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連九月增持陸債 8月底境外機構持倉規模逾2兆RMB

上證報報導,儘管8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但無礙全球資金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熱情;外資已連續9個月增持中國債券,中國債市成為全球投資的價值地區。據大陸中央結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資料顯示,截至8月底,境外機構持倉中國債券規模一舉衝上2兆282.24億元(人民幣,下同),坐穩兩兆大關。

從債券通渠道來看,債券通8月交投活躍,共計成交3,338筆,達3386億元,較7月增長68.5%,分別刷新上線以來的月度成交筆數、月度成交量紀錄。值得關注的是,中央結算公司資料顯示,與7月相比,境外機構8月增持國債規模最亮眼,在人民幣匯率波動環境下逆勢上揚;不過,境外機構對政策性金融債的需求8月呈現衝高回檔,表現有所降溫。

據了解,隨著投資者對全球經濟成長前景的擔憂加深,各國央行紛紛超預期降息,市場資金集中湧向避險資產。彭博資料顯示,全球負收益率債券的總量不斷創出新高,已突破15兆美元。在此之下,全球投資者尋求投資回報的難度倍增,更加突顯出中國債券市場的性價比;由於中國債券可觀的收益率,即使是人民幣貶值,也沒能阻擋外資的持續流入。根據穆迪評級,在所有評級不低於中國的經濟體中,中國的國債收益率最高。

而目前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已回升至近150個基點的歷史高檔,中國債市無疑成為全球投資價值地區。不少機構觀點認為,未來外資持有大陸國債的比重仍有較大上升空間。申萬宏源首席分析師孟祥娟表示,中國大陸雖然經歷了2017年和2018年境外機構大幅增持中國國債,但外資持有中國國債占全部國債託管量的比重僅8.2%,低於其他亞洲國家,預計未來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隨著中國債券市場進入國際化提速階段,境外機構帶來的潛在增量資金將不斷湧入。摩根大通9月4日宣布,2020年2月28日起,中國國債將被納入其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GBI-EM),並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

今年4月1日,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並且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及債券市場,正在逐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主流。此外,投資便利性的提高,也大幅提升外資在中國市場的參與度。9月10日,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宣佈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

根據德銀預期,中國債券市場長期被動投資資金流入規模將達3.3兆元;若將海外央行、金融監管機構的投資計算在內,未來五年內資金流入規模將達5.5兆元。MoneyDJ 新聞 2019-09-16 13:26:04 記者新聞中心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