至破5的人口爆炸,這也同時避免出生率太高吃掉經濟成長。此外,德國和日本有著更多相似性,德國相較於英國、法國、和美國,出生率在70~80年代間急速下降,這也讓德國和日本於70~80年代有著更為強勁的復甦,原因就是擁有更高的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簡單說,就是勞動力人口擴張搭配扶養比下降,也就是說,一國在生育高峰過後。渡過艱難的多兒撫養比階段之後(人口發展第二階段),會出現一個高勞動力人口比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尚未步入老化的青壯年勞動大軍十分龐大,但卻沒有對少兒或者老人過重的贍養負擔,所以可以為經濟增長帶來較強勁的增長,也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
換句話說,德日兩國的人口發展第二期末期的人口擴增趨勢所生的小孩子。於60~80年代末步入就業市場,此時勞動力相對於上一代可說是大幅擴增(也暗示工作人口遠大於退休人口)。但是新生兒卻遽降,造成相當人口總構成中,相當大的一部份為堅實的主流生產力和消費人口。
但是,德日接下來便面臨英法德沒遇到的情形了,也就是嚴重的高齡化,以及工作人口萎縮問題。到了21世紀初期,這一些上世紀中出生的大批勞動人口即將退出勞動市場,而接續的勞動人口卻大幅萎縮。若以30年視作一個世代 每2.75個日本50年代出生的勞動力(當前退休人口),目前將只有1.81個工作人口(80年代)來繼承,而到30年後他們要退休時,接續他們的2010年代新生兒。更是掉到只剩1.27個,相較起50年代縮水了一半不到。
相較起來,英國不過由 50年代的2.18個 –>80年代1.8個 —>2010年代的 1.7個。也就是,德日的人口在於人口減少的過快、過速,不似他國平緩,讓整體經濟體所能承受的壓力變大,並進而導致世代公平的原則無法達成(稍後會解釋),其中日本的問題又遠比德國來的嚴重。
先小結一下,由人口紅利來觀察,便可以發現德國和日本於60~80年代的經濟強勁發展絕非偶然,而兩國同時在上世紀末陷入經濟大幅停滯的狀態也非巧合,而是人口紅利消耗殆盡之後的必然現象。而事實上德日也是唯二兩個面臨人口減少危機的主要工業國,(俄國雖是人口減少最多的國家,但不宜和德日並列一同討論,日後我將會另闢專章解釋俄國的情形)
在我們進入下一個討論範圍前,有關上述的出生率概念,要補充一個前提:
所謂的Medium Variant推演,會和實際狀況有所出入,比方說,美國(受惠移民較高出生率)和法國(政策+移民高出生率)近年來實際上多半會比中性推演來的高一些,也就是未來應該會較接近樂觀推演,也就是會比上表所推論的出生率高一些,此趨勢應該短期內不太會改變。而英國、德國和日本應該會較趨近Low Variant,也就是問題實際上恐怕還會比上面數據來更嚴重一些。不過英國近幾年來有著較高的移民人口,考量到極可能提高的潛在出生率以資彌補,對於整體人口趨勢應不致有太大影響。
接著繼續逐漸切入正題
或許,我們會想問,人口減少or老化,有那麼嚴重嗎?我們來假想一個情景好了。
(情境推演開始)(註:採Low Variant,最悲觀情形)
如果照目前的人口減少態勢,日本當前1億兩千六百萬的人口,到本世紀中2050年將僅剩8000萬人,到2100只剩4400萬人。也就是回到明治維新前的水準,不同於明治時代的是年輕人為主的人口結構,到2050年時 其中將有40%的人口(約3000萬人)是65歲以上的老人,到了2100年,全國將有近半數的人超過65歲….
單以人口數的話來和屆時同期其他國家比較:
比方說,和美國比較好了,美國的人口若接受移民和出生趨勢不變,到2050年其總人口將逼近5億大關,美國和日本的人口差距將由目前的不到3:1一舉拉大到6:1,而日本和中國的人口差距則會由目前的1:10拉大到1:16以上(這事實上還得感謝同時期的中國人口成長同時也呈現緩和態勢,不然差距會拉的更大)
屆時除非日本的國民所得能夠大幅超越美國和中國,否則其總體經濟規模將變的微不足道。
(要達國民人均所得增幅大幅超前美中,事實上有很大的困難,我們若參考這幾年來的趨勢,日本和美國的人均差距從1994年的超越10%變成落後美國30%,和中國的人均差距近10年則被拉近超過一倍,不但無法拉近或拉開,反而是被拉遠和拉進)。
這只是2050年的事唷,至於2100年,算了…太遠之後的事先不談。此外 雖然高齡化是所有先進國家,甚至部分開發中國家所共同面臨的難題,可是讓我們來看看美日英德法從1950年到2050年間的高齡化比例變化
日 英 法 德 美
1950 4.9 10.7 11.4 9.7 8.3
1955 5.3 11.3 11.6 10.7 8.8
1960 5.7 11.7 11.6 11.5 9.2
1965 6.2 12.0 12.1 12.5 9.5
1970 7.1 13.0 12.9 13.7 9.8
1975 7.9 14.0 13.5 14.8 10.5
1980 9.0 14.9 14.0 15.6 11.2
1985 10.3 15.2 13.0 14.6 11.7
1990 12.0 15.7 14.0 15.0 12.2
1995 14.6 15.8 15.6 15.5 12.4
2000 17.2 15.8 16.3 16.4 12.3
2005 19.7 16.1 16.3 18.8 12.3
2010 22.5 16.6 16.5 20.5 12.8
2015 26.2 18.1 18.5 20.9 14.1
2020 28.4 18.9 20.2 22.4 15.8
2025 29.5 19.9 21.7 24.4 17.8
2030 30.6 21.6 23.2 27.3 19.4
2035 32.3 23.1 24.3 29.8 20.2
2040 34.9 23.7 25.3 30.3 20.5
2045 36.6 23.7 25.6 30.1 20.6
2050 37.7 24.1 25.9 30.2 21.0
從這個圖中得知,事實上高齡化的確是這幾個先進國家共通的問題,這是因為這五個國家,同時在上世紀中都經歷了出生人口率下降的情形,導致接續的人口比例降低,搭配壽命的延長,自然會導致高齡化比例攀升。
但是日德兩國的問題似乎比其他國家來的嚴重的多,為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自從70年代以來,英法美的出生率就逐漸保持穩定不再下降(請參照第一個表)
英國略降、法國持穩甚至小升,美國還從1.74上升到2.09,反應到未來的人口趨勢就是從2035年後(也就是70年代的人退休完畢後),基本上英法美將不再為高齡化問題所苦惱,因為其高齡人口所佔總人口比例將不再上升,而是持穩在大約20%~25%的比例(約莫目前的日本水準罷了),不再持續惡化。
可是日德不同,從70年代以降,人口出生率仍舊持續探底,其中德國情況較好,只晚了5年達到穩定的情況,反映到未來的情況就是要到2040年時,德國的高齡化比例才能穩定下來不再攀升,可是屆時高齡化的比例卻已經付出代價,屆時將高達30%,也就是比起英法多出約5%,多出美國則將近10%。
最慘的是日本,出生率下降的情況至今一直沒有改善,說真的,即便是從今天開始,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便停止下滑,人口加速高齡化的列車事實上也無法馬上停止,因為光是依照70~90年代間的人口出生率急遽下滑,就會導致2050年的高齡化比例高達37.7%了。坦白說,我們若依照目前的數據,2050年有極大的機率超過40%,也就是同樣身為勞動人口,屆時日本勞工將要負擔的撫養人口將是美國勞工的兩倍 ,
而且扶養人口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老人,不是小孩…
這也就是人口學上所謂的峰谷效應,就是說,任何的人口成長態勢的變化都會遞延發生,舉例來說好了,即便是從現在開始,日本、德國和俄國大幅提高出生率到2.3以上的人口替代水準,日德俄等國家人口還是會持續減少20年以上,無法馬上改善,所以大幅刺激人口增長或是病急亂投醫的大舉開放移民實際上是緩不濟急,也沒有必要。
事實上,人口過大的波動,無論是增加或是減少,往往都不是好事。人口出生(或移民 ex.戰後德國)急增,會反映到60多年後急增的退休人口,間接導致高齡化嚴重加劇。現今德國和日本會面臨相較起他國的更為嚴重的高齡化,其根源就是因為比起另外三國,這兩國在嬰兒潮時產生較多的嬰兒,而在面臨人口爆炸的壓力後,又失去較多的新生兒補充所導致。
而新生兒補充減少的原因,在日本是因為節育政策,德國則是因為移民來源銳減,造成人口出生「高峰」之後的人口出生減少的「谷」之間的落差相當大。
不過話說回來,若沒有當初這樣的人口控制,或許德國和日本也無法從戰後迅速崛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30~40年前的人口優勢(低扶養比)演化至今變成了劣勢,正也就是俗語所說,出來跑總是要還….
說到這裡,有人或許想問,提高外來移民是否為取代國內出生育低落的良方?
事實上這也是個常見的迷思,說穿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為什麼呢? 這麼說好了,因為引進的外國人士,除非他們能夠維持高出生率。否則等到他們老了之後,勢必造成更多的老人,遺留更高的扶養比給下一代。也就是不過把問題往後推罷了,除非一國要把引進大量的外來人口成為永久的政策。不過,這樣帶來的衝擊是—>大大改變國內的族群結構。
舉例來說,我試算了一下,
如果要補充每年日本所流失的勞動力,一年要引進10~20萬以上的外來勞工,100年後加上他們的後代,大概會有超過一半的日本人都不是大和民族了吧,若要引外來移民為己用,所帶來的可能社經衝突和融合成本似乎也不該忽視。
別忘了,即便是有著長期移民傳統的美國,還是不免限於移民相關的長期爭議當中。更別忘了,雖然身為世界最大的移民接受國度。美國的人口成長也並非僅靠移民:美國年增約280~300萬人口,其中移民只有80~90萬,自然增加約200萬,出生率也維持在2.09這個接近人口替代率(2.3)的完美水準上,也就是說,就算是剔除外來移民的貢獻,美國的人口增長態勢仍就是諸多工業國中最強勁的國家,有關美國的人口議題,日後有機會再深入探討。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適度的移民的確可以填補因為出生率下降所導致的勞動力匱乏問題。而移民填補各國的人口比例,在美國大約是1:2.2~2.5,也就是人口成長中大約有30%是來自移民,這個比例在法國大約是1:3,人口增長25%來自移民。英國較高,移民和出生大約各佔一半,日本外來移民基本上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一個國家若開始依賴外來移民填補,事實上容易造成人口政策上的「引鳩止渴」,例如現今的義大利若完全不接納外來移民,則每年人口將立即開始負成長,勞動力將年銳減5~10萬人,這無疑會對近年來早已疲弱不振的義大利經濟,特別是製造業造成更沉重的打擊。但是如前所述,當引進移民若成為一國維持人口、乃至於勞動力的唯一途徑時,頭剃下去就只好洗了,就必須成為永久國策,永無更張之日,否則就會付出極大的代價。依照日本的民族性,或許這正是日本遲遲不願意在移民政策上鬆綁的原因。
大體來說,izaax認為,提高外來移民對於解決少子化或高齡化的的問題,僅能治標,不能治本。
來個題外話好了,所以像歐洲國家都逐漸提高工作人口退休年齡(如法國提高到67歲),美國的65歲以上仍在工作人口也達到增加到3成,這是正確的,也是面臨高齡化危機唯一的出路。不過,出生率還是不能過低,以日本、台灣或韓國徘徊在1.0~1.3%0實在是太低了。其實人口減少也不是不好,尤其是像台日韓這三個地狹人稠的國家,人口當然可以減少,只是說,減少不能過快,慢慢來讓國家多一點緩衝時間,或許還有正面效益,可減少資源分配與消耗。不過若像俄國這樣一年減80萬,或是日本一年12萬(未來會加速到年減30~40萬) 就遲早會出問題,人口危機不會像其他經濟或財政問題一樣馬上爆發出來,而是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國家逐漸步向衰敗。
若是能適度增加些許的新生人口,讓人口下降幅度變化不要太快,雖然人口總額終究也是會減少,可是幅度較小對社會的衝擊就會小的多,弔詭的是,從2005以來到2006年,日本出現了號稱10年來最強勁的經濟復甦,也剛好搭配了近年來首見的出生率增長,(因為死亡率增的更快(老人多@@) 所以人口還是略為減少),俄國、德國其實這幾年新生兒也從谷底略為彈升,不知道新生兒的出生和經濟成長有沒有關聯呢?
有可能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據證明,當然,也有可能是經濟成長帶動出生率啦,互為因果應該是比較適當的解釋。
好,如今我們已經大致了解日本的人口結構問題了。重點是我們還是要問,為什麼這會大大影響日本的經濟呢?
目前我們所謂的經濟成長,多半意指所謂的GDP成長。而要提高GDP成長,意味著要提高經濟規模,這有兩個方式可以下手。
1. 擴大人口基數 (提高人口母數,特別是「勞動力人口數」)
2. 擴大生產效率 (提高人均GDP)
也就是說,任何國家若要達成經濟成長,都不脫這兩個方式。
這基本上也是為什麼當美國去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僅有0.6%時,不少市場人士已將其視為經濟衰退。因為美國的人口年成長率大約為0.91%,也就是人均其實可說是不進反退。對美國來說,或許1%以下的經濟成長,都不能算是實質、對國民有意義的「經濟成長」。
在實際狀態上,或許和大家一般的想法會有些出入,通常,在開發中國家中 2.的因素會重要些,而當邁入已開發國家時 1.2.的因素就會同等重要,甚至有時1.的重要性還會高一些。也就是說,日本的人口減少趨勢,基本上已經自斷一臂,更糟的是,高齡化日趨嚴重導致更嚴重的勞動力減少,這代表提高人均的任務更加艱鉅。這也是近年來日本經濟始終在0成長邊緣徘徊的最大原因,因為人口結構上所帶來劣勢,
導致了整體經濟無法成長的根本原因。
補充說明一下,同樣是人口減少,對於經濟的衝擊,同樣擁有一億四千多萬人的俄國,和日本的差異就很大,原因在於俄國的人口減少除了生育率降低之外(仍比日本高),另外一個人口減少原因是:
俄國男子平均餘命僅有60餘歲(或許和飲酒習慣有關),死的早,於是…這弔詭地減少了部份高齡化的衝擊XD
也因此,縱然俄國年減人口比日本還要來的多,對於整體經濟的負荷卻沒有想像中的大。(不過同樣的,出來跑遲早要環的,等到未來人口壽命逐漸拉長,新生兒出生繼續低落,高齡化危機將會如排山倒海之勢向俄國襲來,且比起他國、甚至比日本更為嚴重,不過這可能要等到10~20年後才會逐漸顯現)。
此外,俄國和日本的經濟構成也大不相同,如我先前的俄羅斯一文所提及,俄國的天然資源豐富,國家仍帶著計劃與分配經濟色彩,仰賴國際高漲的原物料價格,讓俄國收入豐厚,減少的人口反而讓人均更為提高,從而使經濟成長得以持續,這點是日本所無法擁有的天生優勢。
事實上,拿一個4.5兆美元的開發經濟體(日)去比一個9千多億美元的新興經濟體(俄)。或許根本上就不是很恰當了,日本的經濟絕大部分要由國民消費來帶動。因此就算日本在外海發現石油好了,或許對於整體經濟的效益也是杯水車薪,至少絕對不像對俄國來的效益大。一個企業,甚至某個產業的成功都無法保證日本整體經濟能否持續旺盛。畢竟日本既有的經濟規模太大了,因此必須幾乎要GDP所有構成要項、和絕大多數的產業都保持良好成長態勢,整體經濟才有可能向上。
舉個例子好了,麥當勞夠大吧? google夠大吧?
麥當勞去年的年收益成長高達15%,google市值也倍增一倍。
難道我們可以就此推斷美國經濟去年發展良好嗎?
同樣地,日本亦然,不要從個別小面向去推論整體經濟,要從整體去看。
寫到這裡,大家可以發現,日本的人口問題實際上並非只面臨單一挑戰,實際上是,「嚴重的高齡化+勞動人口減少+出生銳減」同步齊發。
前面已經簡述這樣的情形如何導致GDP成長,也就是所謂的經濟成長,成為日益艱難的任務。
不過,或許有人仍要問,不成長會死嗎?(事實上,對於我們投資人說 不成長…毋寧死啊XD)
反正日本人也夠有錢了不是嗎XD?
問題當然就是…沒那麼簡單@@
首先,日本的社保制度可能會面臨崩潰,建議大家可以參考松谷名彥的「人口減少經濟時代」其中有詳實的推論,在此僅節選部分資料。
「若要維持目前(退休金)的給付水準,日本國民需要增加多少負擔呢?
1998年時的個人所得負擔率是15%,到了2030年時得增加到34%,急速成長了一倍以上,(小i補充說明:因為退休金提撥的勞動人口減少 而上面領取退休金的人數卻居高不下,也就是產生所謂的「世代間不公平」的情況)讀者或許可以發現到,不論以何種方式計算,要維持目前的給付水準,都是極為困難的事,反過來說,若要維持當前的15%負擔率,則2030年時的給付水準將只有目前的44%」。
也就是說,日本的退休金制度,除了破產一途(政治上無疑不可行)。若想避免破產,不是提高個人提撥率,就是減少給付率。不幸的是,這兩種作法,勢必會大大傷害日本已經委靡不振的內需消費了(日本內需佔GDP構成超過9成)。原因為個人收入減少,且幅度不低。
p.s.再說個題外話 來個陰謀論好了,這讓人更加懷疑去年爆發的日本退休金遺漏事件或許內情不單純,
或許是有計畫的讓老百姓繳納的紀錄消失,已減少未來所要支應的支出…@@
此外,我在,日本 – The Sunset Samurai 一文中提到的問題,都會因為日本人口結構上的劣勢變的更為嚴重,光是一個國債問題,就可能導致日本的大危機了。
理論上,我們要借錢,就是假定說我們未來一定可以還的起錢。個人是如此,國家亦然,因此美國人敢越借越多錢。乃是建立在其國家對其永續發展的過往歷史可以複製到未來有著強烈信心。因此日本若已看到其未來國家人口,特別是勞動人口行將減少危機浮現。該做的是逐步縮減國家債務支出,減少不必要的公共支出,並提高各種生產效率,包括資金 人力 能源…等等。
可是…日本不此之道http://tinyurl.com/27vozo,日本的國家債務已經不是天文數字一詞可以形容了,佔GDP竟高達182%,比起去年又增加了6%,完全沒有好轉的跡象,反而一年比一年還要更為惡化。原因當然和日本的政治氛圍有關,也就是龐大浪費無效率的公共支出(政治考量),以及人亡政息的各項經建改革。
這個債務究竟有多高呢?
依比例來看的話,法國是66%、德國是65% (以上兩國為社會主義國家 有龐大社福支出)
英國43%,美國36.8%(維持當前帝國,或往日帝國時光必要支出XD)
事實上後面四國相較起去年國家債務都有些許的好轉,(小i補充:這是二月數據)
佔GDP都有1~5%不等的縮減,唯獨日本,還在不斷攀升。
有人說,日本有著龐大的外匯存底,足堪支應。
我們來算一下好了,國債佔GDP182%,日本的GDP約為4兆5000億美元。
也就是說日本的國債已高達9兆美元,也就是逼近1000兆日圓。
而日本的外匯存底不過約莫1兆美元上下罷了….
…………
你想想,這就像一個已經要退休的人(老化的日本非常像)
欠了1000萬元,然後說,別怕,我有一百萬元的存款….
當然,日本的民間財力十分雄厚,這是事實。
至於日本至今還能經濟不墜的原因,有不少幸運的成分在內。依照日本 – The Sunset Samurai 中的簡單描述。簡單說就是,日本陷入日圓升值導致經濟衰敗,不升值持續貶值則國家經濟規模和國民購買力又每下愈況的惡性循環中。
所以,我私以為,日本的挑戰才剛要開始,過去的時光都還算是好日子…,就算撇開既有的上述沉苛不提,光從人口結構來看,今後20年日本無論是老化、勞動力減少、人口減少等等問題都會逐漸加速而非減緩,若無良好應變,未來的幾十年內,日本恐怕連優雅的衰敗亦是奢求…
若單就人口趨勢上來看,或許日本的高齡化問題有機會在2050~60年達成穩定不再惡化,(前提是當前生育率不再惡化),屆時若能輔以適當注入的年輕勞動人口,加上日本適當的國力基礎維持不墜,是有機會在本世紀中達成一波國力復甦的(也許會成為XX維新XD)也就是說,你的日股基金,若是反彈無望,或許可以考慮當做傳家寶給你的孫子….50年後應該有機會大豐收
(請注意,這是2月份的文章,最後一段的評論是針對當時的日本股市,不是當前的日本股市,當前的日本股市izaax是持比較正面態度的。同樣的,下面有關日股和日圓的分析亦是針對當時情勢,為忠於原文風味,全部保留。)
提供一些想投資日本的人士小撇步XD
依照過往10年的日股走勢,可參考日圓走勢,基本上日圓一強,日股就會走弱,日圓一弱反而日股會有行情出現。麻煩的是,我們看不太出來究竟哪個會發生在前面,當我們要投資時,若是日圓先走弱,然後日股才漲,這樣對我們投資人當然是有利。畢竟我們可以先享受到換到更多日圓,並隨後享受資本利得。
可是偏偏世間就是沒有這麼好的事,從2000以來,日股走強幾乎難以避免日元走弱,而日圓一強又導致日股下殺,也就是當我們享受日股難得的漲勢時,日圓往往一厥不振,當我們終於等到日圓回升了,日股卻已經跌到悽悽慘慘。
那不要投資日股,純做日圓如何?
嗯,日圓5年來最高是103,最低是123左右,上下約20元價差也就是 20%左右的波動。就算讓你都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好了,http://finance.yahoo.com/q/bc?s=USDJPY=X&t=5y,也就是在2003年買在120元價位 並在2005年賣在103的最高點,隨後都能忍住不再買進唷(因為接下來兩年怎麼買怎麼虧XD),最後到了2007年的低點123再度買進,持有至今約106元的價位,這樣我們的獲利是多少呢? 大約就是40%。
5年40%的收益,換算年率約8% (日圓零利息)。
……
最大化的收益不過才這樣..= =
結論:
世界上的投資標的那麼多 一定非要日本不可嗎..(疑惑)
izaax
免責聲明
此評論所包含之資料及意見僅供參考,任何瀏覽網站的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評
論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Tks~~
.^_^.
版主回覆:(03/10/2009 02:10:35 PM)
you're welcome
good article
wto 該不會是那些國家為了向外擴展人口紅利所搞出來的機制!
不加入不行,加入了也是不行。
版主回覆:(03/11/2009 02:18:28 AM)
人口紅利是國家自己的政策,WTO影響有限,不管有無加入都對人口紅利幫助不大
看了i大的「從人口看經濟發展」一文與版末數篇的回應討論文後,腦中不禁浮起了一段話,
那就是:「要有非常的建設,就須靠非常的破壞」;
而後又讀到了r大對其所引述的「The other problem in 2012」文章所做的註解時
(Sorry,還没細讀該篇原文啦..~”~…..ccc敝人對讀原文有”恐懼症”哩…嗚嗚嗚),似乎
覺得該文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以上我內心所想的想法,甚至該文更讓我聯想起近期看到的
一個麥田圈ppt檔內所提的一句:「2005年8月9日的麥田圈圖案,是瑪雅人日曆的終止日期,
二○一二年十二月廿日。」….這種種跡像看來,近年來人類要小心「大自然的終極反撲或自
食文明的惡果,如WW3等」……唉!希望是我杞人憂天才好……呵呵呵!
PS:
1.i大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317029
r大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ryanchao/11927214
麥田圈表示了什麼_外星人:http://www.chtr.org.tw/chtr/03/14.pps
2.這種廣推i大& r大們的優良部落格之另類手法,是否帶有點「黑色」的行銷色彩呀
@.@???…..ㄎㄎㄎ….若是的話,請兩位大大們原諒喲!並請看文的大大們不要錯過兩位i
大& r大用心經營的部落格哩!
版主回覆:(03/11/2009 10:28:03 AM)
Blog是傳達資訊用的,好的blog不需要刻意宣傳自然會有人前來尋找知識,像i大和r大都是新的思考思維的經濟分析好手,這點無庸置疑
你也不用太悲觀,行情總在絕望中開始,生命自己會找到出路,不過大自然的反撲缺是是要多注意,金融風暴會變相掩蓋環境保護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