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逾半債券ETF都虧 垃圾債、可轉債及新興本地債抗跌

受到聯準會(Fed)去(2018)年底立場由鷹轉鴿的激勵,美國債券價格今年多數時候表現都極佳,但8月底開始迎來拉回修正走勢,殖利率11月飆高、債券ETF也跟著面臨拋售潮。

barron`s.com 14日兩篇文章報導,11月迄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1.7%一口氣拉升至1.9% (註: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現反向走勢),而彭博巴克萊美國整體債券市場指數(Bloomberg Barclays US Aggregate Bond Index,通稱為「the Agg」)11月截至本週稍早也虧損1%之多。

Ned Davis研究發現,過去50個交易日以來,超過半數的固定收益ETF都呈現虧損狀態。光是過去一個月,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iShares 20-plus Year Treasury Bond ETF,代號為TLT.US)的贖回淨額就超過10億美元。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8月28日觸底以來,TLT已大跌7.8%。

不過,高收益債、可轉債及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相對抗跌。8月28日迄今,安碩iBoxx高收益公司債ETF (iShares iBoxx $ High Yield Corporate Bond Fund,代號為HYG.US)、iShares可轉換債券ETF (iShares Convertible Bond ETF,代號為ICVT.US)、WisdomTree新興市場當地債券指數基金(WisdomTree Emerging Markets Local Debt Fund,代號為ELD.US)的報酬率分別還有1.08%、2.6%、3.6%。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發布的「金融穩定報告」(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顯示,高收益債基金有多達50%的資產,在投資人大舉贖回時會面臨流動性短缺窘境。所有固定收益基金當中,則有15%將遭遇流動性危機。

這是因為,開放型債券基金允許投資人,每天都可依據淨值贖回。然而,這些基金持有的公司債流動性通常遠低,難以在市場趨於疲弱、投資人急著退場時順利拋售。

債券基金主動管理型較佳

一般來說,股票型的被動式管理基金不但手續費便宜、表現還經常擊敗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是多數投資人首選。然而,債券卻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事實上,主動管理型債券基金的績效,比被動管理型還要高。

Guggenheim Partners 11月4日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過去10年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為止),主動管理的大型股基金經理人,績效有86%的時間遜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然而,同期間內,主動管理的中期債券基金經理人,績效卻有65%的時間擊敗他們追蹤的債券指標。

為何如此?報告稱,美國3,6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但交易頻繁,企業也會固定公布財報,能持續進行價格發現。也就是說,股市相當接近效率市場(efficient market)。相反地,固定收益市場卻散亂無章且規模龐大,許多債券都得透過櫃檯買賣,價格的透明度不如股市。

Guggenheim表示,債券交易結構、部分證券(例如商業資產擔保證券(ABS)、擔保貸款憑證(CLO)、銀行貸款)的附加擔保都相當複雜,需要主動、全面的信用與法律分析,想要從未被指標涵蓋的固定收益市場獲利,需要大量資源,這也是主動管理型經理人可以發揮的地方。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9-11-15 12:20:53 記者郭妍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