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與腸癌有關聯:使用劑量增加可能增加罹患腸癌風險

最近研究發現抗生素與罹患癌症風險之間有複雜的關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人員發現,使用抗生素會增加罹患結腸癌(colon cancer)的風險、但卻降低罹患直腸癌(rectal cancer)的風險。

隨著抗生素抗藥性出現,醫生比過去更謹慎地使用這些藥物。然而,全球抗生素使用量正不斷提升。從 2000~2010 年,抗生素使用量已經增加 35%,一年約使用 700 億劑,這代表地球上平均每人使用了 10 劑抗生素,如此驚人的數字彷彿導火線,推動研究人員了解抗生素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近年來,科學家開始注意到腸道細菌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角色,同樣地,由於抗生素會殺死腸道細菌,所以也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持久影響。簡而言之,如果抗生素殲滅了好菌菌落,等於留下能讓壞菌或病原體滋生的溫床,而這些致病細菌中還可能包含致癌細菌。

推進研究基礎

早期研究已經發現抗生素和癌症之間有關連,但正如最新研究作者所言,現今能找到的證據十分有限。舉例來說,先前的研究招募較少受試者,或沒有將抽菸、喝酒等致癌因子考慮進去,尤其研究過程大多依賴受試者自主報告使用抗生素的情形,這不僅誤差很大,而且還缺乏記錄所使用的抗生素類型和劑量。

作者考量到這一點,因此發表在《腸道》(Gut)期刊的新研究展現了他們的目的:「在全球最大的初級照護資料庫中,研究抗生素使用和罹患特定部位直腸結腸癌風險的關聯性。」

為了進行調查,研究人員從一般診療資料庫(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link)收集 1989~2012 年的數據,該資料庫包含 674 名醫生辦公室中 1,130 萬位匿名患者的醫療紀錄,包含極詳細資訊,比如醫生開給患者的藥物、劑量及經由醫師指示的用藥方式。

研究人員從中提取 40~90 歲共 19,726 名結腸癌患者、9,254 名直腸癌患者、以及 137,077 名未罹患腸道相關癌症的患者,之後將這些資料依照年齡和性別分類並比較。

按類型剖析抗生素和癌症

當科學家整理與抗生素使用相關的資訊時,他們將重點放在藥丸和藥片,因為科學家目前對「腸道細菌對靜脈內抗生素的影響」所知有限。

研究人員依照藥物類別將抗生素分類,例如: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s)和青黴素類(penicillins);也依據細菌被影響的情況將其分類為好氧菌或厭氧菌,其中好氧菌需要氧氣才能生存,厭氧菌則不需要氧氣;還有針對不同癌症類型的發生位置分為:直腸、近端結腸(距離直腸最遠的結腸)和遠端結腸(結腸末端直接和直腸相接的部分)。

研究追蹤每個試驗參與者平均約 8.1 年,在這段期間,結腸癌組別的 70% 受試者和控制組 68.5% 受試者有服用抗生素。

整體而言,研究團隊發現結腸癌的罹患風險和抗生素使用有關,且如同作者所述:「之後罹患結腸癌的受試者,比起控制組受試者有更高機率接觸到抗生素,比例為分別為 71.3% 和 69.1%。」

當研究人員更深入研究這種交互作用時,他們發現罹患結腸癌的風險高低會因範圍、模式和解剖位置而異,尤其在近端結腸的癌症最嚴重此外,當所使用的抗生素是針對厭氧細菌作用而不是好氧細菌時,於近端結腸發生結腸癌的風險在統計數字上有顯著增加。

直腸癌的意外發現

相反地,抗生素使用和罹患直腸癌風險的降低有關,若長時間接觸抗生素,則關聯性更強。更精確地說,研究人員發現當服用抗生素超過 60 天,會降低 15% 罹患直腸癌的風險。

當分別分析不同類別的抗生素時,他們發現青黴素類有足夠強度可增加罹患結腸癌的風險;四環黴素類則能降低罹患直腸癌的風險。

本研究的優勢與局限

最新的研究有很多優勢,比如這是同類型研究中規模最大的,同時因為數據庫資料完整,科學家們能夠調整不同的變因以進行分析。

然而作者也提到了研究的局限,例如與生活方式差異有關的因素,比如無法確定受試者是否均正確服用抗生素、資料庫無法核對受試者的食物攝取量、每日活動量和是否有罹患腸道癌症的家族史等相關訊息,而以上所有因素都會影響到罹患癌症的風險。研究人員盡可能在分析中考慮更多因素,但無法排除所有可能性。

作者總結道:「無論接觸抗生素與罹患結腸癌是因果關係或促成關係,我們的研究結果都顯示臨床醫生使用抗生素是明智選擇。」由於抗生素使用的普及,人們對抗生素產生的抗藥性日益受到關注,潛在的不利影響可能會在未來幾年中受到更嚴謹的審查。

(首圖來源:pixabay

原文出處: 抗生素與腸癌有關聯:使用劑量增加可能增加罹患腸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