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危機 2:蝗災惡夢,東非、中東、南亞全淪陷

今年 2 月,曾有關於東非蝗災的報導。當時數十年罕見的大規模蝗災曾短暫獲得人們的關注,不久後,COVID-19(武漢肺炎)迅速占據新聞版面,但人與蝗蟲的戰爭並沒有因此告終……

(本文有大量蝗蟲圖片,請斟酌閱讀)

蝗災惡夢還未完

今年 2 月,東非一帶傳出異常嚴重的蝗災,根據受害農民的形容,蝗蟲大舉入侵,放眼所及都是蝗蟲,最極端的情況甚至足以遮天蔽日。

隨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先後在亞洲、歐美以及南美等地區爆發,但蝗蟲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在東非之後,巴基斯坦、印度等國也紛紛傳出蝗災消息。

巴基斯坦遭重擊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的估計,蝗災將導致巴基斯坦的冬季作物收成蒙受約 20 億英鎊(約台幣 753 億 4,000 萬元)的損失;夏季作物還將另外損失約 23 億英鎊(約台幣 866 億 4,100 萬元)。這對一個農業占國內 GDP 達 20%、有 65% 的人口仰賴農業維生的國家來說,將是一次沉痛的打擊。

▲ 根據偏遠地區發展專家威廉斯的說法,葉門是重要的防蟲最前線,但經年的內戰,使得葉門難以徹底實踐防蟲工作。圖為葉門首都沙那(Sanaa)漫天飛舞的蝗蟲。

像濕泥一樣停在大樓外的蝗蟲

印度也不遑多讓,國內有 7 個邦遭受蝗災侵襲,在拉賈斯坦邦(Rajasthan),就有將近 60% 的作物慘遭蝗蟲的毒手。首都新德里也沒逃過一劫,地鐵站、公園裡的遊樂場以及郊區的甘蔗田,通通佈滿了蝗蟲的身影。一名居民形容:「蝗蟲們密密麻麻地停在建築物外牆上,就像替大樓塗上一層厚厚的濕泥。」

完美的生長條件

在今年一波又一波的蝗災中,「沙漠蝗蟲」(Desert Locust)是不變的主角,牠們的生命週期並不長,通常只有 3~5 個月,但只要遇上合適的繁殖條件,例如:潮濕的土壤、未及時採取防蟲策略,沙漠蝗蟲族群有能力在一個世代間成長超過 20 倍,並順著風向侵襲途中經過的所有農地。

根據聯合國的說法,目前大舉入侵各國的蝗蟲可能是來自於在 2018-19 年中東雨季後誕生的一代。雨季過後,人們可能漏追蹤了 3 個世代的蝗蟲,因而錯過即時反應的黃金時期,最終這批蝗蟲演變成侵略東非、中東和南亞各國的蝗災。

葉門內戰引爆蝗災?

除了大雨,葉門長年的戰火摧毀國內大量的基礎設施,政府也沒有足夠的財力、人力支援防蟲工作,讓葉門成為蝗蟲的最佳繁殖基地之一。

世界銀行的偏遠地區發展專家威廉斯(Melissa Williams)表示:「一般來說,葉門是對抗蝗災的第一道防線。但資金無法順利到位、內戰也讓物資難以送達偏遠地區,讓人們的防蟲工作舉步維艱。」

▲ 至今肯亞的蝗災仍然尚未止息。7 月 2 日一名機車騎士經過蝗災地區,地上數以百計的蝗蟲紛紛振翅飛離地面。

人類當真毫無反擊之力?

所幸,在 FAO 及東非各國政府的努力下,即便面臨 COVID-19(武漢肺炎)的威脅,人們還是在東非戰場上扳回一城。FAO 東非防蟲計畫的負責人費朗(Cyril Ferrand)表示,從年初至今估計已經消滅 4,500 億隻蝗蟲,守下超過 110 萬畝土地。

物資即時到位

費朗指出,出色的成績有賴於各國政府的合作,以及專家、物資恰恰在各國關閉邊境前的最後一刻即時到位。此外,FAO 計畫性地準備防蟲所需的物資,避免一次大量訂購卻遇上交貨期程延誤、錯失防蟲良機的策略也成功奏效。

賦予防蝗人員豁免權

東非各國政府將對抗蝗災視為優先事項的做法,也是繳出優秀成果的關鍵之一。縱使各國在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的威脅下紛紛實施封鎖令和宵禁,許多政府仍賦予對抗蝗蟲相關的專家和工作人員豁免權。

費朗說:「即使宵禁和封鎖令限制了人民移動,第一線工作人員仍然可以暢行無阻,這得歸功於各國政府將對付蝗災視為第一要務。」

▲ 這場對抗蝗蟲的戰爭,人們也透過飛機、衛星照片的力量增加勝算。在肯亞,人們透過飛機大規模噴灑殺蟲劑。

科技防蟲:衛星、無人機來幫忙

在這場對抗蝗蟲的戰爭中,人類也投入了許多先進科技來增加自己的優勢,成功縮小受災規模。

在東非,FAO 和多間企業合作,透過企業們的直升機追蹤定位蝗蟲的位置,並出動飛機噴灑殺蟲劑;在肯亞的偏遠地區,人們使用無人機追蹤及噴灑殺蟲劑;在衣索比亞,當地利用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提供的衛星照片,開發蝗災規模及移動路徑預測系統。

饑荒近在眼前

但這一切無法抵銷蝗蟲已經造成的損失。世界糧食計畫署(The World Food Program)的執行董事比斯利(David Beasley)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警告:「在戰爭和蝗災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到今年底前,全球每天死於飢餓的人數可能會超過 30 萬。」

▲ 人們與蝗蟲的戰爭距離結束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等機構已經出現資金不足的跡象,成為這場人與蝗蟲大戰的隱憂。

缺錢是另一大難題

在資金調度上,FAO 和世界糧食計畫署都出現捉襟見肘的情形。根據世界糧食計畫署於 5 月發表的聲明,用以援助東非及非洲之角難民的資金已經出現 1.03 億美元(約台幣 30 億 5,498 萬元)的缺口。FAO 也坦承手上的資源只能維持到 8 月左右,但人與蝗蟲的戰爭可能會一路持續到 2021 年。

COVID-19 在眼前,大規模蝗災在背後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也不可忽視,部分飽受蝗蟲威脅的國家並沒有充足的財政資源可以支持對抗蝗災的工作,部分蝗蟲的繁殖區位於索馬利亞戰亂頻仍的地區,增加不少專家們抵達當地的難度,也拖累了人們擴大防蟲成果的可能性。

費朗說道:「人們正在迎來勝利的曙光,但人類還未贏得整場戰爭。」「人們從 1 月至今的努力仍然有付諸東流的可能性。」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原文出處: 蟲蟲危機 2:蝗災惡夢,東非、中東、南亞全淪陷 地球圖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