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和解、亞洲面臨短期衝擊?外資:台、馬是大輸家

中美倘若敲定貿易協議,對於亞洲國家短期內可能衝擊不少。高盛預測,台灣、馬來西亞受創最深,南韓、日本也不惶多讓。

日經新聞英文版14日報導,高盛研究團隊本週發表報告指出,假設中國每年會向美國採購1,250億美元的產品,台灣、馬來西亞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恐怕會分別減損1%、0.7%,南韓、日本則可能各自損失80億美元的GDP。高盛指出,半導體因為較為複雜、跨入障礙較高,倘若中國決定轉移供應鏈、會帶來更多干擾。

中美貿易大戰似乎已產生影響。南韓截至2月為止,出口額已連續3個月下滑、結束超過兩年的成長態勢。台積電(2330)的營收也連續3個月出現年減。高盛認為,若中國決定向美國購買更多晶片,南韓、台灣短期內受到的衝擊最嚴重,而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新加坡也會失去一部分晶片業務。

不過,高盛強調,這份報告是專注於中美貿易協定的短期影響,長期來看,國民儲蓄、投資比例等基本面因素,才是影響貿易平衡的關鍵。

中美似乎即將敲定貿易協議,中國將購買更多美國產品、並在保護國內汽車產業及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上做出些許讓步。分析直指,中美貿易協議勢必會大幅拉高早已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美國產業(例如天然氣、農業及汽車),打擊美國的盟友。

華爾街日報3月4日分析,根據近日浮出檯面的中美貿易協議細節,中國可能會承諾向美商錢尼爾能源(Cheniere)採購18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LNG),雖然詳細不清楚,但類似協議通常都是簽10年以上的長約。這勢必將傷害其他已對液化天然氣投入大量資源的國家,當中包括澳洲、加拿大等美國盟友。

美國賴以平衡中國勢力的亞洲盟友也可能飽受衝擊。巴克萊估計,美國未來五年若額外向中國出口1.35兆美元的產品,日本每年恐因而減損280億美元的出口額(佔整體出口的3%),南韓會損失230億美元(佔3.1%),台灣的損失則預料會達到200億美元(佔3.2%)。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9-03-15 10:10:42 記者郭妍希 報導