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終究是一場空?鮑爾:美國通膨目標是對稱的

華爾街日報12月10日報導,如果美國經濟能在2020年避免步入衰退,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H. Powell,見圖)的主要任務將是就FED利率決策戰略的大幅翻修凝聚共識。他帶領同事們辯論一項改變、允許通貨膨脹在一定時間內超越央行設定的2%目標。報導指出,這項措施若在2010年代初期就開始實施,過去幾年FED的升息幅度可能就不會那麼大。FED去(2018)年四度升息、今年迄今三度降息。

華爾街日報曾於2015年9月報導,包括歐元區、瑞典、以色列、加拿大、南韓、澳洲以及智利等超過12個已開發經濟體在此前7年都曾犯下「升息後再降息」的錯誤。歐洲央行(ECB)2011年升息的理由是擔心原物料價格上揚會引發通膨,現在看來當時由中國所帶動的報價上揚是不可持續的泡沫。瑞典、加拿大、澳洲以及以色列則是試圖透過升息來打壓房價

2008-09年金融危機過後,澳洲央行(RBA)於2009年10月啟動升息循環、七度調高利率,每次幅度皆為一(0.25個百分點),2010年11月將現金利率升至2010年代以來的最高點(4.75%)。澳洲現金利率目前處於史上最低的0.75%。

英國金融時報曾報導,ECB前總裁Jean-Claude Trichet在2011年4、7月各將主要再融資利率調高1碼,德拉吉(Mario Draghi)於2011年11月上任後接連兩個月各降1碼。此外,日本央行(BOJ)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曾在兩個不同時點調高利率

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9月12日宣布,存款機制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史上最低的-0.50%。

Thomson Reuters 12月10日報導,金融危機後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國通膨率一直低於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這令FED官員感到不安,他們渴望避免重蹈日本和歐洲覆轍,陷入經濟成長乏力、甚至價格下跌的惡性循環。

鮑爾自去年12月以來舉行的8次記者會中、31次用「對稱(Symmetric)」來形容FED的2%通膨目標。自鮑爾接掌主席位置以來,聯準會發布的14份政策聲明(上任第一份除外)當中、每次至少會兩度提及「對稱」這個字眼。相較之下,FED前主席葉倫(Janet Yellen)掌權期間、每份政策聲明最多僅提及一次。

鮑爾11月25日指出,世界各國經驗顯示,一旦通貨膨脹預期開始下滑、實際通膨率也會跟著走低,進而將利率拉到更低的水平日本以及歐元區的經驗顯示這種動態一旦出現就很難逆轉,這會讓央行更難透過進一步降低利率來支持經濟。

鮑爾表示,FED堅決致力於實現對稱且可持續的2%通膨目標,因此家庭和企業在制定長期計劃時、可以合理地預期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膨將會達到2%。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12月9日公布的「消費者預期調查(SURVEY OF CONSUMER EXPECTATIONS)」顯示,2019年11月美國1年期消費者支出成長率預期中位數下滑0.45個百分點至2.80%、創2017年9月以來最低。

11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3季美國貨幣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2 Money Stock)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報1.442、創2017年第4季(1.442)以來新低。

作為對照,2017年第1-3季美國貨幣流通速度(名目GDP除以M2貨幣供給)依序為1.438、1.432(1959年開始統計以來最低紀錄)、1.435。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新聞 2019-12-11 11:40:42 記者 賴宏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